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分局2024年工作总结

  • 发布时间: 2025-04-14 16:48
  • 信息来源: 市生态环境分局
  • 浏览次数:

2024年度,生态环境分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创新攻坚主线,推进两个提升,实施三项创建,开展六大攻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我局荣获平湖市2024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璀璨明珠”工业稳进成绩突出集体。平湖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荣获嘉兴市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集体二等奖。嘉兴市平湖生态环境监测站荣获2024年嘉兴市首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团体一等奖、优秀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二等奖。

一、主要生态环境指标

2024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5.1%,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3%;臭氧浓度13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1%;综合指数3.11,同比改善3.7%。四项指标均位列嘉兴第一,其中优良率、臭氧浓度和综合指数均创历史最优,PM2.5浓度连续七年嘉兴第一,综合指数连续五年嘉兴第一。广陈塘备用水源地水质连续五年稳定达标,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Ⅲ类水比例连续三年100%,17条市级河长制河道水质均稳定在Ⅲ类。全市危废利用处置率100%,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省级“无废城市”创建指标全部达到四星级标准。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全省排名提升39名,提升幅度嘉兴第一,公众参与度全省第一。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水气废土治理护环境

1.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一是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攻坚行动。制定出台《平湖市2024年空气质量改善攻坚行动方案》《平湖市臭气异味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文件,组织召开扬尘污染讨论会、行业整治部署会、秋冬季攻坚部署会、臭气异味治理会等会议,提前一季度完成市定513个治气项目。推进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提级,指导独山港卫星能源顺利完成石化行业环保绩效创A,成功为平湖石化争取到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600万元。二是全力做好污染天气应对。完善轻、中度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实施错峰减排,开展部门及科室联动,全年与气象部门开展常态化业务会商50次,错峰减排36天。协商67家涉气企业削减排放量,有效减少本地排放30%以上。修订《平湖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提高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能力,全年共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黄色预警3次。抓实秸秆禁烧,火点发现率嘉兴最低,“1530”闭环处置率嘉兴最高。三是加强移动源领域污染防治。强化机动车检测机构督导检查,严把检测质量关,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检验报告违法行为,立案查处2起。常态化开展移动源尾气排放检测,完成柴油货车路检36辆,入户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6台,检查加油站15家,开展油气回收检查检测14次。

2.强力推进水污染防治。一是加强断面水质问题排查和整改。针对季节性水质恶化问题,组织开展水质排查监测和问题排口封堵等紧急措施,针对漕廊公路桥断面季节性超标问题,印发《放港河流域水质提升整改措施清单》。健全、落实国省控自动站防人为干扰机制,新增国控站点电子围栏3套,实现国省控站点电子围栏全覆盖。二是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共计排查发现并交办问题排口299个。推进浙江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污水零直排区”星级园区创建,独山石化园区公共污水管网明管化改造已初步建成,其中1号线、3号线已投入使用。三是推进重点水生态修复工程。广陈塘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完工,完成广陈塘项目资金问题的整改,并上报整改销号台账。放港河生态修复工程完成90%,下达2023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1200万元,获县级横向生态补偿800万,完成生态缓冲带建设11.24千米。四是推进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完成32家企业涉海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定黄姑塘、独山干河年度项目化治理措施。印发《平湖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工作计划》,推进蓝色循环小蓝之家建设工作,完成小蓝之家挂牌、功能分区及其标识标牌,积极构建海洋垃圾“搜集-储存-处理”完整链条。

3.打好清废攻坚战。一是深化“无废城市”创建。完成“无废城市细胞”建设33例,平湖-金山多维度一体化推进毗邻区域固体废物协同治理评为全省最佳实践案例,多网融合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作被省生态环境厅转发推送。完成无废细胞补助工作,121个细胞共计补助60.5万元。二是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及运维管理。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任务企业76家,治理设施用电工况自动监控安装建设7家。全年处理电子督办118次,严重超标督办共计34件,现场检查污染源自动监控1001家次。三是加大固废全流程监管力度。加强固废信息化管理,一般工业固废收运体系涵盖企业1167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以上,危险废物趋零填埋,危废利用处置率达100%。全年小微平台共收集危险废物约1165吨,为产废企业提供服务794次。

4.打好净土持久战。一是实施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监管。完成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评估审查198个,评审用途变更敏感地块土壤污染调查报告46个。推进优先监管地块管控,完成管控9个,其余5个正在推进调查评估。二是推进重点单位土壤污染防治。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重点单位开展土壤自行监测和公开、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情况报告、污染隐患排查工作的任务要求,目前涉及土壤重点企业35家已全部完成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情况排查并提交报告,完成率100%。三是开展土壤修复治理。落实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和土壤环境监管责任,全面完成市级破难项目华龙地块土壤修复,推进海达化工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完成地块修复工作及垃圾清运,待专家现场工程验收。完成2024年度第一批土地安全利用率核算,涉及27个地块核算,核算结果土地安全利用率100%。

