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256263X/2023-22354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社保局
- 成文日期:
- 2023-05-29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Y08号建议的答复 |
||
|
||
彭树立、冯晟宇、何小云、吕海波、金晓垒、孙国强、林杰、龚跃明、马松芬、陆珍叶、鄢标、王龑、郭强代表: 你们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制造业企业一线工人招工难、用工难问题的议案》已由市政府交由我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制造业工人是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力量,招引并留住工人对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助企招工留人,我们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全力保障制造业企业用工。 1.你们提出的“政府加强就业引导,改善制造业就业环境”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平惠人社”公众号、平湖人才信息网等媒体平台,宣传制造业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就业创造等方面作用和贡献,让更多人了解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二是举办各类活动。举办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洽谈会、“服务校企合作大篷车”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参加,让大家亲身感受制造业的魅力和活力,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三是鼓励年轻人投身制造业。通过举办制造业企业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创业基金、税收优惠、租赁场地等支持措施,加大求职者对制造业企业的了解,鼓励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投身制造业创新创业,增加对制造业的热爱和信心。 2.你们提出的“政府加大就业支持力度,让制造业岗位更具吸引力”建议。 加大对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税收减免、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贷款贴息、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等优惠措施,对不减员不裁员的企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发展,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入驻。随着市场回暖,不少制造业企业抢抓机遇赴外开展精准经贸对接,企业整体订单量有所恢复,用工需求增长,我们印发《关于春节期间稳企稳岗促生产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首创个人推荐奖励,实施政府与企业“以老带新”双向奖励,给予成功引荐新员工稳定入职的推荐人500元/人的推荐奖励,给予吸纳企业1000元/人的新增就业补贴。今年以来,个人通过新政向市内制造业企业推荐员工超500人,发放就业创业补贴近700万元。 3.你们提出的“进一步完善满足制造业升级需要的人才培育体系”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一是打造人才培养载体。加快推进一流技师学院打造,平湖技师学院成功入围全省唯一一家全国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候选单位,成功入选省一流技师学院培育单位,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2个专业成功入围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二是拓宽校企培育途径。加大跨区域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平湖技师学院采取“3+2”“2+1+2”联合办学“订单班”等形式,与贵州毕节、河北邯郸等2所职业院校联合招收200余名学生,积极推进“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三是做实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已列入我市项目制培训项目清单,由平湖市技师学院、平湖市职业中学等公办培训机构面向个人和用人单位开展免费培训,核发培训合格证书。近期还印发了年度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职业技能项目制培训清单,对于紧缺职业工种培训和项目制培训,个人可到培训机构免费报名参加培训,取证后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直接拨付给培训机构。 4.你们提出的“技能、职称评定助力提高工人积极性”建议。 我市从2019年开始,试点实施民营企业工程技术中级及以下职称自主评聘。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的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广大专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在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集中、管理规范有序的骨干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中进行试点。一是深入推进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全省首创技能型园区建设和技能型企业认定工作,全面启动3大产业园区主平台的技能型园区建设,首批认定星级技能型企业6家。深入园区和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认定备案企业累计达到104家,技能等级认定发证1463人次,其中高级工以上达到1113人次。二是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对于生成一线工程技术岗位从事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取得突出业绩的,可直接申报相应工程技术职称评审。三是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今年以来,我们举办了多期企业技能等级认定业务培训班,全市有78家企业,100多人参加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企业培训和认定工作操作流程。四是提推进建立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切实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作用,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津贴制度,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目前有103家技能等级自主评价备案企业初步建立了技能人才津贴制度。 五是科学设置职称评定标准。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导向,注重考察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充分发挥企业用人单位对申报人员实际工作熟悉的优势,克服“只看材料不见人”的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性。 下一步,我市将一如既往扎实做好制造业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工作,虚心听取各方建议意见,精准高效落实各项保障举措,切实增强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本领。 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支持人力社保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经办人:李萌 联系电话:18768345602) 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29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