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98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3-06-13 09:57
  • 信息来源: 市市场监管局
  • 浏览次数:

吴建伟、陈国锋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已由市政府交由平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对于你们的提案,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由分管副局长郎晓东领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网络订餐是当前的热门业态,随着电子商务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食品安全与大家日常生活日益密切,越来越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关注的焦点。我市当今主要的网络订餐模式是通过“美团外卖”、“饿了么”两大网络订餐平台为主平台,由入网商家开展订餐服务,约有入网餐饮单位一千余户,占全市餐饮单位的三分之一以上,以中小餐饮为主。市场监管局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持续开展网络订餐专项整治行动,对入网餐饮单位开展持续的食品安全监管。

2022年,我省创新打造的数字化平台“浙江外卖在线”,贯通了平台、商家、厨房、配送、骑手和办案管理等多个场景,实现了网络餐饮从后厨到餐桌、从加工到配送、从线上到线下、从商家到骑手全链条闭环管理。消费者可以实时查验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商家资质信息,通过“明厨亮灶”直播,商家后厨实景,食品清洗、加工、制作等过程也可以一目了然,实现网络餐饮行业全链条治理。

一、你们提出的加强对商家信息真实性监管的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强化联络和监测,确保证照公示率。

一是建立沟通联络机制。通过实地走访、行政约谈、行政指导等方式加强对《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贯,及时传达市场监管部门监管要求,要求平台加强对入网餐饮经营者证照真实信息(即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登记证)的核验登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目前证照公示率已达100%。

二是强化监测监管手段。采取日常监测与定向监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对网络订餐平台证照公示情况的监测,对监测发现涉嫌证照不全的入网餐饮经营者线索及时送达平台,要求平台全部按时整改,并将线索下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其对线下实体店的证照情况开展核查处置。今年3月,市场监管局根据监测发现的线索,成功查获并办结我市首起外卖商家伪造食品经营许可证案,罚没款共计5.6万元。

二、你们提出的加大定期督查力度的建议,市场监管部门依托外卖在线平台,强化线下店铺规范提升。

一是加强对线下店铺的监督检查。在全市范围内布置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核查证照情况、厨房环境、网上信息公示情况及对加工操作过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原料采购、餐饮具消毒等过程控制情况,排查风险隐患,防止超范围经营、信息公示不规范、经营地址异常等违法现象发生。对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较差的餐饮单位及时采取下架和限期整改等处置措施,并及时通过“红黑榜”等途径进行公示曝光。

二是建立线上巡查机制。每月在订餐平台 APP抽查入网餐饮单位200家以上,查看入网餐饮商家证照是否符合要求、经营地址是否与送餐地址相一致、是否有“阳光厨房”,有“阳光厨房”的是否能正常打开以及视频是否清晰、有无遮挡、角度是否正确等,对摄像头不在线、摄像头遮挡移位等情况进行点对点提醒,未整改到位的,通知辖区监管部门进行实地检查,确保后厨公开化、透明化。加快推进网络餐饮“数智人”的应用,运用“技术手段”逐步替代在第三方平台的“人工巡查”,有效提升问题发现率和监管效率。

三、你们提出的大力推进“阳光厨房”建设工程,规范使用“外卖封签”的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强力推进工作落实。

一是大力推进网络餐饮“阳光行动”。在入网餐饮单位后厨安装视频探头,实现美团、饿了么平台上所有从事网络订餐的单位建成“阳光厨房”并接入“浙江外卖在线”,在点餐页面向消费者展示后厨关键点位实时画面。监管单位也可通过“浙江外卖在线”监管端应用开展线上线下检查,及时处置AI智能抓拍反馈的未佩戴口罩、工作帽等问题,以及系统推送的健康证到期、未索证索票等食品安全问题,纠正不规范行为。

二是加大“外卖封签”覆盖面。督促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入网餐饮单位、外卖骑手加强送餐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所提供食品容器、餐具、包装材料安全清洁、配送餐箱卫生整洁。要求入网餐饮单位对配送食品进行封签,为外卖加上“安全锁”。实施“外卖封签”举报奖励制度,引入全民监督模式,对不使用“外卖封签”的单位,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外卖商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商家将被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四、你们提出的加强线上、线下双重监管的建议,市场监管部门严格监督执法,营造良好网络餐饮环境。

