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18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4-06-24 16:26
  • 信息来源: 市人力社保局
  • 浏览次数:

徐思忆、殷跃、缪乐琴、王钰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纾解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制造大旗“接棒难”问题的建议》已由市政府交由人力社保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1.你们提出的“围绕新时代职工需求,改善企业用工环境”建议。

一是强化监管与责任意识。加强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投诉举报查处、书面审查、“开工第一课”、企业用工体检等监管和服务企业举措,实现劳动纠纷源头减量。截至2024年5月,我们主动监管服务企业2643家,指导企业完善规章制度81家,培训企业人事干部1300余人,举报投诉量同比下降12.4%。作出行政处罚6起,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交公安立案4起,对6名欠薪主体列入了欠薪黑名单。健全欠薪预警信息收集网络,加强隐患排查,畅通调解仲裁绿色通道,快速处理劳动纠纷案件,强化部门协作,实行联合惩戒,被列为全省“浙江无欠薪”行动首批试点县(市)。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强化规范用工有效监管,上门指导用人单位提升用工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促进知法守法。强化劳动纠纷排查处置,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支付情况集中排摸,实行隐患企业重点监控,保持治欠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惩戒情况。

二是切实增强职工获得感。近年来,我市坚持围绕企业和职工需求,深入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建设改革工作,通过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销号式办结,切实提升产改实效。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大培训活动,结合“思想引领、匠心领航、美好生活、职业技能”等主题开展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培训658场次,培训职工4.4万人次。连续11年开展“双证制”培训,为1357名职工提供求学圆梦机会;帮助57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扎实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助力职工以“技”提薪,规上建会企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实现全覆盖。坚持以制度建设规范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市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率达100%。推动企业推行专题议事机制,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企业可就重大问题向职工公开,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召开职工代表专题会议,进行民主议事。今年,我市将通过实施“平湖市幸福共同体企业领头雁行动”,培育示范企业10家;开展职工创新研修班等课程,进一步发掘职工创新潜能,着力打造向新进军、提质增能、以技促富的高素养劳动者大军。将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建制清零行动和非公企业民主管理提质扩面行动,计划召开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现场推进会,在全市培育示范企业10家,积极探索新业态企业民主管理试点。

三是关注职工安居需求。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出台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政策,通过新建、改建、转化等不同方式进一步提升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十四五”期间计划筹集1.15万套,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约1.08万套(其中今年筹集套数1828套),其中面向一线企业员工的职工宿舍约0.5万套,且该类房源租金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质的85%,进一步缓解一线员工的住房压力。同时,为进一步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以及一线职工等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问题,根据上级部署,我市将探索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列入住房保障工作,不断补齐保障性住房建设短板,满足工薪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

2.你们提出的“紧盯企业用工需求,探索‘用工调配’机制”建议。

一是依托浙里办APP“用工保障”模块的“浙里找零工”进行线上调剂。我市3家零工市场和30家零工驿站,不定期开展零工集市招聘会,发布各类零工岗位。今年以来,我市共挖掘零工岗位2325个,促进我市拓宽灵活就业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

二是法律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从2023年7月1日起,省人力社保厅、财政厅和税务局联合制定《浙江省用人单位招用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浙人社发〔2023〕21号),明确大龄劳动者、实习学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7类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特定人员可参加单险种工伤保险,切实保障相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分散用人单位用工风险。

三是全力保障促就业发展各项资金。继续加强对促进就业和人才引育、技能提升及用工方面的政策优化和资金保障。全年各项资金已安排1.2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关注制造业企业发展,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聚焦企业和职工需求,着力改善用工环境,做好用工保障服务工作。

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支持人力社保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