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更高更快更强奋进
——写在嘉十运闭幕之际

  • 发布时间: 2023-09-19 09:05
  • 信息来源: 今日平湖
  • 浏览次数:

以赛为媒,以体兴市。平湖体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力焕发,热潮涌动。

9月3日,随着哨声响起,“平湖农商银行杯”嘉兴市第十届运动会成人组足球项目决赛结束,这也宣告了赛程历时4个多月的嘉兴市第十届运动会,圆满落幕。

小城办盛会,有何深意?随着嘉十运成功举办,又将给平湖带来什么?

办好一次会,激活一座城。十运会的体育场馆是其留给平湖最为显性的体育遗产。

作为十运会主会场,早在今年1月,平湖市体育中心启动改造提升工作,主要对体育场、体育馆、外部景观、基础设施、智能化设备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为满足十运会等重大赛事承办需求和市民健身需求,新建了空中跑道、笼式篮球场、儿童娱乐场地以及满足“一老一小”健身需求的相关设施。

如今的市体育中心,安装了先进的现代化智慧场馆系统,场馆大屏实时显示人流量、车流量、各场馆使用、游泳馆水质等情况。中心内各个分馆都安装了无人值守闸机、水控、灯控等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运营。在智慧场馆移动端管理系统上线后,市民能够通过“浙里办”体育公共服务专区或场馆公众号进行订场购票、购买课程、活动报名等操作,实现场馆网上查找、预约、购票、支付及线下自助系统全流程网办、自助办。截至目前,全新的市体育中心内场馆,互联网订场率超过70%。

乘着十运会的东风,体育离市民更近了,更多市民开始享受体育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十运会筹备期间,承办比赛的6处体育场馆都进行了“变身”,或是设施设备的提升、或是环境布置的更新,所有场馆均满足体育赛事、全民健身和赛后运营需要。

新仓1955文体中心就是6处场馆之一,6月14日成人组气排球项目在这里举行。这也将体育的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让农村居民近距离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同时也给各镇街道的体育设施建设做了一个成功示范。如今我市各镇街道都在因地制宜地着手打造综合性场馆,补齐体育设施供给不足的短板。独山港镇文体中心、新埭镇文体中心等项目均已开建,这些文体项目不但改变着农村的面貌,更承载着农村居民的体育梦。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目前我市各个社区形成了“十分钟健身圈”,城镇和农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我市体育健身设施已达2977处。目前,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64平方米。

社会化力量的融入、职业体育苗头的初现、全民健身氛围的日渐浓厚、小众项目的落地,这些是十运会留给我市的又一重要遗产。借此契机,更多体育项目走进大众视野,群众参与体育运动也将有更多的选择。

在十运会中,我市在网球、棒球、羽毛球等项目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在传统大项—田径项目上,更是有了长足突破,共取得了29枚金牌,以790.0分的总成绩位列该项目榜首。而在赛艇、击剑、武术套路等过去的“小众”项目中,我市的运动员们也逐一打开了新局面。我市在群众体育,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发展中播下的种子,终在十运会中开出绚烂之花。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入社会化力量,助力体育发展。一方面,加强与专业团队合作,以单一来源采购形式,委托平湖市明宣体育有限公司、嘉兴市领武文化体育有限公司分别开展击剑项目、武术项目培训,并支持其组队参加上级赛事;另一方面,与上海美再晨体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开办的游泳培训班,通过全市海选、自愿参训、考核激励等方式,每年吸引参训学员超2000人次,让有天赋的运动苗子在广阔的平台上切磋交流、展示风采。另外,还积极主动与体育社团合作,分别与足协、篮协、羽协合作开办了足球青训营、篮球青训营、羽毛球青训营,每年青训营学员超1000人次,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我市为青少年搭建丰富多彩的运动舞台,也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运动热情。

更值得关注的是,以十运会为契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理念也逐渐进入大众视线。近日,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实施体医融合推广科学健身的建议》,希望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扩大体育受众面也将成为我市健康服务领域的关键一环。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了体育的“参与”,“体医融合”将会成为提升市民的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和依托。“活力平湖”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会成为特色鲜明的“城市名片”。

体育之美,在于超越、在于突破。如果说面貌一新的体育场馆是十运会的“显性遗产”,那么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聚力奉献的志愿精神、含金量满满的办赛经验都将是十运会的“隐性遗产”,将凝聚成城市向上向前的力量。

棒球项目比拼的3天,连日高温,棒球少年们赛场上挥汗如雨,却无一退缩;足球项目“撞上了”接连而来的台风,高温与大雨交加,也没能阻挡足球小子们的脚步,浑身湿透浑不觉、滑倒爬起还能战;摘获首金的女子短网团队,多位队员带伤迎战,打完十运会后,又立刻转战浙江省第七届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继续“收割”金牌……这场身边的运动会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不是专业运动员独有的,只要心中有光,我们都可以不平凡。这种奋勇拼搏的精神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呢?

十运会期间,我市共有374位志愿者参与服务,其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年长的54岁,服务总时长超1000小时。有比赛的日子,城市还未苏醒,他们已开始整理赛事材料、落实用车、安排住宿细节;比赛现场,带队引导、送水送餐、辅助裁判,一天下来运动步数达两三万步,最忙碌的是他们;赛事结束,核算成绩、整理场地、清点物资,停不下来的也是他们……这场身边的运动会让我们知道了,不是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点亮他人的人同样值得掌声。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呢?

“一核两极多点”的整体布局、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体育设施布局体系、一批小型运动场所蓬勃发展……一场运动会,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平湖这座小城已经能满足诸多体育竞技比赛的办赛需求。而成功承办十运会,也让我们具备较强的赛事组织能力和丰富的办赛经验,盛会顺利落幕,又为我市增添了一张金名片。不难想象,今后将会有更多省级、国家级的赛事与平湖“不期而遇”。这种我家大门常打开、迎接四方体育健儿的经历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呢?

盛会兴城,体育聚力。就让体育之光,点亮平湖的每个角落吧,把体育运动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激情,进一步凝聚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谱写新的动感乐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