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78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3-03-20 14:12
  • 信息来源: 市文旅体局
  • 浏览次数:

金园萍委员、何雅婷委员、陆元杰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以智促健 升级全民健身智能化管理》已由市政府交市文旅体局办理。现根据工作实际,对你们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勾勒出未来五年的全民健身发展图景,深化“以智促健”,探索智能化管理经验,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绘就“健康平湖”生动图景,你们领衔提出的建议非常及时且符合平湖实际。

近年来,平湖市积极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投入230万元打造智慧体育专业化核心场馆,新建36个“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2021年,完成体育馆提升工程,整合场馆资源,实现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体育场无缝对接,打造建筑面积超5.1万平方米百万级健身年流量的智慧化体育中心。覆盖智慧场馆运营端综合服务、智慧场馆前台业务管理、智慧场馆移动端管理、智慧场馆用户端综合服务、智慧场馆大数据屏分析五大智慧软件系统,实现全民健身智慧共享,打造体育场馆智能化提升“平湖样本”。下一步,体育部门将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智能化,以智促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你们提出的“融合智慧服务,推广智能化体育场馆管理经验”建议。我们将推广经验,实现智慧运营进社区。以平湖市体育中心智慧化提升为成功样本,探索形成完整的推广经验。以“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百姓健身房等为试点,开发实现智慧场馆移动端管理系统,对场馆设施的围网、门禁系统等进行完善,室内外场馆无人化值守制,用户到场后可通过手机二维码、人脸识别等方式方法实名制自助核验进入。在实现场馆智能化提升的同时保证场地、器械等物尽其用,不被恶意损坏,延长使用年限,同时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以实名制核验进入保证进出人员的信息采集。

2.你们提出的“立足已配套区域,加强全市公共型、社区型运动场地预约及监管”建议。一是完善平台,打造场所在线数据库。对接“浙里办”平台,加强“浙里办”-“体育公共服务专区”-“找体育场地”中体育场馆、百姓健身房信息完善,将提供的场地情况、健身器械数量进行登记并上传系统,对于后期的增减情况实时更新,保证用户端与后台管理端的信息同步,实现场馆在线使用人数、健身器械使用或空闲状态、场地预约情况等数据可视化;对所有已登记上传的场地、健身器械加配电话、二维码等自助申报维修通道,配备专人专管,及时维修、定期检查;依托平台数据情况,针对使用频率低的场馆主动开展瑜伽、健身气功、排舞等公益团课,提高场馆活跃度。二是智慧服务,盘活户外开放区域。盘活我市城市绿道、明湖、东湖景区等有较好吸引力的户外开放型区域,在绿道驿站等固定休息处增设“扫脸打卡点”,利用好此类流动性大的户外运动场所,开展线上下结合的智慧健身活动,融合引入Keep、悦动圈等路线记录APP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公里走、跑、骑行活动,通过在“打卡点”扫脸获得积分,设立排行榜并引进奖励机制,提升全民健身的热情。

3.你们提出的“对不同健康运动事项,实现智能化评估,科学合理监测运动,减小运动安全隐患”建议。一是科学评估,加强在线指导。利用好全民健身中心三楼平湖市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中心的作用,通过体质监测实现智能化评估,并根据反馈结果指导市民开展相应的身体锻炼,实现科学锻炼促进“体医融合”。做好群众与体育资源之间的连接工作,针对配套体育健身器械,拍摄制作专业的使用方法教学及动作分解,在健身器械旁轮播或可进行扫码观看;同时提高视频质量并重视视觉的传播力度,邀请平湖市有一定知名度并具备专业知识的体育社团会员与平湖市青年运动员,组成轮值老师队伍,录制儿童(每日有氧、连续跳)、青年人(燃脂塑形、部位锻炼)、老年人(八段锦、活动关节)、不同部位的放松(肩颈)、办公室10分钟、宅家无器械等针对不同人群、场景的跟练视频,以市内公共体育场所、社区运动家、百姓健身房等作为科普场所,利用好名人效应与熟人效应,通过转发带来热度。二是扩大宣传,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扩大平湖市全民健身运动推广的宣传力度,通过“金平湖文旅”等微信平台,定期发布科学指导视频,成为“百姓可信赖的”专业平台;以亚运会、省运会、嘉兴市运会等大型社会型体育赛事为契机开展全民性活动;以平湖市棒垒球、马拉松赛、赛艇等特色体育品牌赛事,“当湖十局”全国围棋之乡、“浙江男排”等特色为文化输出,提升我市城市品牌的运动质感,提高市民自豪感,融合体育精神,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衷心感谢你们对平湖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你们继续关注平湖文旅事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平湖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6月10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