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湖街道东湖景区获评第一批省级非遗主题旅游景区 | ||
|
||
日前,浙江省旅游景区协会公布第一批省级非遗主题旅游景区评定结果,共计28家景区单位获选,当湖街道东湖景区榜上有名。 当湖街道东湖景区是4A级旅游景区,分布着众多人文景观,如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李叔同纪念馆、报本塔、“当湖十局”围棋公园等。景区内有非遗项目数量18个,非遗体验项目11个,其中有省级非遗项目5个,非遗传承人3人,定期提供指导及常态化运营。景区定期开展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非遗集市等品牌活动。 景区内非遗项目 平湖派琵琶、西瓜灯、钹子书、剪纸、糟蛋、圆作、当湖十局、鹅头颈、蟹壳黄、米鑫米、鸡蛋糕、梅花糕、杜瓜子、八宝饭、微景造型艺术、杜经布、香袋、毛狗线粉。 代表性非遗项目 “当湖十局”被奉为我国围棋古谱之典范。清乾隆四年(1739年)。当时大国手范西屏、施襄夏,应平湖县世家张永年(家中五世善弈,父子棋艺均达三品,有“柘湖三张”之称)之邀,于浙江平湖对弈,鏖战十余局,胜负相当。当年范西屏31岁,施襄夏30岁,正是精力弥满。两人的当湖对垒,是对两人棋力的一次最权威的检验。两人年轻时曾在北京对弈十局,可惜世无遗谱,晚年两人同在扬州作客多年,但未见有人撮合对局之举,因此“当湖十局”便成为两位大师留下的唯一对局记录了,所以其价值地位是不可估量的。 平湖糟蛋是平湖市最为著名的非遗特产之一,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其采用优质糯米和酒糟糟渍而成,历时五个月之久。曾被乾隆皇帝列为贡品,从此声名远扬。1999年被国内贸易部评定为“中华老字号”。先后在南洋劝业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过奖牌。 “圆作”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相传孙膑为圆作行业的祖师爷。据传,孙膑双脚被砍之后,他凭着毅力发明了坐刨等圆作的工具。圆作,即“箍桶”,工艺流程一代代传下来基本没有改变。 “鹅头颈”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富有平湖地方特色,不仅展现了民众的生活风貌,更是平湖悠久稻作文化的体现,在口味、地方文化、民俗各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相传,该小吃起源于明朝,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非遗活动 景区内设有圆作、米鑫米糕点制作等非遗体验点、展示场馆。每年定期组织开展非遗体验、非遗培训、非遗展示等活动,包括县级以上文化和广电旅游主管部门举办的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非遗集市等活动,更好地展示非遗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让老百姓更深入地了解传承非遗文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