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港7个项目入选省“千项万亿”工程!

  • 发布时间: 2024-03-04 11:05
  • 信息来源: 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独山港镇)
  • 浏览次数:

日前,《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出炉。平湖共有13个项目入选,涵盖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省、文化旅游融合等领域。其中,独山港项目占7个!一起了解一下独山港入选的项目吧。

浙江独山能源年产400万吨PTA及210万吨智能化、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一体化项目

总投资130.8亿元,总用地1224亩,新建PTA装置、聚酯化纤一体化装置、产品仓库、综合楼等建(构)筑物。建设工期为2020-2025年。项目投用后能够增加当地PTA产业集中度,提高PTA产能与效率,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劳动力就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江卫星能源年产4万吨氢气等化学新材料及氢能利用一体化项目。

总投资101.5亿元,总用地516亩,主要建设PDH装置、多碳醇装置、新戊二醇装置,配套空分装置、合成气装置、合成气净化等工艺装置。建设工期为2022-2025年。项目投用后将有效解决卫星能源碳三产业链上下游原料配套问题,提高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以“轻质、清洁”的丙烷作为原料,打造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金山至平湖市域铁路(独山港至海盐段)。

总投资127亿元,总用地面积1701亩。线路东起平湖独山港(省界交界处),途经平湖市、嘉兴港区,止于海盐县,线路全长41.656公里,其中高架段39.591公里,隧道段1.905公里,设站7座(预留1座),新建海盐东存车场 1 处(预留动车组检修站),采用CRH6F型动车组,设计时速160公里。建设工期2022-2027年。金山至平湖市域铁路是长三角地区首条跨省(市)建设的快速市域铁路,是浙沪两省(市)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标志性重大工程,对推动“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嘉兴港独山港区B区21、22号多用途泊位工程。

总投资19亿元,总用地398亩,新建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一座,泊位长度577米,可同时靠泊5万吨级集装箱船和4万吨级集装箱船各一艘,设计年通过能力集装箱55万TEU、件杂货300万吨。建设工期为2022-2024年。项目投用后对缓解独山港区集装箱码头能力紧张,完善嘉兴港海河联运枢纽建设促进港口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嘉兴港独山港区B区25、26号多用途泊位工程。

总投资16.2亿元,总用地263亩,新建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一座,码头总长500米,可同时靠泊2艘3万吨级船舶,或同时靠泊1艘5万吨级和1艘1万吨级的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集装箱70万TEU,件杂货8万吨。建设工期为2022-2024年。项目投用后对推动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项目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等都将起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独山港区A区5、6号液体散货泊位工程。

总投资13.4亿元,总用地168亩,新建2个5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其中A5泊位为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A6泊位为5万吨级液化烃泊位,库区总罐容18.8万立方米。年设计吞吐量455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507万吨。建设工期为2022-2024年。项目投用后,将有效改善独山港液体散货深水泊位不足的紧张状况,对保障化工重点原材料的运输、提高港口运输效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嘉兴港独山港区Ⅱ号内河港池工程。

总投资9.8亿元,总用地349亩,新建21个500吨级内河泊位(水工结构按照靠泊1000吨级船舶设计),陆域后方布置相应的堆场、道路、辅助生产及办公建筑等配套工程。建设工期为2022-2024年。项目投用后,将结合内河港区与航道的优势,实现外海与内河的无缝衔接,同时发展海河联运平台,可有效提高内河在港口货物集疏运的比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