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平湖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3-12   11: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旅体局

2023年,市文旅体局大力实施“大抓项目建设年、文体服务提升年、创新融合发展年、强基铸魂奋进年”等“四个年”建设,不断提升全市文化、旅游、体育领域的高水平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全省第6,创历史新高。成功创建为嘉兴唯一一个“省5A级景区城”,全年接待游客877.13万、旅游综合收入5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8%、32.4%。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世界围棋番棋之都”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高质量承办嘉兴市第十届运动会,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72平方米,列嘉兴第一,有力助推金平湖新崛起。

一、文化工作勇当标杆

(一)省级创建首创首成。全力抓好创建重点项目和任务,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实施“文化设施提档、文化品牌提升、文艺创作提优、人才队伍提能”四大工程,并在长三角公共文化一体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现代化先行镇、农民读书会四大项目上实现创新突破,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一批(11家)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叔同文化标识”成为省文化标识创新项目。在2022年度全省基层公共文化现代化发展指数中,我市7项指标列全省第一,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加深,成为推进精神共富的“助推器”。

(二)阵地建设优化提升。新建6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家智慧书房(新埭云栖书房)、8家礼堂书屋、3家乡村书吧、3家文化馆企业分馆、2家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3家禾城艺文化驿站、3家镇街道非遗馆分馆,其中马厩村文化驿站入选2023年嘉兴市民生实事项目七大精品点位。新增桥文化记忆馆、阿海箱包文化记忆馆、平湖糟蛋非遗文化展示馆等3家省级乡村博物馆,已创成14家,数量居嘉兴第一。明湖科创图书馆已顺利开工,正在完善内部装修设计中,将成为城市又一文化地标。吴一峰艺术馆展陈项目完成初设,已进入深化施工招标阶段。李叔同纪念馆展陈改造提升方案通过初设,报本寺周边环境改造提升方案已完成,正抓紧项目推进工作。

(三)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实施“一家一艺”,落实全民阅读推广、全民艺术普及等工作,开展送戏、送展览、送讲座、文化走亲等活动600多场次。举办“文艺赋美 最忆平湖”、龙舞九彩、“文化富有路”书香线路推介大赛、报本文化主题暑期夏令营、青少年声乐大赛、家庭才艺大赛等大众活动3500余场次,让群众享受便捷的文化生活。办好省第十二届群众曲艺大赛、李叔同音乐会、西瓜灯节文化篇章等20多项大型活动,提升群众文化品位。做强农民读书会、“金平湖·慧阅读”服务品牌,成功制定全国首个《农民读书会建设与管理规范》嘉兴市级地方标准,全市17家智慧书房社会轮值馆长实现全覆盖。

(四)精品创作出新出彩。深化平湖文化底蕴,创作特色文艺精品,原创现代话剧《明月山塘》、平湖钹子书《赛瓜灯》、少儿舞蹈《变变变》、广场舞《手马欢歌》等20余件文艺精品获得市级以上荣誉。《明月山塘》获嘉兴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赛瓜灯》在省第十二届曲艺大赛获金奖,并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获优秀剧目;广场舞《手马欢歌》获省群众广场舞大赛金奖;歌曲《风回来的车站》获嘉兴市“五个一工程奖”;《变变变》获得浙艺少年少儿舞蹈大赛金奖;“平湖市数字文化(艺术沙龙)”被评为省“百姓百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坊。

(五)非遗保护焕发活力。我市入围全省首批“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地区,率先出台了《平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制定出台《平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并对全市非遗传承基地开展首次评估考核工作,评选出6处优秀基地。打造非遗传承品牌,举办了“乐之新声·非遗过大年”、“蝶舞非遗韵”专场音乐会、《心有湖海》声乐剧展演等主题活动。龙牌糟蛋非遗工坊获评第一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老鼎丰酱油工坊、平湖传统糕点非遗工坊列入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名单。

