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引擎重塑发展新优势
——解读《2024年平湖市科创驱动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
||
|
||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注入活力。沿着省“315”科创体系的“跑道”,2024年,平湖将科创驱动攻坚行动列为六大攻坚行动之一。 《2024年平湖市科创驱动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制订,标志着新一轮创新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今年,我市将按照“创新攻坚年”的总体部署和具体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落深落细、提质提效。市科技局局长、科创驱动攻坚行动队队长程传保表示,平湖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奋楫扬帆、破浪笃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为我市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金平湖璀璨明珠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创平台提能造峰 科创平台是科创驱动的引擎,也是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各科创平台“升阶进位”,让创新资源要素更加活跃、创新成果价值充分释放。按照实施方案,今年我市将持续打造一流科创平台,推动科创平台提能造峰。 充分释放科研平台服务质效、强化平台创新能力,是科创平台提效的核心内容。今年,平湖将持续拓展全市科创平台矩阵,加快实现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投用,深入推进与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同时加强已建科创平台管理,按照技术服务型、双招双引型等不同类别,精准界定各科技创新平台的目标定位、考核评价、扶持措施,提升服务质效。此外,突出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毛军发院士工作站等平台优势,加快光芯片、射频芯片等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调的示范样板。 产业平台建设是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实施方案指出,我市将持续增强产业平台支撑功能,在加快推进明湖国际科创岛先导区运营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科创产业园区建设,强化园区运营能力和项目招引力度;充分发挥“科创飞地”作用,加强平湖(上海)国际创新中心运营管理,积极推进“孵化在上海,产业化在平湖”。 产业平台能级跃升的同时,也要加快提升企业平台建设水平。平湖全力推动研发投入增“量”、研发活动扩“面”、外资企业提“质”,增强企业科创活力;重点支持基础条件好、带动性强、核心技术先进的创新强企建设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打造一批企业科技创新引擎。 科创主体量质齐升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企业的关键作用。根据实施方案,我市将通过实施企业上市“100行动”、企业创新“登高行动”和企业转型“数字行动”三大行动,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上市“100行动”就是要完善企业股改上市培育机制,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契机,推进企业上市“一类事”特色服务,着力加快后备企业引育,力争上市后备企业数量突破90家。企业创新“登高行动”将着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科技企业成长体系,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优质企业培育库,促进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关键要素向培育企业集聚。企业转型“数字行动”以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为契机,在加快推进服装(羽绒服)、箱包、汽车零部件重点产业轻量级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的同时,推动“N+X”数字化场景应用在全市中小企业中复制推广,计划全年组织实施轻量级数字化改造项目50个以上。 重大科技项目具有创新策源功能,只有狠抓科创项目落地集聚,才能构筑创新发展高地。一方面,平湖将加快科创强基项目推进,建立科技创新强基重点项目库,遴选对全市科技创新具有明显带动提升作用的重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拓展全市科创强基项目矩阵;另一方面,将激发科技研发项目活力,扎实开展企业研发创新体系建设,以“深化体系改革+激发研发活力”双轮驱动,稳步提升企业研发活动效率。 人才引育优化升级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活水源泉。2024年,平湖如何强化人才引育,做强科技创新的“人才引擎”?根据实施方案,我市将加速高端人才集聚,全年力争申报争列省顶尖人才项目1人,合作引进院士3名以上,引育省级以上高端人才20名,新增博士100名以上;加大创业人才招引,深化以赛引才,高标准举办第六届“才聚金平湖·引领新崛起”创业大赛总决赛,打响“一年四季·平湖‘艇’你”城市人才品牌。为了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我市还将增强大学生招引力度,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多措并举凝聚人才创新合力。 人才“引进来”,还得“留下来”。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蓬勃的科创生态至关重要。优化科创服务和深化科创金融,就是涵养留才“生态圈”的落脚点。在优化科创服务方面,平湖将全力打造“平妈妈”科技创新服务品牌,聚焦企业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点、节点、堵点等问题,建立各科研平台和重点企业联挂服务机制;深入了解科研平台和企业在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需求,实时开展政策解读、项目申报辅导、培训授课等服务活动,护航企业创新发展;实施人才服务增值计划,构筑平湖特色人才悦居工程体系。 在深化科创金融方面,我市将充分把握科创金融改革契机,着力构建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加速形成科创金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整合设立“零壹创源基金”,以基金为“杠杆”撬动贯通与上海“大零号湾”的协同发展;加大科创基金宣传力度,建好投资生态圈,发挥科创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引导作用;积极探索“投资+人才+科创+金融”的产业投融资发展模式,助力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