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J161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4-06-24 15:48
  • 信息来源: 市人力社保局
  • 浏览次数:

李昂、王  玮、金鹏程、孙士清代表:

你们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平湖市企业人才引进力度的建议》已交由市人力社保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全市招才引智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全省“新春第一会”对深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将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建议中提到“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创新创造的重要动力、稳定就业的主要载体”,而高素质人才队伍则是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你们的建议提得很精准,为进一步完善企业人才引进提供了很好思路。

1.你们提出的“及时制定符合平湖企业实际的人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长期留平”建议。

政策制定上,近五年来,我市人才政策连续三次迭代升级,出台了优惠力度领先周边、优惠群体覆盖蓝领技术人才的人才新政3.0版。目前,本科(技师)、硕博来平就业并缴纳6个月以上的社保,即可享受15万—65万元不等的购房补贴和1万—10万不等的生活补贴(工资外津贴)。专科和高级工可享受6000元的一次性工资外津贴。人才公寓布局上,自2021年启动人才安居工程以来,全市以政府自建、园区配套、企业合建等方式建成或在建人才公寓1万余套。去年,多部门联合修订完善了《平湖市人才公寓暂行办法》,本科、硕博人才可享受最高600、1200、2000租房补贴。今年预计建成并投入使用经开区、新埭镇等地人才公寓1500套。你们关注的独山港镇人才公寓建设进展,经核实了解,独山港镇2栋1054套人才公寓预计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推动从上海松江引进人才公寓运营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全市人才公寓管理运营专业化水平。

2.你们提出的“政府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平台”的建议。

我们搭建了域内域外、高低搭配的人才服务平台。高端人才方面,依托全省在上海唯一“留·在浙里”海外留学生服务阵地,以及在德国慕尼黑等海内外各地“人才飞地”,开展海外学子浙江行等活动,为平湖人才交流提供引才聚才的前沿阵地。此外,我们推动平湖市人才之家、青年人才之家及镇街道人才之家建设和运营,形成内外布局、“一镇一家”服务架构。高技能人才方面,深入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全力推进一流技师学院创建工作,平湖技师学院扩建工程正在有序推进。预计3-5年内,技师学院整体办学规模得到提升,在校生人数比现有人数翻一番,达到6000人的规模,为我市企业提供充足的技能型人才。此外,技师学院也积极承担了全市职业培训的职责,据统计年社会培训量达10000人次。大学生就业方面,合理布局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完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同步推广“人社智能客服”,畅通劳动者求职、咨询、投诉渠道,统筹打造“不打烊”线上线下综合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3.你们提出的“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的建议。

我们借助创业创新大赛活动、人才对接交流、中介机构引才、校园招聘等契机,推介平湖创业就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宣传平湖“勇猛精进、平和报本”文化内涵。比如,平湖市创业创新大赛开展五年来,累计征集到创业创新项目千余个,44个获奖项目中已有24个落户平湖,11个升级为嘉兴领军项目,全市引才惠才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连续10年举办“名校优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高校毕业生平湖行”“海外留学生浙江平湖行”等活动,让各类人才亲身感受平湖宜居、宜业环境。全方位推行人才领域增值化服务,设立人才认定、子女入学、居留落户、资金补助等便捷服务,拓展充实“金平湖”人才码应用场景,适时开展人才消费券活动,让更多人才感受服务温度和力度。

4.你们提出的“政府牵头与本地或者周边高校建立合作服务平台”的建议。

我市首创的“双元六共”技能人才定制培养模式,累计开设“双元制”订单班28个,招收学生967名,为企业定向输送高技能人才453名,得到了企业和技能人才的肯定。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走出去、请进来”互动交流活动,强化与德资、日资等外资企业、协会合作。今年,平湖技师学院将选派一批“双元制”订单班学生前往德西福格总部开展技能研修学习,并邀请国外优秀技师到学校实地教学。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省外学校与我市职业院校、企业跨区域协作,引入市外生源,补齐本地技能人才培养不足短板。目前,河北邯郸、贵州毕节、四川若尔盖等地跨区域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已经招录400余名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通过“3+2”模式,这些学生在两地职业类院校完成5年制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后,定向入职康普瑞、御辰东等多家企业。

5.你们提出的“创新招聘模式”的建议。

大学生招引方面,我们深入企业、院校开展走访调研,认真听取人才需求意见建议,推动破解人才引进难题。今年以来,我们完善了“1+8+N”工作机制,先后发动50余家优质企业、汇集1000余个优质岗位,赴西安、贵州、黑龙江等8个省份40余所院校开展大学生招引,累计与各大高校联合建立54个“引才工作站”,并聘请知名高校院所老师担任“举贤大使”,不断深化院校与平湖的合作。今年上半年六场校园招聘活动,收获简历3000余份,西安工大、西安理工的30余名应届生已经来平开展实习对接。近两年,我市累计吸引1324名大学生来平湖实习见习。劳务招聘方面,我们除了依托人力资源市场和零工市场招聘外,主动赴贵州、湖南、河南开展劳务招聘。今年以来,累计新增就业4820人,同时,改变招聘单一劳动者的招工模式,推行“爸爸岗”“妈妈岗”“小哥岗”“阿妹岗”等家庭岗位,让参加招聘的求职者及时将岗位信息分享给家中的长辈或者晚辈,鼓励家庭式“迁徙”来平就业。推出外来劳动者就业综合体验项目,通过样板企业参观、政务办理体验、文旅特色游览、教育资源探访等,增强外来就业人员的归属感,打造家庭友好型城市就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在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引才力度、拓展育才平台、做好服务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持续推动“三支队伍”建设走深走实,打响“平”易近人、才悦“浙”里的人才服务品牌,为“才聚金平湖”创造更好的条件。

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支持全市人才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2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