二、旅游工作开创新局

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模式,受到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军批示肯定;赛艇小镇“体育+旅游”模式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刘国永高度肯定。

(一)旅游项目扎实推进。制定出台《平湖市文旅体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文化标识塑造、全域旅游提速、重大项目挺进、文旅消费倍增、服务提质增效五大行动,各项工作都有了一定提升。全年,文旅产业入库项目43个,完成投资49.4亿元,占年度任务109.78%,南河头历史街区二期、杉青港农旅综合体(郁野杉水客农文旅)、乍浦镇汤山一品美食街项目等加快推进;长红文旅大健康产业项目、当湖街道时尚中心项目、藤庐田园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完工。其中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试点县投入22.32亿完成371个项目建设,“微改造、精提升”工作被评为全省优秀县市。

(二)创建工作硕果盈枝。成功创建为嘉兴唯一一家省5A级景区城,新增1家省金3A级景区村庄(林埭徐家埭村),全市72个村全部创建为省A级景区村庄。金平湖文旅市集、平湖经开旅游商品市集、鸣珂市集入选省重点培育文旅市集名单。东湖景区成功创建省级智慧旅游景区。新秀婴童行李箱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9道美食入选省“味美浙江·百县千碗”1000道风味美食名录。博物馆新馆4A级景区创建完成前期工作,待省级验收。指导林埭“清溪清新·棒舞龙腾”精品线路,获嘉兴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比拼赛第一名。

(三)旅游业态推陈出新。强化景区村庄运营,在嘉兴率先实现行政村全部创建为省A级及以上景区村庄,其中15个3A级景区村庄引进了市场主体开展运营,3A级景区村庄旅游发展指数测评连续12次位居嘉兴第一。开展对外宣传推介,赴上海、重庆、广州等地开展文旅推介会10多场,参加义乌旅交会、合肥旅交会等重大展会,开启现场直播带货推介新模式;发挥协会作用,与上海闵行区、松江区旅游协会签约,深化平沪两地文旅合作交流;首创四季野米饭节,微博、抖音、微信转发人数破千万,带动周边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2%以上。开展城市旅游品牌打造工作, 形成初步的旅游品牌LOGO、口号,待最终确定后,推进宣传造势。棒球乐园乡村文旅运营示范点获评“乡村文旅运营五百计划优秀案例”。

三、体育工作再创佳绩

荣获“‘世界围棋番棋之都’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称号,平湖获得嘉兴市“第十届运动会突出贡献奖”,体育中心被评为“2019-2022年度全市群众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少体校被评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2024)”。

(一)嘉兴十运会圆满举办。嘉兴十运会于5月至9月举行,是嘉兴历史上首次将市运会放在县市区举办,整个比赛37个项目,参赛人员1万余名,产生了3464枚奖牌。出台《嘉兴市第十届运动会规程总则》等文件,成立1室11部,实体化运作,对全面筹备、整体测试、比赛运行、赛后总结4个阶段、12个方面、52项重点工作,形成筹办工作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细化竞赛编排、规程制定、技术人员委派抽调等任务76项,开展赛事工作专题等培训16场,形成责任清单21份,开展专项督查153次。开发了“掌上十运”微信小程序,设置个性化提醒,实现赛事场地、规程、成绩等掌上一键查询。面向社会征集评选十运会会徽、吉祥物、主题口号,形成十运会会徽、吉祥物“桂宝、钺钺”、“掌上十运、尽在掌握”等主题口号。创新“市运会+市场运作”模式,引入赛事招商运营公司,累计招募各类赞助商57家,赞助资金420.98万元。发挥好志愿服务保障能力,招募400多名志愿者,服务赛事及住宿、出行等后勤保障,受到参赛人员的一致好评。

