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730911455/2024-23177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综合执法局
- 有效性:
- 成文日期:
- 2024-05-22
- 发文字号:
- 平综执〔2024〕17号
平湖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9号提案的答复 |
||
|
||
农工党、杨秀兰、喻彪、汤守平、王云飞、缪乐琴、马伟勤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做精城市管理的建议》已由市政府交由综合执法局协同宣传部(文明办)、公安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政务服务管理办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1.你们提出的“提升规划建设能力”建议。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规划体系完善工作,3月6日,《平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通过了省厅组织召开的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会,谋定了“一区四城”新定位,基本构建“一主一副两级、金边银线彩环”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同时,按照嘉兴市《城市管理全过程参与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指引》要求,落实市发改、财政、建设、综合执法、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公安交警、属地镇街等部门全过程参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项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相关意见建议,进一步融合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提升我市规划建设水平。 2.你们提出的“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建议。今年以来,我市围绕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目标:一是创新打造县域全域网状智治协同体系,加快覆盖全市域智能事件中枢应用,实现事件任务在市级部门内、市级部门间、市级部门与街镇、镇街与镇街间智能研判分析、分拨流转、调度执行、运行监测的广泛协同(四协同);二是全省首创首试多维采录感知一张网,创新“感知中台”,搭建县域采录感知融合服务平台,实现感知数据主动抓取、智能分析、留痕监管,打造算法、算力、模型创新统筹,实现县域治理的智能感知、共享管理和分析研判;三是探索“人工采录处置集成端”,搭建分类分目多元采录处置端,实现基层工作一端覆盖、事件处置一端响应、工作指令一端直达,打破基层治理应用各自为政、人工处置重复填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四是首创“感智汇”物联感知融合服务应用,探索无人机自动巡航治理。目前,汇聚接入全市3.9万路视频监控,接入30类2.5万个感知设备,整合79种算法,提供1000路视频并发处理能力,全面赋能产业经济和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 3.你们提出的“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顶层设计”建议。2017年,我市成立了平湖市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市委副书记、市长亲自挂帅,22个部门和8个镇街主要负责人分工负责;2022年,根据嘉兴市专班化、实体化运作城管办要求,我市成立了平湖市城管办工作专班,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12个部门紧密协同,制定并实施《平湖市城市精细化管理考评办法》,各镇街按照市县镇三级城管办实体化运行要求,抽调人员组建镇街级城管办,发挥属地统抓统管作用。2024年,我市进一步优化模式,启动《平湖市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精细化治理指标体系》编制,组织专班人员开展月度暗访现场检查,实施每月通报反馈,交办整改具体问题,通过上下联动,进一步提升全市城市精细化治理顶层设计、绩效落实的水平与能力。 4.你们提出的“提高执法质量和效能”建议。近年来,我市大综合一体化工作持续压茬推进,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组织部长、分管副市长“双牵头”抓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负责。通过召开全市推进会议、“三牵头”会商、执法部门专题会议等,切实推进部门协作,拉近部门关系。实施“一支队伍”管执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8个镇街都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队,分管政法领导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基层执法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推诿扯皮和责任转移。推动执法力量下沉,以镇街名义办理赋权事项,现共计下放行政处罚权121项,目前实施覆盖率超过50%,解决原先基层“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的问题。定期开展飞行检查、交叉互评,提高办案质量;组织法院旁听、案例点评、专项分析,提升行政复议维持率、行政诉讼胜诉率;鼓励执法人员参加法考,增强法制审核力量。 5.你们提出的“打造多元化协同管理工作格局”、“营造公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建议。今年,我市启动了“行走平湖”一线工作法,为及时发现、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县镇两级城管办联合市创建办,结合全市路长制工作,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一线的方式开展行走。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发“两单一函”(抄告单、督办单、工作提示函),对问题进行函告式跟踪,掌握办理进度、提醒办理时限、验收办理质量、适时进行销号处理。此外,引入民间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管理,例如平湖经开与万物云城合作,开展强社惠民集成改革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大物业”试点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员、群众代表等参与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议事协商,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城市管理小管家”体验活动等,营造共同参与、共治共享、协同管理新格局。 6.你们提出的“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建议。对照上级考评办法,结合平湖实际,在充分征求部门、镇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平湖市城市精细化管理考评标准》,设置城市环境卫生、城市市容秩序、城市环卫设施管理、城市河道(航道)管理、城市市政设施养护与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城市环境管理7类一级指标和48项二级指标,推动部门指导,属地落实,引导我市城市管理绩效更注重现场感受度、群众满意度、环境友好度。此外,在智慧化管理上,我市积极探索打造“1+1+8+N”体系,以全域智治感知平台为核心,创设市级基层治理协同指挥中心,统管8个镇街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支撑N个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基层干部事件任务全生命周期协同处置治理、智慧治理实现减负增效。 7.你们提出的“强化管理举措,打造更安全城市空间”建议。一方面,为有效治理机动车违停,今年起,我市交警组建并启用TPTU智慧铁骑队伍,依托“扁平化警情指派、可视化视频调度、网格化勤务管理”的现代化交警警务指挥系统,落实早上7时30分至晚上9时不间断巡逻勤务,对全辖区开展道路违停车辆智能法抓拍及提醒劝离工作。另一方面,为优化环卫保洁,提升环卫工作绩效,市环卫中心在主城区范围内采购新一轮环卫服务项目,启用63辆高压冲洗车、25辆微型清扫车、103辆快速保洁车辆,其中快速保洁车辆是以往的4倍。此外,为加强各类设施更新,组织开展对破损垃圾箱的更新更换;对模糊不清、标线脱落的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位进行重新施划,对需要新增泊位的地方进行增补;对自查发现的其他破损硬件设施,协调责任单位进行维修、更换。 8.你们提出的“解决扰民问题,创造更舒适生活环境”建议。截至2024年底,我市将建设完成未来社区3个、风貌样板区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完成南市路改造工程;完成60%区块污水管网隐患排查及综合评估,完成35%区块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加快推广“大社区+大物业”模式,探索向村一级扩面升级,落地项目不少于1个等。此外,全力做好城市管理省级示范建设,继续开展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和省级“高品质示范路”、省级“广告招牌治理样板区”等创建工作。把群众满意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影响群众高质量生活的急难问题,为广大市民创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建议中提到的落花问题,园林部门在规划我市绿化时,以“观花观叶植物”为标准设计,若使用“洗剪换”+“绝育针”的方式,与园林现有要求有悖,但今后在绿植、花、树的品种选择上,将更加谨慎,兼顾视觉享受与生活质量。 9.你们提出的“关爱特殊人群,塑造更文明城市形象”建议。今年以来,我市加强对城市道路人行道盲道、坡道等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养护管理,通过常态化道路巡查及数字城管、市长电话、文明城市啄木鸟等相关治理平台收集并及时处置人行道盲道、坡道等不规范问题,提高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的完好率。今年已对安浜路(澜庭苑、庆丰西村)出入口5处人行道缘石坡道存在的设置不规范问题进行了整治。此外,进一步强化对特殊人群关心关爱工作,城区67个公厕,全部配置无障碍通道,落实专人管理,城区42个公厕配置第三卫生间管理。最后,我市将着力于系统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之城,推动实现“城市管理见法治、见人文、见温度、见包容”,助力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支持巩固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平湖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5月22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