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联乡村 “智”启未来 | ||
|
||
当数字与乡村碰撞,会激起怎样的火花?平湖,会给你答案。 乘着2020年成功列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的东风,平湖乡村因“数”而起,画下了“1+1+N”的数字乡村瑰丽蓝图。按图索骥,平湖以数字乡村大脑赋予农业农村无限智慧,以高能级农业经济开发区汇聚大批高质量农业经济项目,以“N”个数字化应用场景激活乡村美好生活的幸福潜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彰显出金平湖盎然生机。 上周五,我市作为全省唯一一个代表,受邀参加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乡村发展”高端对话,分享平湖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的经验做法,平湖数字乡村美丽画卷赢得无数赞赏。 一 当数字扎根乡土,并非抽象缥缈,而是活力无限。 西瓜种在沙里,生菜长于水里,草莓“根”于空中……曾经的“异想天开”,在数字赋能之下,均一一照进现实。平湖农业,插上数字的翅膀,正振翅翱翔于新型农业的广阔天空。 数字农业有何魅力?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的嘉兴佳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将数字与种苗培育深度融合,走出了生产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共生的新路子。 走进佳莓科技的大棚,一片绿意扑面而来,一排排草莓苗悬挂于空中,沿着匍匐茎倾泻而下,茎尖的种苗一朵朵绽放,孕育无限生机。“这是‘草莓天瀑’系统,采用上下两层错落而行的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大大提升产品产量。”佳莓科技办公室主任汪伶俐为此解密,经过佳莓组培后的脱毒草莓苗成活率能达95%以上,仅一个面积4600平方米的大棚,可种植5.4万株种苗,繁殖162万株生产苗,种植密度比普通大棚提高2倍,育苗密度则能提高10倍,其效益可想而知。 数字发力,辐射带动作用并不止于一点一域,而是全面出彩。精简用工、节水节肥成为新趋势。数字化管理印刻在佳莓科技每一个环节上,生产技术员通过手机可以实时监测棚里草莓苗的生长状态,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掌握并远程控制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节省人力,精控品质。数字化之下,1至2名生产技术员就可以管理13个大棚,仅靠2台自动化智能化灌溉系统就可对200亩基地进行精准灌溉,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8%,肥料节省率达50%。 循着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和省智慧农业“百千”工程的脚步,平湖始终在数字农业的浪潮中奔涌前进。坐拥浙江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平湖将打造“农业硅谷、农创高地”作为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发展目标,先后招引各类科技型、总部型涉农项目44个,总投资近50亿元。坐拥良好的农业基础,平湖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奇迹,加强政策引导,做大做强主体培育,已累计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3个、未来农场1家,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56家。 二 抛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传统农业固有标签,现代化农业是什么样子?赶上智能化的浪潮,平湖深化农业行业管理,将这一“辛苦行业”变成了“幸福事业”。 数字赋能,农业也可以是智慧的。在插秧机、播种机等农机设备装载北斗终端,设置好路线就可进入自动驾驶模式,不仅节省人力,而且操作更精准,是粮食增收增产的重要利器……这样的场景在平湖的农田里并不少见。数字乡村,产业是基础。如何让更多的农户尽享智慧农业的红利,平湖以数字之力深化农业行业管理,推进智慧农机监管全域覆盖,建成了市级智慧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北斗农机管家应用装备达到400余台(套),实现全市农机动态监管、实时调度和精准作业,为农业生产装上“智慧大脑”。 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是影响农民增收、农村和美的重要因素,而这也是平湖智慧农业管理发力的方向。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的推进中,平湖聚焦农民所需所盼,农业改革创新,推进了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全域覆盖,建成水稻“两迁”害虫智能测报点9个,蔬菜昆虫性诱智能测报监测系统4套,让农作物不再为病虫害所扰,全面提升农产品产量。作为省首批“肥药两制”精准技术服务试点,平湖还实现了“肥药两制”全域覆盖,开展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销售,全市76家农资经营单位全部安装人脸识别一体机终端,实名制购买率100%,实现化肥农药进、销、用、回全闭环管理,农业投入品减量15%,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改革破难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平湖还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补齐渔业健康养殖短板,以养殖塘生态化改造为重点,率先完成养殖尾水全域治理,成功创建首批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有“智”更有“质”,是数字乡村的新图景。垃圾分类曾是农村管理的一大难题,如今,平湖以“智”为抓手,推进农村智能垃圾分类监测管理全域覆盖。村民只要将绑定二维码芯片的垃圾桶放入智能垃圾清运车,车辆会自动识别垃圾桶的户主,并对桶内垃圾称重和拍照,并上传信息、数据等,引导农户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建设美好家园。正因如此,平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94%,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三 在数字乡村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平湖的乡村可以告诉你,是智慧便捷,更是共富可期。 聚焦于乡村治理短板弱项,立足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平湖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将视角放于乡村治理、乡村服务、共同富裕等各个方面,以数字之力,让乡村更智治、生活更便捷。 “以前发放种粮补贴要5个月,现在最多只要5天,这数字化就是快。”说起数字乡村建设获得感,农户的口碑是最好的褒奖。原来,针对农民补贴发放时间长、发放不透明等问题,我市创新开发“浙农补”应用,实现“农户自主申领、补贴一键到账”,赢得农户一片好评,该系统上线以来共发放补贴资金2亿多元。补贴发放既快速又安全,生产种植也不用愁。在农户中同样被广泛应用的“浙农服”场景,则一站式解决了农民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找资金、办保险等问题,这一为农服务新模式还获得浙江省改革突破奖,并在全国推广。 数字服务既利农业生产之便,更塑农村生活之美。“善治宝”应用作为乡村智治的新抓手,深化了平湖创新推进的“股份分红+善治积分”农村智治新模式,农户在掌上就可知晓自己在参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积分情况,为激励农户比拼赶超建设美好家园,各村每年拿出不高于村集体经济分红的20%作为积分奖励,去年全市积分奖励分红达到863.9万元。“精平扶”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应用让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更便捷,救助结果可感可知。医共体云诊室,已有400多名患者享受市级医院同等的医疗资源,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数字赋能乡村,幸福触手可及。在教育、医疗、基层治理等方面,我市累计开发了近30个特色应用,使农民的乡村生活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高。 乡村振兴的最终落脚点是共同富裕。推进数字乡村,平湖始终没有忘记农民共富梦。以数字化为抓手,平湖创新开发了“抱团富”应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小切口,盘活农村特有的土地、农房、资金、劳力等要素资源,形成具有平湖“抱团富”特色的村集体、村民资产钱包,以及村富带民富增收画像,打造了“飞地抱团”、乡村劳务、农房激活等多个场景,为强村富民提供多种抱团增收渠道,去年各类项目累计为农增富2.3亿元。 无数字,不未来。在乡村振兴的全新征程中,平湖正昂首阔步、步履铿锵,以“数”为墨,改革突破,创新奋进,全力绘就金平湖美丽乡村的全新画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