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满格电力助“AI+农业”种出好光景

  • 发布时间: 2025-03-24 14:40
  • 信息来源: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 浏览次数:

现代化智慧农业是服务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民生产业。3月13日,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范振宇和钟晨旭对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园区的配电线路和设备进行专项巡查及维护,确保农业生产用电无忧。

在春意盎然的浙江省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龙萌村,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农业生产邂逅AI技术,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革随即发生: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系统AIPaaS智能判断蔬菜生长状态、精准提醒采收时机,自动检测害虫种类及数量,输出相应植保方案,并自动识别克重,确保作物在最佳条件下茁壮成长。当前,在其1号大棚,郁郁葱葱的奶油生菜、芝麻菜已平铺生长在种植板上,满目绿色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如后稷农业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活力。

不同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AIoT智慧农业生产基地全面应用数智化管理,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设AIPaaS设施农业智能管理系统,像为地块和叶菜拍摄“X光片”一样,精准地获取种植环境和植物生理学数据,由系统自主进行调控,确保各环节顺畅协作,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能源和肥料。目前,AIPaaS设施农业智能管理系统不仅能节省30%人工成本,还能实现产量提升20%以上的成效,种植效率比传统人工种植提高75%。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产叶菜约800吨,小番茄72.77吨。

“基地内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感知设备都是用的电动设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与企业效益。自入驻以来,一直得益于可靠的电力保障,生产效益一直都很好。”谈起智慧农业的发展时,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师朱海明表示。电力的可靠稳定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结合农业种植园区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精准开展上门服务,在提高电网可靠性的基础上,还通过数智化管理,组织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开展专项检查,对基地内各类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及时消除潜在设备缺陷和安全隐患,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用电指导。

“目前园区二期正紧张筹备中,计划打造从育苗、生长、采收、清洗、包装,到用户“新鲜到家”的一站式农产品供应链。我们前几天也申请了增容,供电公司已经来查勘过了,速度非常快。”朱海明赞扬道,电力作为农业生产的核心驱动力,正以源源不断的能量,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现如今,在浙江省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众多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场景令人目不暇接。东郁集团国际植物新品种研究院、长三角最大优质草莓种源研发中心、荷兰福纳瑞园艺种源中心,都汇聚了世界前沿农业科技。此外,蓝城·三菱蔬菜工厂、绿迹数字生态工厂和智农生态水湾等创新基地,更是展现了农业生产的全新可能。中以(以色列)设施农业示范园和千瑞翔智慧无人机星创天地等突破性成果,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显著作用。

立足农开区沃野,浙江后稷、浙江绿迹、嘉兴佳莓、众信农业等农业企业合作,建起一座座共富大棚,蹚出了“集体+运营公司+农户”合作共富的新路子。2024年,浙江省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200万元。今年,农开区继续在农业龙头企业带领下,因地制宜推进共富大棚建设,计划新增共富大棚400亩以上,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10%以上。

“共富大棚+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AI+农业”更是大势所趋。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根据现代化智慧农业设备多样化、高精准的负荷需求,将用户电力配套纳入到年度配农网改造工程中,不断优化农村电力网架结构。以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龙萌村为例,今年将结合属地配农网运行情况,实施杆线迁移、绝缘提升等工程,改造村周边10千伏三久线、山塘线架空线路和低压线路,不断完善电网结构,以充足、可靠的电力,全力护航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