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2023年第14期)1-4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

  • 发布时间: 2023-06-06 16:07
  • 信息来源: 市统计局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全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举措,随着促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逐步落地显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复苏回升向好,利润总额降幅连续两月收窄。

一、基本情况

1.利润总额降幅收窄趋势明显,大多数行业向好

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称规上工业,下同)实现利润总额17.53亿元,同比下降10.2%,降幅分别比1-2月、1-3月收窄54.5个、12.0个百分点,其中4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70亿元,同比增长11.9%,自3月以来连续两个月同比正增长。

4月,全市31个行业大类中,17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好转,利润好转行业比3月多3个。其中,12个行业利润增长,3个行业由亏转盈,2个行业亏损额减少。其中,上拉利润总额增速较明显的是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合计拉升全市规上工业4月利润总额增速12.9个百分点。下拉利润总额增速较明显的是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纸制品业等行业,合计下拉全市规上工业4月利润总额增速17.9个百分点。

2.单月营收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且增速有所加快。

1-4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536.52亿元,同比增长2.5%,1-2月和1-3月同比分别下降4.4%、1.1%其中,4月份单月增长13.0%,3月提高8.8个百分点3月份以来已连续两个月单月营收保持增长。其中,4月全市31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7.7%(1-3月为45.2%)。其中,上拉收入增速较明显的是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合计上拉全市规上工业4月营业收入增速6.4个百分点。下拉收入增速较明显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合计下拉全市规上工业4月营业收入增速1.0个百分点。

3.各镇街道工业效益分化加剧。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利税、利润同比增长较快(见表一)1-4月,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26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4.10亿元,同比增长1.6%;利税总额14.58亿元,增长23.6%;利润总额10.21亿元,增长28.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11.5个百分点。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曹桥街道企业利税、利润均同比下降。独山港经济开发区154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3.74亿元,同比下降1.3%;利税总额10.27亿元,下降30.0%;利润总额4.72亿元,下降50.2%。曹桥街道7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67亿元,同比增长2.6%;利税总额2.58亿元,下降27.9%;利润总额0.89亿元,下降39.5%。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曹桥街道分别下拉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速24.4个和3.0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除当湖街道外都实现盈利,其中新仓镇、广陈镇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倍以上。

表一          1-4月各镇街道规上工业效益情况

单位:家、万元、%

1.png    

    4.利税、利润增速列嘉兴五县二区前三位。

1-4月,我市工业营业收入增速为2.5%,低于嘉兴全市平均2.8个百分点,列嘉兴五县二区第4位(见表二);利税、利润增速分别为-2.6%、-10.2%,降幅好于嘉兴全市平均21.3个、25.6个百分点,列嘉兴五县二区第2位、第3位;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3%,低于嘉兴平均0.2个百分点,指标列嘉兴第5位。

表二     1-4月嘉兴市各县(市区)规上工业效益情

2.png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亮点

1.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显现,新兴产业发展韧性较好

1-4月,全市规上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行业利润总额占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3.6%、61.4%和12.2%,总量同比分别增长4.6%、19.4%和74.2%,增幅分别提高9.0个15.25.9个百分点。

2.研发费用增速持续加快,科技企业家数占比持续提升

1-4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增速比1-3月加快2.0个百分点,高于营业收入0.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营业收入的比2.29%,比上年同期提高0.01个百分点。全市有研发费用的企业616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79.0%,分别比1-3月、上年同期提高1.24.8个百分点。

3.民营企业效益明显向好。1-4月全市495家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9.84亿元,同比增长10.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5.4个百分点,拉动力较1-3月提升1.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7.69亿元,同比增长1.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0.6个百分点,拉动力比1-3月提升14.4个百分点。

4.企业运营效率提升亏损状况有所改善

1-4月,随着市场需求逐步回暖,规上工业企业加快产成品出库,存货下降2.2%1-3月同比增长3.3%资产结构有所好转,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2.6%,比1-3月、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1个、0.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家数比3月末减少48亏损面41.4%,低于1-2月、1-3月4.3个、6.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0.11亿元,下降13.8%;亏损率36.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5.新升规企业相关指标拉动力较强。年初以来,全市规上工业“小升规”、新增纳统企业共71家,占比9.1%;从业人数5119人,占比4.5%。1-4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利润总额0.18亿元,同比均分别增长1.5倍,分别拉高全市规上工业营收、利润增速2.4个和3.2个百分点。

三、需要关注的情况

1.企业盈利能力不高,营业收入利润率、单位费用等指标未明显好转。1-4月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27%,低于嘉兴平均0.2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四项费用为8.9元,同比增加0.6;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87.2元,同比减少12.6元

2.传统产业效益不佳,服装、箱包行业持续亏损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十七大传统产业现有545家,占比69.9%;从业人数7.78万人,占比68.8%;利润总额下降15.0%,降幅高于全市平均4.8个百分点(见表三);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42.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240家,而上年同期为214家同比增加26家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箱包行业,更是连续两年亏损。全市规上服装工业企业现有68家,实现营业收入13.34亿元,同比下降7.0%;利润总额亏损0.5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0.71亿元;亏损企业48家,而上年同期为45家,亏损企业亏损额1.04亿元,增长15.5%。规上箱包工业企业现有56家,实现营业收入13.02亿元,同比增长35.0%;利润总额亏损0.1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0.11亿元;亏损企业27家,而上年同期为24家,亏损企业亏损额0.26亿元,增长24.7%。

 表三     1-4月全市规上工业中十七大传统产业效益情况


    3.目前企业利润转好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受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去年同期企业利润的低基数,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同期企业受到新冠疫情肆虐,造成停产、人员封控,普遍经营困难;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特殊因素影响,如平湖康达智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日本电产东测(浙江)有限公司去年同期业务量减少,资产减值损失较大。虽然利润总额的低基数状态将一直持续到去年年底,但随着增量稀释作用,对全市利润总额增速的拉动影响将逐月减弱4月单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70亿元,同比增长11.9%,涨幅比3月单月回落126.4个百分点。

四、下阶段对策建议

1.抓新。要继续抓好招商引智工作,不断引进符合我市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项目和人才。要落实服务专班,抓好新增企业服务工作,推进新增及“小升规”企业尽快落地。

2.强基。要持续推进企业提质增效,引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加强科技投入,支持传统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改造,积极推进自主品牌创建、拓展,强练内功,外拓市场,向规模、技术、管理、品牌、市场等要素争效益、助发展。推进差别化政策引导、落后产能退出,加快实现转型企业“腾笼换鸟”工作。

3.帮扶。虽然我市工业亏损状况有所改善,但亏损企业家数仍然较多,达323家,同比增加44家。企业亏损会导致企业发生资金周转不畅、发展后劲不足等困难,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劳动纠纷、债务纠纷等社会问题,应引起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要加大对帮扶力度,有针对性地帮助亏损企业如服装、箱包企业疏解资金链、供应链、产业链堵点,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要继续简化各类审批流程,使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尽快落实到位,缓解当前企业经营压力。

4.拓链。着力做好我市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工作,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要高水平提升众创空间、孵化器、小微企业园等各类服务平台,为高科技项目、新兴产业优先保障土地、用能权、排污权,为我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培育新增长点。

5.培优。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装备制造、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

(工投科  陈华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