一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针对消费者反映的网络订餐经营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监管局按照《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辖区内网络订餐经营活动的监管。发现网络订餐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或入网餐饮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法查处,严厉打击。

二是加强网络订餐食品监督抽检。根据消费者关注度高的外卖餐食品种或原料,开展网络订餐项目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工作。根据监督抽检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入网餐饮单位开展整改提升,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立即开展责令整改或者立案查处,进一步改善我市网络订餐行业经营水平。

三是及时处置违法违规入网店铺。督促第三方平台梳理分析消费者差评和投诉,经常性地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较差的餐饮单位及时采取下架和限期整改等处置措施,并及时进行公示曝光。

五、你们提出的加强落实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的建议,市场监管部门把好准入门槛,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

一是约谈外卖平台管理方。对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管理方开展常态化约谈,要求平台严格落实《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充分履行主体责任,严格准入,把好入网审查关,落实实地审查义务,加强对入网餐饮单位的资质审核,对信息发布的真实性负责,对不能提供证照的一律不得上线,并完善证照网上公示,抄送检查结果,严把网络食品交易安全第一道关口。与网络平台管理方达成合作管理意向,分享平台数据和监管数据,同步实施入网餐饮单位的日常管理和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举措。

二是强化沟通和培训。加强对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入网餐饮单位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配送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督促各平台落实主体责任,严把准入门槛,加强对入网餐饮单位的资质审核。

六、你们提出的规范外卖送餐人员行为,提升送餐工作质量的建议,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加强日常监管,保障外卖餐食安全卫生。

一是加强培训教育。对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入网餐饮单位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配送人员开展常态化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各平台落实主体责任,严把准入门槛,加强对入网餐饮单位的资质审核。

二是加强餐饮具及包装监督抽检。对一次性餐饮具的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开展常态化检查和抽查,对塑料打包盒、纸餐盒、饮料杯、筷子等进行了随机抽样,开展致病菌、重金属、荧光性物质等项目的定量检测,去年所抽查产品均合格。对推广外卖绿色包装开展宣讲,杜绝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等。

七、你们提出的建立有奖举报机制的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充分激活社会监督力量,倡导社会参与加强共治。

为推动外卖封签落实落地,普及外卖封签的使用,市场监管局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实施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筑牢外卖餐饮最后一道防线。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招募令,聘任20名同志为平湖市首批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助力市场监管局积极举报外卖封签未规范使用行为、外卖餐食加工操作过程违规行为及其他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并推出“外卖封签”有奖监督活动,邀请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共同守护“舌尖安全”,外卖封签有奖监督平台收到市民举报外卖封签未规范使用信息36件,市场监管局对相关外卖餐饮店开展调查核实并予以相应的处理。

八、你们提出的加大宣传维度的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借助新媒体,用红黑榜单、网络直播等形式倒逼规范。

市场监管局严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强化检查结果公示,自觉接受消费者监督。今年以来,已开展线下检查2130家次,发现问题单位1119家次,整改1119家次;线上巡查920家次,发现问题283家次,整改283家次,检查情况可在“食安信”微信公众号中查询查看。同时将日常检查结果以红黑榜形式晒出成绩单,倒逼网络餐饮单位规范经营,形成全面整体提升的良好氛围,引导网络餐饮健康发展。2022年,全市公布网络餐饮红黑榜13期,宣传红榜单位65家,曝光黑榜单位60家。另外,还针对网络餐饮单位开展多期“餐饮安全 你我同查”网络直播活动,由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带队,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广泛参与对外卖平台上人气排名靠前的“网红餐厅”的现场检查,通过“乐享平湖”平台,采取现场直播的形式跟踪食品安全问题,由观众对食品安全执法过程进行“云监督”,实时点击量均达到近5万,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期也将持续开展该项活动。

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监管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你们的沟通交流,更好地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尽力营造干净透明的网络订餐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平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26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