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稳托举“幸福平湖”
——2025年“八大突破行动”解读之七

  • 发布时间: 2025-03-26 08:33
  • 信息来源: 今日平湖
  • 浏览次数:

民生工程,是撑起幸福大厦的坚固栋梁,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切实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任务。前不久,我市出台了《2025年民生大优享突破行动实施方案》。“在新一年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利益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聚力聚焦‘教育提标’‘健康提质’‘生活提优’‘文明提升’四个方面。”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民生大优享突破行动队队长何春风说,全年将围绕15个重点突破项目、35个具体项目,集中力量突破解决一批民生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稳稳托举“幸福平湖”。

项目发力,提高城市品质

在城西运动飘带内散步的悠然自得、在西瓜乐园里畅玩的酣畅淋漓、在吴一峰艺术馆新馆展陈中的如痴如醉……去年,不少新体验进入了平湖市民的生活中,这些美好时刻离不开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生根。

今年,我市还将纵深推进一系列工程建设。教育为民生大计,今年计划对平湖中学、独山港中学两家学校食堂进行改造、重建,北河溇幼儿园工程实现年内竣工。同时,加快推进技师学院、南市学校、百花小学等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职业中专、独山港新材料产业学院、城关中学等学校的改扩建工程将在年内开工。

在持续推进医疗健康设施建设上,今年也有新动作。根据实施方案,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期将在年内完成地下室工程。至少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将迎来智慧化改造,改造完成后,这些基层卫生服务站能实现集精准预约转诊、贴心诊疗、健康评估于一体的智慧健康服务。

文化领域的项目建设,更值得期待。今年我市将打造平湖家风馆,启用后会开设“平湖记忆”文博场馆,供群众免费打卡。以这一新场馆为依托,计划开展150场次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同时将引进国家级文艺精品剧目,以飨本地文化爱好者。

除此之外,实施道路、桥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推动西环线(乍王线至S302段)、西环线(规划九曲港路至乍王线段)开工建设,力争海河联运联网提升城南西路高桥(六店大桥)改建工程年底完成主体建设;实施“清泉润万家”专项行动,改造小区(村)自来水管网8个,完成高品质管道饮用水试点项目10个以上;年内完成更新住宅老旧电梯110台、加装电梯7台,着力提升居民居住品质;新增小区电瓶车集中充停场所80个,在13个居民小区试点实施生命通道畅通示范工程,推进小区消防安全……这些项目化推动的城市变迁,将持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人才驱动,提升服务水平

人才是城市民生事业高水平发展的催化剂,提升民生福祉,还需人才先行。

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县中崛起”“初中强腰”工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才强教”势在必行。我市将完善教育人才引育留用“1+X”政策体系,计划年内引育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不少于60名、嘉兴市级以上名优教师不少于25名。在人才引进的同时,我市还将重视本地人才培养,通过举办平湖市第三届班主任节,持续深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另外,还将在在职教师中实施“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赋能教师队伍高素质发展,实现高质量育人。

加大卫生人才引育力度,也是我市民生大优享突破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去年在卫生健康领域,我市成功引入100名专业技能人才,其中硕研及以上学历16人,如今这些技术力量正在各大医院,甚至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年我市将持续发力,计划全年招聘各类卫技人才不少于60名,硕士研究生比例不少于10%。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体现这一座城市的宜居水平。今年,我市将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写入了《实施方案》。一方面将开展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形成养老行业从业人员比学赶超的技能提升氛围;另一方面还将予以政策帮扶,有效落实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此外,通过培训考试,计划新增100名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人员。

为了让更多高层次的人才扎根平湖、服务平湖,我市积极做好配套建设,让来平人才无后顾之忧。今年,“人才公寓建设工程”就成为了15个重点突破项目之一。市区新华南路西侧、毓秀路北侧人才公寓项目,将在年内进入地下室施工阶段;在新华南路西侧打造一处全新人才公寓。

回应需求,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今年,我市还将不断优化民生服务,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学校综合素质教育将持续优化。在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框架下,我市将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基础上,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以强化青少年爱眼护眼意识为目的,实施青少年近视眼防治行动;以“平和润心”三年行动,着力构建“校家社”联动的心理服务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养。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市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还将升级,目前“爱心晚托”服务试点工作已启动。

医疗健康服务将持续加码。今年,全市将探索县域一体化的非急救转运体系构建、“1+3+X”妇幼健康共同体建设,打造病人转运和妇幼健康服务的县域平湖样板。另外,通过全面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完善“善美骑士”助老送餐服务、建成6家示范性养老驿站等,照拂老年市民生活所需。

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今年,我市将打造10个以上“公共文化空间主理人”示范项目;建设3个具有平湖辨识度的文化共同体;高水平举办第二届“叔同艺术季”,创新设立“叔同公学”,打响“叔同美育课程”等研学、团建新品牌。同时,在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层面,全年计划开展各类“有礼”活动800场以上,深化“后生有礼”品牌建设,倡导行礼向远的社会新风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