(二)全民健身设施不断优化。投入2.68亿元,用时100天,对体育中心进行改造提升,新建一条800米空中跑道、6个篮球场、1个儿童娱乐场、1片地掷球、1片气排球场,改造后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月接待健身市民超10万。投入2.1亿元启动城西运动飘带项目,正在推进驳岸施工、桩基进场施工等工作,2024年底建设完工,进一步满足城西片区群众锻炼的新需求。新建环浙步道68公里、2个镇域文体中心、8个百姓健身房、1个笼式足球场,提升改建11个社区运动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72平方米,居嘉兴第一,市民健身举步而就。

(三)竞技体育奋勇争先。2023年我市向上输送优秀运动员13人,输送的运动员在省赛及以上比赛中获得6金、6银、12铜,张建辉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平精英亚运版本项目中获得金牌。在嘉兴市第十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共获得165.75枚金牌,408.75枚奖牌,团体总分3866.75分,三项赛赛时成绩均列嘉兴市首位。做好围棋进校园工作,走进东湖小学、青鸟幼儿园、阳光永丰幼儿园三所学校,受益学生500多人,进一步打响“围棋之乡”名片。

(四)赛事活动精彩绝伦。举办了“当湖十局杯”围棋快棋赛、全国企业家围棋赛等10多项省级以上大型赛事。做好“牵手亚运‘足’够精彩”首届“村超”、首届长三角“田园五镇”农民篮球邀请赛、乒乓球比赛、农民棒球联赛等百余项大众赛事,丰富群众体育生活。举办“全民健身迎亚运·信心满怀奔共富”全民健身日活动启动仪式暨体育共富集市活动,吸引了超2000人参与。开展国家锻炼标准测试160人,组织全民健身科学大讲堂10次,提高市民科学锻炼意识。

四、市场工作亮点纷呈

(一)呵护市场发展。加大服务业金融支持、旅游企业奖励,补助资金总额达到1051万元;发挥主动性,成功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1490万元;指导市场主体发展,协调好与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关系,全年市场主体增速28.2%,列嘉兴第一。加强品质建设,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多争荣誉、多创品牌,成功创建五星级旅行社1家(大自然旅行社)、金桂级品质饭店1家(万怡酒店),满亭芳民宿获得“金宿”级,均实现全市零的突破。南海渔村、铂尔曼酒店、新三伍大酒店成功创建省级美食体验店。新创结义农庄、水云庄、润级农庄等3家省级采摘体验基地。

(二)规范市场秩序。做好市场准入把关,新批市场经营单位19家次,审批营业性演出场59场次,变更经营单位18家,备案6家,注销3家,双减市场发放审核意见书34家次,全年未发生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为。开展市场监督检查,共检查市场经营单位1420家次,开展歌舞娱乐、网吧等场所双随机抽查55次,行政立案59起,罚没款66500元,其中责令停业整顿1家次,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1家次,向公安部门移送出版物行刑衔接案件3起。加强新业态管理,通过研究对策、联合整治、规范统一等方式,对剧本杀、密室逃脱、电竞场所等业态做好市场准入前置工作,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救援、自救互救等技能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服务意识,不断规范市场运行秩序。      

(三)强化文物保护。加强文物安全监督,全年开展野外不可移动文物检查1238次,移交文物违法案件1起。拟定了《平湖市业余文保员管理办法(试行)》,完善了文物协管员队伍,做好野外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巡查工作。庄桥坟遗址公园一期已建设完工,并接受了省文物局对省级遗址公园的评估,待出评估结果。全力推进土地储备“先考古后出让”要求,全年上报考古地块148宗,已收到考古意见书121宗,其中12宗地块需要考古勘探已完成8宗。“浙里文物平湖分站”揭榜挂帅试点实现数据与部门间打通,完成基础数据准确抓取,与省级平台无缝衔接,形成《浙里文物平湖分站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预审。在全省率先出台《平湖市乡村博物馆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平湖市乡村博物馆评估细则(试行)》,对获得相应星级的非国有乡村博物馆一次性资金补助40万元。


平湖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