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共治美好愿景正照进现实 |
|||||
|
|||||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创成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全省第6,勇当文化先行的“全省示范”;成功夺取省平安创建“十九连冠”,被评为嘉兴市平安创建优秀县(市、区)…… 今年,我市深入实施共富共治攻坚行动,坚持融合理念,创新共富机制,拓展善治内涵,城乡聚变共富、城乡居民增收、社会治理现代化稳步推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基础,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愿景正照进百姓生活现实。 城乡融合,筑牢共富底色 城乡融合,是共富共美的应有之义。今年,我市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城乡秀美环境中写下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 在乡村,新仓镇“合作之源·杉水共富”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正式开工,聚焦打造写在大地上的新时代“新仓经验”,形成“一环一带八组团”的全域功能区块,合作共富蔬菜岛、农文旅融合项目“郁野·杉水客”田园旅居等项目有序建设中。创新推出“平湖周末·村游四季”四季野米饭系列活动,打造了1条春季乡村旅游精品线,将精品乡村旅游点位“串点成线”。目前,已实现A级景区村庄100%全覆盖,16个3A级景区村庄中有14个已引入运营团队,占比87.5%;上半年乡村旅游人数达到46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4亿元。 在城市,风貌整治提升不断增点扩面。上半年,平湖—嘉兴港区“悦享运动·爱达未来”县域风貌区完成建设,串联起赛艇小镇、九龙山、棒球小镇等区域,是全国首个运动主题共富风貌游线。明湖城市新区风貌区开工建设,为平湖提供一个绿谷共生、园城共荣的城市新区典范。此外,新增东方毓秀社区、御珑湾社区等5个未来社区创建,目前已建成3个,第四批省级未来乡村40个项目已开工31个,整体进度达到60%。 城乡美美与共,文明新风劲吹。今年我市持续擦亮“浙江有礼·报本平湖”市域文明实践、“平湖后生”系列文化品牌,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100余场、惠及群众16.2万余人。实施平和“社”力量服务民生品牌,打响“平舞阿姨”自治团队,实施20个邻里微项目,围绕为老服务、青少年服务、社区文化等方面累计开展各类活动60余场。“同心向善”应用模块正式上线,在全量归集我市救助对象信息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低收入家庭的精准画像,使社会救助保障工作实现了“人找政策”和“政策找人”的结合,为促进共同富裕事业提供助力。 增收富民,提升共富成色 共同富裕,最关键的就是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共富工坊是行之有效的新型共富载体,将共富工坊建到百姓家门口,让幸福触手可及。今年我市系统推动共富工坊“组织、业务、帮扶、品牌、安全”五大体系建设,全方位重塑“共富工坊”运营服务模式,形成一条党建引领、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的共富新路径,出台“共富工坊”建设实施意见,构建三级服务网络,以促进技能劳动型增收为重点开展工坊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工坊产品竞争力,创新打造“金平湖·乐工坊”市域公共品牌,对接授权26种工坊产品纳入“金平湖”品牌体系。全市已打造共富工坊131家,吸收就业近6665人,其中低收入农户970余人,人均月增收2919元,11家“共富工坊”或工坊负责人获评省级示范荣誉,18家“共富工坊”获评首批嘉兴示范。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共同富裕的源头活水。全力拓宽增收渠道、打造最优共富就业环境。今年,我市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大技能共富贷、创业贴息贷等金融支持,提供就业岗位3.5万个,新认定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7家。持续开展就业困难人员暖心帮扶服务,挖掘各类零工岗位3787个,帮扶73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98.6%。创新开展“金工强匠”锻造行动,持续深化“双元六共”培育模式,规范运营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独山港新材料产业学院、农业产才学院,开展技能培训7222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288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844人。 依托“平服365”平台,建成共富中心1.0版本,初步实现“人·岗”供需匹配;整合农产品产供销资源,搭建“共富集市”电商平台;深化共富型大社保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参保动态监测,推动社保、医保、工伤保险等扩面提质……一批共富标志性成果逐步建成,共同富裕成色不断浓郁。 社会善治,锚定共富跑道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钱袋子”的事,更在于与每个人关系千万重的发展环境。激发人人参与的动能、形成人人享有的格局,答案都在治理现代化中。 平安建设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奔向共富的“跑道”之一。今年我市不断推动平安创建提档,制订下发高质量平安建设攻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十项重点任务和清单。举办首届平安浙江文化周宣传活动暨平湖市平安示范街区建设现场会,在三港路平安示范街区打造平安金鼎公园。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安心、百姓乐业的基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今年我市全面实施市镇合法性审查“1+4+N”改革工程,推动市镇合法性审查中心规范化运作。系统搭建外向型企业法治服务“四梁八柱”,建立完善涉企法治服务总体架构。依托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镇街道及“十五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涉企法治服务专区建设。 社会治理,离不开聪明的“大脑”。智慧治理,激活城市治理“一池春水”。今年我市创新基层智治模式,通过“息事无讼”系统平台全流程跟踪调解案件,建立“法院+司法局+工商联+社会治理中心”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推动家庭家教家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开设家事调解窗口,构建家事“进一门”综合服务平台,设立家事“一类事”综合服务工作室。 “接下去,我市将强化对全市共富共治工作的统筹力度,推动工作合力高效协同,加强指标节点化跟踪晾晒、分析调度,推动主要指标提升争先。同时,总结深化‘新仓经验’70周年、山塘村打造长三角共同富裕示范村、地理标志‘土特产’富农、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毗邻治理、‘平治110’等特色亮点工作,推动更多共富共治经验做法出成效、有亮点。”市发改局局长、共富共治攻坚行动队队长徐海飞说。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