省第四批未来社区名单公布当湖街道东方未来社区入选

  • 发布时间: 2023-12-08 11:42
  • 信息来源: 当湖街道
  • 浏览次数:

近日,浙江省第四批未来社区名单公布当湖街道东方未来社区入选。

东方未来社区位于当湖街道东南侧,包括怡水嘉苑一、二、三及四区,总面积30公顷,常住人口为1750人。社区内有4处安置小区、1处幼儿园、公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建配套,周边15分钟生活圈包含养老院、初高中学校、东方公园等较为完善的生活配套。

东方未来社区建设以“智享怡居·水岸嘉园”为主题,主要结合小区四面环水,与乍浦塘等水系相互交融的生态肌理特色,以及城乡融合集聚而居趋势,突出核心引领、一轴互动、怀河联动、四区协同,努力呈现江南水乡的自然水体形态、亲水生活图景,实现“智享生活、生态宜居,环水而住、绿色家园”的创建目标。

在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东方社区以功能自检及居民诉求为切入点,聚焦旧改类未来社区痛点难点,创新建设模式,最终交出了东方特色解答之卷。

党建统领,用“红星园”平台摸清核心需求

怡水嘉苑作为全市重点的安置房项目,城市拆迁和农村拆迁同时交付入住,区域面积广管理难度大。在未来社区创建中,东方社区利用友邻基金项目—“红星园议事会”平台,先后开展了四次议事会谈论,将“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不断整合居民诉求,完善创建方案, 利用社区沿街商铺空间打造“党群公共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站”“幼儿驿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5个基本功能区和多个特色服务功能区,形成“5+N基本布局,建设党民共治的有温度社区、幸福共享的高品质社区、智慧互联的引领型社区的创建思路。

统筹兼顾,以“挖存量”驱动破解空间匮乏

东方未来社区创建范围内部存量空间匮乏,缺乏场景落位需要的空间载体,在创建过程中通过现有资源的整合统筹,重新梳理创建区域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名下空间载体。通过场景功能投放至沿街门房,将居民日常活动的沿街空间与邻里、治理等功能需求相互结合统筹,达成了共有共生空间利用最大化的改造目标。通过同质型场景功能的复合投放,在一个空间内实现了邻里、治理与创业场景的多元复合。打破原有的产权边界,协调产权单位(城投集团、第一幼儿园)提供空间,提供了包含社区服务大厅、会议室、共富工坊、社区礼堂、党史驿站等功能空间,同时还兼顾着社区党员活动、幸福学堂、众创空间等多重功能的高能级场所。

优化服务,以“优宜居”实现全龄幸福目标

利用水岸主题公园、点状邻里健身点等室外空间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及互动交往的邻里空间,并凭借社区老年舞蹈团、太极养生团等社群团体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升级邻里新体验。通过幼儿驿站与市第一幼儿园合作实现低龄儿童教育共享,同时通过智慧共享书房、幸福学堂及常青学堂的复合设置实现全龄人群的空间共享及互动交往。凭借水岸绿道、室外健身点与室内健身房为居民创造点-线-面三位一体丰富活动空间,同时通过智慧健康小屋创造数字医疗新体验,并结合十五分钟生活圈内街道级养老中心与社区卫生站、老年食堂、常青学堂的三级功能布局,整体创造了医养、教育、娱乐、餐食的健康闭环体验,达成了“有所养,有所乐,有所育”的幸福目标。

全域数字,以智慧运营嫁接治理桥梁

一是通过“可知、可感、可用”东方未来社区数字全维平台的搭建,打通政府管理—运营单位—居民需求的智慧通道,通过加装10套智慧通行设备,实现社区人流监测。二是针对“一小”重点场景,在幼儿驿站及其四周加装安防设施,达成幼龄安防全覆盖的目标,在线上教学环节,对接落地“浙有善育”应用,搭建社区育儿一件事掌上服务平台,并配置满足儿童、青年、老年不同教育需求的场地和设施,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场景。通过打造社区教育数字平台,利用监控摄像、在线课堂、电子书籍、通讯网络等技术,实现“年龄全覆盖、幼托全保障、知识全分享”。三是结合平湖市全域运营模式,利用“心泊东湖”小程序面向居民群体,结合九大场景标准投放了活动报名、积分兑换及物业报修等智慧服务。

东方未来社区的创建是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项民生实践,验收完成不是未来社区的目标重点。在随后的长效化运营中,当湖街道将始终秉持“问需于民,服务于民”的核心理念不断充实运营服务体验,升级各项功能品质,为浙江省共富基本单元宏伟画卷的擘画增添一笔“当湖范”的特色经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