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埭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阿姨们,大家跟着音乐的节奏,和我一起跳,一二三走……”近日,走进新埭镇星光村的文化礼堂,只听轻快的广场舞音乐节奏感拉满,十余名村民专注地模仿着队前舞蹈老师的每一个动作,虽不熟练,但认真且专注。
“小徐很有耐心,我们没有基础,她就从零开始一点一点教我们。”“多亏了小徐,我们生活都丰富了很多。”村民赞不绝口的这位“小徐”老师,便是村里来的文化特派员,来自市文化馆的徐臻瑾。她来到村里后,就从村民最感兴趣的广场舞入手,为大家专门“定制”了课程,从最基本的舞姿和步伐教起,从四到八个八拍学起,逐步提升大家对于文化生活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中国舞专业出身的徐臻瑾,与星光村的文化事业发展高度契合,不光丰富了村民的文化服务供给,更为村里的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机云鼓是星光村的一大特色,根据三国两晋时期军队点将集合操练的情景编的舞蹈《机云鼓》传承至今。徐臻瑾来了之后,就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让更多人看到《机云鼓》的魅力。“原来的舞蹈以打鼓为主,若是舞蹈的元素能再多一点,会更好看。”徐臻瑾说,她协助参与了编舞,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整场舞蹈在小鼓形式变换、队形变化调整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个大鼓,徐臻瑾“亲自上阵”,在大鼓之上跳水袖独舞,整个场面更加热闹、气势更加恢宏。改编后的《机云鼓》还受邀参加了“平湖山海几千重?”和其他地区的村晚演出,饱受好评,进一步提升了星光村传统文化的辨识度。
“文化特派员是乡村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他们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基层实际,链接资源、分享经验,大大推动了本地乡村文化资源挖掘、文化服务供给完善、特色文化品牌打造等,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更强了。”新埭镇党委委员沈淑颖说,在推动基层文化扩面提质过程中,新埭也在思考如何做好文化共富的升级文章,在提升文化知名度、显示度的同时,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化共富助力物质共富。
大齐塘村就是从精神共富升级到物质共富的一个创新实践。大齐塘村以中草药文化闻名,在做好文化的宣传、推广的基础上,结合村里玉泉村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文化特派员缪露萍在玉泉村落的共富馆里开辟了养生茶饮,还参与脱力草、薄荷叶茶、金银花茶等茶饮的开发和推广,并推出了中草药文化游学线路、蚕桑文化游学路线等,吸引了一批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研学。今年3至5月的春季出游季,玉泉村落就接待了游客5500人次,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左右。暑期来临,他们将借力春泥计划,进一步扩大村里中草药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