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点燃 “共富”新引擎

  • 发布时间: 2023-02-13 08:35
  • 信息来源: 平湖市
  • 浏览次数: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全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地区名单,平湖榜上有名。这标志着平湖文旅促进共同富裕有了重要抓手,必将促进平湖文化和旅游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地处杭嘉湖平原与杭州湾相临的平湖大地,与各地一样,到处散落着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从平湖派琵琶艺术到平湖钹子书,从平湖糟蛋、老鼎丰酱油到传统糕点等各种民间小吃,这些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深得群众喜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或者是就业上,都具有带动性和引领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近年来,平湖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有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至今,平湖派琵琶、平湖钹子书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有平湖九彩龙、平湖西瓜灯等7项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60多项列入了嘉兴、平湖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各级非遗传承人80多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7人,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非遗,是一种文化资源,更是一种发展资源。以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平湖糟蛋制作工艺为例,通过与文化有关部门的合作,打造包括沉浸式体验文化馆在内的可视化现代工厂,开启了“平湖糟蛋”的复兴之路。去年1月正式开发的新品糟鹌鹑蛋上市后,仅仅半个月,首批10万枚便销售一空。眼下相关企业正在研发桂花味、茉莉花味的平湖糟蛋,并在产品创新、风味改良、包装文案等方面下功夫,希望用新工艺、新味道,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挖掘非遗资源,激荡非遗活力。这些年来,平湖还在非遗保护利用方面作了大胆尝试,以省级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平湖糟蛋制作技艺为特色产业,建起了平湖糟蛋文化展示馆;以平湖传统糕点制作技艺、老鼎丰酱油酿造技艺、平湖黄酒制作技艺、圆作技艺等多个市、县级传统技艺项目为抓手,在各镇街道建起了生产经营场所。同时积极开展非遗工坊建设,平湖糟蛋、平湖传统糕点2处非遗工坊入选省级非遗工坊建设名单,另有35处入选嘉兴、平湖非遗工坊建设名单,领先于周边县市区。通过深挖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激活乡村特色非遗潜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非遗力量。

相信,平湖成为“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后,根据“揭示非遗本源、激发非遗活力、连接现代生活、绽放时代光彩”的试点基本方略,通过更加重视对非遗资源的挖掘,不断探索非遗传承与创新,强化有力的市场导向,探索更为立体全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更加协调有效的生成业态,促进非遗文化与市场接轨,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更具文化味和烟火气,成为点燃城乡“共富”的“新引擎”,使更多的市民享受到非遗成果带来的红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