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256250-9/2024-23216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日期:
- 2024-05-31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J059号建议的答复 |
||
|
||
你们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好医用人才“引育用留”文章 聚力打造“健康惠民”平湖样板的建议》已由市政府交由市卫生健康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市卫生健康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医疗合作和人才引进工作,围绕人才增量提质,全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技术精湛、能够满足广大群众需求、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卫生人才队伍。 一、你们提出的关于“‘引’有方向,聚焦高层次、紧缺型‘按图索骥’”的建议。 一是积极开展校园招聘。今年以来已赴温州医科大学、杭州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7所省内外知名院校开展校园招聘,目前已招聘应届毕业生71人,硕研以上高学历人才占比20%。二是加大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引进。每年推出两场次专场招聘,依托丁香园、医直聘等平台推送招聘信息,精准对接求职人员。今年上半年合计推出县级以上名中医、麻醉科、超声科等岗位34个,招聘工作拟于6月上旬开展,采取直接面试的方式,经体检、政审合格后,直接入编使用。三是提升柔性引才力度。全力拓展与长三角“名院、名科、名医”合作。巩固深化5家公立医院与沪杭名院及名专家合作,先后成立了蔡季平眼科专家工作室、马金忠关节外科工作室、曲环汝风湿专家工作室、谭军浙北脊柱微创工作室、廖万清院士平湖工作站等14个名医专家工作室(站)。计划年内新增沪杭医院合作项目3个,新增5名沪杭专家来平医疗服务,全年沪杭等地专家来平服务量达2.8万例以上。 二、你们提出的关于“‘育’有方案,围绕增数量、提质量‘双轮驱动’”的建议。 一是提高编制使用效力。我局下属单位目前共有职工4059人(在编2954人,编外1105人),在编制数略有余的情况下,将编制使用向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倾斜。二是落实卫技人才相关待遇。发挥2.0版人才政策红利,提升引进高端人才、高职称人才、高学历人才的奖励资金和购房补助,去年及时兑付人才资金996.83万元。今年前期已安排卫生人才专项资金,缺额部分将由市人力社保局统一申请财政资金追加。三是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加强与医学院校、沪杭三甲医院的合作,深化市中医院与嘉兴学院教学合作项目。建立外派进修培训机制,计划年内选派医护骨干赴沪杭进修培训学习100名。依托沪杭专家“一对一”跟师、学科托管合作、专科双主任、赴上级医院挂职锻炼和青年医师成长导师制等模式,开展技术型、管理型技术帮带,培养本土的学科、管理骨干。 三、你们提出的关于“‘留’有方略,紧扣引进来、留下来‘筑巢留凤’”的建议。 一是落实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2023年,由人社部门牵头,联合卫健、财政、医保等部门出台《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政策,绩效分配向临床一线、高层次人才、关键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倾斜。二是规范职称评审工作。在岗位设置上,以控制比例为依据,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兼顾考虑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医院急需人才引进等因素,合理设岗,统筹使用。三是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为解决平湖市外高层次人才的住宿问题,为其提供人才公寓,可直接拎包入住,省心省力;同时也可以在外租房,向单位申请租房补助。在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子女转学问题上,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对引进高层次、紧缺型人才配偶意向到平湖市卫生健康系统工作的,在编外用工招聘时适当放宽年龄要求。多次协调解决高层次、紧缺型人员子女插班就学问题。 四、你们提出的关于“‘用’有方法,着眼用得好、评得准‘唯才是举’”的建议。 一是以科学管理挖掘人员潜力。由局层面牵头,统筹医院内或是市内高层次人才资源,以做精尖峰学科、做强优势学科、发展潜力学科为契机,选拔学科专科的“明日之星”,组建科研团队,制定短期、中长期的目标,定期考核,优化管理模式,实施资源倾斜,同时积极与科技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的考核管理。修订完善考核办法,每个医院依据学科特色、业务需求对引进的人才制定个性化的目标任务和差异化的考核方案,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加强正向激励,反之则给予批评、惩戒等负向激励。 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支持卫生健康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平湖市卫生健康局 2024年5月31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