(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发展

一是推动改革化经济保障。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制度改革提质扩面,目前101个工业项目将碳排放总量纳入环评报告,实现新建工业项目碳排强度全覆盖。建立“两重”“两新”项目库,谋划储备项目13个,总投资额约134.65亿元。首次将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全年完成271家企业发证。强化排污权交易,完善碳排放要素配置机制,完成排污权电子竞价交易105笔,为10家企业做好排污权租赁服务,与青田开展跨区域排污权交易2笔。

二是开展增值化营商服务。优化多评合一审批,完成建设项目审批118个,总投资154.78亿元。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延伸服务解决企业用能难题,优质服务收获企业锦旗4枚。开展助企纾困行动,实施生态环境正面清单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度,全年不予处罚32家,免罚金额523万余元,完成160家行政处罚企业信用修复。

三是助力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推进碳普惠市场建设,开发1个碳普惠减排项目,盘活市域范围内碳减排量,完成2个碳普惠方法学开发,并将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运用于生态损害替代性修复。发布平湖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主动纳入“环保e企管”系统企业1480家,完成首起行政处罚应用学法积分抵扣行政罚款制度案件办理。全年绿水青山指数嘉兴第一,“两山”转化综合指数嘉兴第二。

(三)聚力环境问题整改惠民生

一是坚决筑牢环境风险屏障。高效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服务保障,24件信访件均按期办结,23件完成整改销号,反馈的14个问题均上报整改方案并有序推进整改。2023年度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16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全年作出处罚决定36个,罚款331.83万元,4个案例入选2024年省级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办结13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赔偿金达290万余元,2个案例入选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典型案例。完成榨菜腌制、修造船等7个重点行业整治。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石化产业园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嘉兴验收。

二是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治理、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管、固废领域专项治理和“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集中整治,立案查处4起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违法案件。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制定《平湖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形成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噪声污染防治和噪声扰民调处“新机制”,全年受理并办结市长热线噪声投诉1067件。组织开展噪声专项检查199次,发现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3个。完成2个国家级、8个省级宁静小区建设。办结1件人大建议和2件政协提案。

三是妥善调处各类环境信访。加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力度,梳理分析环境信访问题,重点点位采用色码动态管理,做好初信初访化解,减少重复访、越级访发生。全年共受理信访323件,较去年同期下降10.03%。落实举报奖励机制,实施举报奖励1起,发放奖金2.31万元。协调信访调处,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群体性信访事件。

(四)统筹自然生态保护守家园

一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行动。高质量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申报及各项资料准备。完成“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方案初稿编制,上报实践创新典型案例6个。开展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入选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园区建设,完成20个减污降碳标杆项目申报。

二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明确生物多样性工作职责,完成东方公园、明湖、龙萌村监测点位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联合金山、嘉兴开展“5.22”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成立金嘉平生态资源保护联络站,出台《金嘉平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联动机制》,发布首条金嘉平生物多样性研学路线。

三是开展一体化联防联控行动。召开金嘉平“两山”议事堂第五次会议,开展省际边界联合执法4次,排查企业58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环境问题26个。开展固废联合监管,签署平湖、金山“无废城市”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五)提升履职服务能力强队伍

一是多形式传播生态环保理念。依托“平小环宣讲团”,入村入企入校开展普法宣讲,开展24期涉企专题普法活动,受益企业1200家,“平小环宣讲团”入选平湖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节点开展生态文明系列巡展,组建“平小环童行团”,开展各类生态环境实践活动60余次,向公众开放设施99次,接待实地参观2200余人。

二是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和清廉生态环保建设相关要求,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系列会议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全覆盖开展廉政谈话、签订廉政承诺书,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92个,制定廉政防控措施246条。深化“清廉生态·环保惠民”建设,擦亮“平小环”系列品牌,举办金嘉平“清廉生态党建红 环保惠民建新功”活动,建立金嘉平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制度,组建金嘉平清廉生态环保社会监督员队伍。

三是全方位提升干部能力素养。围绕“三支队伍”建设要求,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全年开展“环保学堂”12期,“老带新”宣讲、退役军人和青年干部红色联建、业务骨干企业普法培训活动等20余场,举行青年干部成长导师制系列活动。开展执法大练兵和监测大比武活动,执法队荣获嘉兴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集体二等奖,监测站荣获首届嘉兴市环境监测大比武集体一等奖。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平湖分局

                                                                                                                                                                                 2025年3月2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