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闭J012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4-10-14 09:13
  • 信息来源: 市人力社保局
  • 浏览次数:

冯晓军、金建平、王玮代表:

你们在平湖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闭会期间)提出的《关于缓解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建议》已由市政府交由我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全市人力资源供需匹配度的关注和就业工作的支持,企业招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为了促进新成长劳动力更好地适应新兴行业的招工需求,我市不断加强用工保障,优化就业政策,开拓求职招聘渠道,高度重视省际劳务协作,开展校企合作,努力提升人力资源供需匹配度。

1.你们提出的“构建数据采集链,推进产业就业协同。在实施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工程项目时,也可提前评估就业带动量和岗位技能需求,归集形成数据库,通过智能分析、精准画像,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建议。

我市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以“用工保障”平台为依托,数字赋能重塑求职、招工全流程,做好稳岗留人全服务。

一是拆解重塑招聘流程。“用工保障”分为岗位发布、个人求职、招聘参会、高校招引、活动报名、通知公告、在线咨询、才易居、招工圈、平工防、保富乐业等11个二级模块,岗位智配、政策智配、公寓入住等18个三级模块,对应设置招聘成交数据、政策兑现金额、缺工率等18个动态更新指标。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3.3万名,其中企业用户2047名,求职者3万名,推送政策73万余次。数据驾驶舱直观反映当下我市各个产业缺工情况,细分到各个行业岗位技能需求情况,人才的学历、技能等分布情况,进而预测未来新兴产业、热门职业,为今后人才就业、技能培训等提供方向决策。

二是形成用工招工数据库。以数字赋能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劳务协作三大主流用工渠道,和人社、教育、新居民等多部门共享专业技能、薪资需求、社保缴纳、职称评定、户籍信息等15类关键数据,119个数字画像标签,充实用工保障系统内的“数据池”。根据求职者、企业选择的标签以及各部门共享的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定位,形成求职者、企业画像,依托后台人岗智配算法自动“牵线”人力市场供需双方,规避无效海投,实现人岗精准推送。共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95场,吸引了1854家企业参与招聘,达成就业意向4348人,发布就业岗位1569条,每年新增简历3500余份,后台人岗匹配率超80%。

三是做好稳岗留人全方位服务。服务事项上线用工保障系统,根据求职者和企业画像自动匹配服务事项,政策补贴,主动推送,并支持线上办理,变“先求职招工、后申请政策”为“边求职招工、边享受政策”。同时,上线“微信客服”功能,统一政策咨询入口,及时解答群众关切问题,年接收群众咨询超过5000人次,围绕解决企业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

2.你们提出的“完善就业服务链,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服务”建议。

一是输送人才到“家门口”。我们积极探索就业见习新模式,建立政、校、企共商共建共育共享机制,打造实习就业直通车。一方面,与本地知名企业如康普瑞、津上精密等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鼓励开发高质量见习岗位;另一方面,主动与贵州毕节、四川遂宁等地专业对口院校开展对接,输送专业对口优秀毕业生来平实习,用人单位满意率90%以上,留平率85%以上。

二是在“家门口”设立招聘站点。今年以来,除了平湖人才网、用工保障系统这两个线上渠道以外,我们还对接了浙江人才网,拓展了网络招聘会以及线上招聘岗位的发布渠道。线下,我们设置了3个零工市场和30个零工驿站,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三是推动家庭迁徙式来平就业。今年我市新开发“爸妈岗”,鼓励本地企业招用职员家属,实现稳岗留工。我市在贵州、四川、湖南、甘肃等地院校举办的“带上家人来平湖就业致富”为主题的大学生实习就业专场招聘会,推出了2312个大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和450余个“爸妈岗”,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家长跟随学生来平就业。另外平台推出“招工圈”,实现以老带新形式的职场帮带,帮助职场新人更好适应企业环境和专业技能,也有利于企业更好的留人用人。

下一步,我市将一如既往扎实做好企业招工用工保障工作,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精准高效落实各项保障举措,切实增强服务企业、保障用工的本领。

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支持人力社保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9月30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