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智慧农业“电”先行 乡村振兴抢先“机”

  • 发布时间: 2024-05-13 14:31
  • 信息来源: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 浏览次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5月8日,在浙江省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个智慧大棚,鱼菜共生系统提升养鱼密度近20倍;智联植物工厂里浇水、施肥、控温全部依靠“智慧大脑”,亩产效率大幅提升,身穿红马甲的“电管家”正在检查用电设备。

在浙江省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嘉兴佳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透明智慧大棚,暖意洋洋,大大小小的草莓一排排悬挂在空中,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红灯笼。白色长方形桌子上,放着一把电子秤和零星的几个草莓打包盒。 “刚送走一批采摘游的上海客人。”佳莓公司副总经理王亚菲说,“我们的草莓不打农药,又干净又好吃,很受欢迎。”这里的草莓与传统的草莓不一样,所有草莓被种植在一排排长条的无土栽培槽中,悬挂在离地1米2的位置,一眼望去犹如一个“草莓天瀑”。

王亚菲降下一条栽培槽,抓住一棵草莓株,用力一拉,只见又白又干净的草莓根系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力量。“我们整个园区60亩地,实行数字化管理后,只要一个人花十分钟就能完成所有大棚的各种农事操作。”王亚菲告诉笔者,“每个大棚的环境调控、水肥控制等都能通过我们的数字驾驶舱实现精准掌管。”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向“新”而行,提“质”而上,现代农业新模式不断出现。高科技与农业融合的画面比比皆是。“草莓天瀑”的数字驾驶舱系统赋能农业产业水平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鱼菜共生系统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进行整合,最终达到科学的互利共生,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无污染、无公害、零排放、高效益的智慧生产模式。

而总投资约2亿元的智联植物工厂项目,计划打造全国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智联植物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融合示范区,把人工智能用于农业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业,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带着“浙江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的光环,致力打造“农业硅谷”,平湖农开的新质生产力逐渐显现。新型农业对电力的需求极高,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着力建设具有农业特色、产业领先的数字农业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电力网架补点、乡村光伏建设、充电配套建设、省际电网互供、数字化农业用能系统建设的“五位一体”综合能源服务,建成数智“微能源网”,强化区域配套供电能力,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自浙江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在平湖成立以来,7年多来,该区已实现44个优质的新型农业项目成功落地,总投资达到50亿元,建成涵盖种子种源、科学种植、农业装备、农业服务、农业观光的新型农业全产业链。 如此发展之下,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但每一处现代农业大棚里,都藏着不同的惊喜,结出的“果实”也大为不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