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以“三新”筑牢食安共治基石

  • 发布时间: 2024-02-20 15:05
  • 信息来源: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浏览次数:

2023年以来,平湖创新机制,拓展载体,有效强化食品安全监督力量,全面搭建食品安全共治新模式。

一、强化社会监督,打造群众参与“新平台”。

(一)凝聚多元监督力量。在嘉兴率先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协会,并整合现有的社会监督员队伍,招募不同领域成员,搭建与监管部门、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体系化、规范化推进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工作,助力我市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二)拓宽多元举报路径。打造有奖举报平台,创新推出“平湖市反对餐饮浪费暨网络餐饮单位阳光厨房、外卖封签有奖监督平台”,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活动。今年已在有奖监督平台上收到30条投诉,对核查属实的举报者给予20元/条的奖励,以话费形式进行发放。

(三)创新多元参与方式。依托网络直播平台,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查”、“你点我检”等社会监督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云监工”,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可感知、可评判、可参与。全年累计开展“走进餐饮街区”,食品安全“你点我检”等网络直播活动5次,场均直播点击量超4.5万人次。

二、强化主体责任,打造行业提升“新路径”。

(一)拓展行业协会门类。着眼全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高质量发展,成立嘉兴市团餐食品安全协会平湖分会。全面搭建团餐企业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推动团餐企业规范经营,引导团餐领域公平、有序发展。加强对会员单位的监督指导和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加强行业自律,推动全市团餐行业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二)丰富行业协会服务内容。发挥餐饮行业协会和厨师协会作用,组织开展行业领域内的食品安全培训、科普宣传、比拼赛等系列活动30余次。监管部门与协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组建工作联系群,共同为企业提供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并引导协会参与餐饮食品安全的第三方评价,有效提升餐饮行业的服务水平。

(三)推动企业自觉履职。每季度组织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主体责任履职报告,开展食品安全“两员”培训,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积极建设先进管理体系,30家食品企业通过HACCP、GMP、FSSC、ISO等标准体系认证。以数字化建设为引领,建成“阳光工厂”46家、“阳光化”小作坊11家。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落实率达90%以上。

三、强化区域协同,打造食安长三角“新品牌”。

(一)打造创新平台,细化区域协作切口。成立浙沪“田园五镇”(平湖市新仓镇、广陈镇与上海金山区廊下镇、吕巷镇、张堰镇)食品安全共治平台,建立常态化的联络沟通、信息共享、学习交流、宣传共治等机制,建设沪浙市场监管联合工作站,成立“田园五镇”食品安全社会监督队伍,建立“田园五镇”商户联盟、家宴厨师联盟协会等,共同提升浙沪毗邻地区的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二)畅通信息渠道,打通区域协作壁垒。推广使用金嘉平“家宴厨师”网上系统,建立家宴厨师信息库,助力跨区域毗邻农村地区食品安全规范管理。建立跨区域消费投诉应急处置“绿色通道”,建立异地投诉属地解决模式,已调解跨区域消费纠纷18起。打通放心消费商户跨省授信通道,为两地放心消费商户累计授信540万元。

(三)联合培训执法,提高协同治理效能。共同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举办浙沪家宴厨师培训200余人次,家宴厨师技能竞赛4次,共同发布了两地家宴文明菜单;联合开展食品生产企业线上培训100余人次,开展跨区域双随机检查10家次,完成浙沪乡村半程马拉松食品安全联合保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