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笔墨”书写为民“答卷”
——平湖党建强基攻坚行动综述
|
||
|
||
热烈的夏季,红色党旗猎猎迎风,澎湃动能奔涌而来,成为金平湖最亮眼的底色。 今年,平湖将“党建强基”列入六大攻坚行动,引导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去。而今,掀开这抹红色,上面生动印刻着全市29000余名党员奋勇争先、砥砺前行的身影,在时代潮流中,他们用担当诠释为民初心,以实干擦亮奋斗底色,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可爱可敬之人。 毗邻党建,奏响共富“协奏曲” 最近这段时间,陆建敏忙着处理咖啡店的开业事宜,经常上海、平湖“两头跑”,他在明月山塘景区内的FEI COFFEE,就在今天正式营业。 作为一家由上海公司投资经营,但开在平湖山塘的咖啡店,FEI COFFEE的落地,凝聚着浙沪两地融合发展的深厚情谊。去年,陆建敏从上海市金山区来到广陈山塘村游玩,被古色古香的老街所吸引,由此萌生了“开咖啡店”的念头。他的这一想法与山塘村“调整产业结构,丰富文旅业态”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原先的小吃店“摇身一变”,成了新潮时髦的咖啡店。 边界小村迎来的外来“投资”不止一家,在FEI COFFEE斜对角,还有一家“者舍茶空间”。这是一家由农家书屋改造而来的休闲场所,注重对“空间+茶饮+陶艺”的探索创新,将于7月正式完成装修,届时将进一步丰富景区业态,激发市场活力。 由庭院改建而来的音乐茶室、民宿,集研学、DIY等于一体的传统工艺体验馆……如今,形式多样的新场景、新业态在山塘村不断涌现,这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金建东看来,是景区发展壮大的必然产物,也是毗邻党建结出的累累硕果。近年来,广陈镇山塘村与廊下镇山塘村“南北”携手,依托“毗邻党建”,共同推进产业共融、服务共享、乡村共治,并在2023年一起引入第三方公司,一体化运营明月山塘景区。 “这几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景区变得更美、更热闹了。”对于“毗邻协作共发展”的成效,金建东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然而,看着日渐火爆“出圈”的景区,南北山塘并未停下合作的步伐,而是不断优化调整经营业态,以协同融合、差异互补的发展模式,共同推进跨区域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景区拥有民宿、农家乐、农业体验等文旅业态120余家,“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7.8万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只是浙沪合作版图上的一角。如今,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平湖与上海的合作也更加紧密——2023年,双方共签订落地重点合作实事项目35个,为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两地创设“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机制,共同打造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实现59项服务事项异地通办;成立首个跨省市强村共富公司,打造10个党群创业共富基地,一大批党员群众通过基地增收致富,毗邻共富的金字招牌不断擦亮…… 铁军锻造,淬炼破难“硬功夫” 今年,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新定位新使命的开局之年,也是平湖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彰显璀璨明珠新担当的“创新攻坚”年。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平湖该如何创新?怎样攻坚?今年,平湖着眼产业发展、经济创新、为民惠民、平安建设、文化科创、人才建设、环境整治等领域,以“项目制”强化问题收集,最终确定了24个破难攻坚项目。纵观项目清单,其中既有城北小区改造“搬迁难”、产证办理“登记难”等民生“硬骨头”,也有长城汽车项目“推进难”、九龙山度假区“整改难”等发展“拦路虎”,但平湖“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保持势如破竹之势,奋战在破难攻坚第一线。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破难攻坚项目要取得实效,关键还得落脚到“人”身上。对此,平湖迭代升级“三级联动”破难机制,由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四套班子领导主动领衔,部门镇街道负责人扛责担当,年轻干部一线参与,形成全市上下联动攻坚、齐心协力清理旧账的强大声势。同时,在破难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干部放到事业最需要、发展最迫切、困难最集中的地方进行历练,主动向难题宣战,让实干真正落到实处,通过锲而不舍抓队伍、攻坚克难求突破,真正做到“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作为“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110KV变电站项目”破难组组长,市府办副主任倪晓伦对于平湖“领导带头干、基层放手干、上下齐心干”狠抓破难的浓厚氛围深有感触。4月以来,破难组在牵头领导的带领下,多次召集镇街道、供电公司等部门单位进行会商洽谈,深入现场踏勘,不断优化方案,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逐个突破,寻找最佳解决途径。目前,项目进度已超60%,将在今年完成破难目标。 哪里有问题,破难“利刃”就直击到哪里,这是属于平湖铁军的风采。2017年以来,平湖已选派19批次2000余名干部破解290余个阻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铁军破难已经成为平湖干部干事创业奋进攻坚中一张亮闪闪的“金名片”。 党群连心,涵养最浓“鱼水情” “这里设施完善、干部热心,我们干起活来也特别有劲!”谈起最近在共富工坊工作的日子,独山港镇星华社区居民史建华脸上是掩藏不住的笑容。步入花甲之年,史建华身体欠恙,干不了重活,一直苦于家里生计。今年3月,全公亭社区依托强社公司开办了共富工坊,让她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化解了揪心事。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为有效缓解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题,近年来,平湖坚持党建引领,通过链接辖区资源,积极打造“社区+企业+居民”共建平台,着力推进“共富工坊”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培育共富工坊126家,为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提供岗位超6300个,实现人均月增收近3000元,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为基、村(社)企联动、多方共赢的共富新路径。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也是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重要课题。迈上新赶考之路,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依旧是不变的真理和制胜的法宝。 平湖各级党组织深谙此理,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凝聚多方合力,共同描绘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画卷。 “太好了,总算解决了!”看着手中的电梯产权移交协议书,当湖街道东湖社区嘉和花苑业委会主任梅卫国长舒一口气。该小区1号商办楼自2006年交付使用后,一直没有启用电梯,给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某次网格大走访中,东湖社区党委书记张小婷收到业主诉求,希望重新启用电梯。为解决群众诉求,张小婷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沟通,多次召集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开展重启电梯工作协调会,历时半年多时间,这台“长封已久”的电梯终于重新启动,群众多年来的“心结”得以解开。而今年,该电梯产权即将到期,在张小婷的带领下,经过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协同共治,电梯产权移交到业委会手中,这块压在大家心里的“大石”真正落了下来。 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智慧和汗水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群众的“满意清单”,是党员干部服务民生、责任担当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平湖以服务群众点滴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落脚点,推出“板凳夜话”,常态化开展网格大夜访,在接地气的入户走访中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生动演绎着党与群众的“鱼水深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