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资源到“研而有信”课堂
独山港研学游“红红火火”

  • 发布时间: 2025-05-13 08:45
  • 信息来源: 今日平湖
  • 浏览次数:

“场馆内文史资料丰富,精心设计的章节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到平湖抗战的英勇故事,对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个“五一”假期,位于独山港镇金沙村的平湖抗日战争历史宣教馆成为不少市民的“打卡”新热点。“五一”假期,金沙村村民周晓红就带着孩子来到宣教馆,接受红色文化滋养。

平湖抗日战争历史宣教馆分五大篇章,馆内采用文献书籍、油画雕塑、多媒体声像等多种展示手段,生动展示了日军当年的滔天罪行给平湖百姓带来的苦难,也见证了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艰苦卓绝、气吞山河的英勇事迹,时刻警醒着当今的平湖儿女铭记历史,吾辈自强。“自去年年底宣教馆启用以来,这里就成了独山港红色研学的新阵地,已经累计接待30多个团组、5000多人次。”金沙村党总支书记冯雨说。

独山港红色资源丰富,如何将散落全域的革命遗址、红色底蕴串珠成链?今年,独山港镇以“平湖后生·研而有信”红色研学活动为契机,以“星火传承”为主题,以“红色+研学实践”为特色,重新梳理整合全镇红色研学资源,将域内的平湖抗日战争历史宣教馆‌、红色转角湾、中国航天科普馆、优胜碉堡群遗址和百人坑遗址等红色资源整合成红色研学线路,打造会说话的“历史教科书”,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成为独山港红色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独山港红色研学线路已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

“这些线路不仅是地理上位置的串联,更是精神谱系的构建。”独山港镇党委委员庄羽帆说。红色研学点位集抗战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于一体,让游客在红色研学中真正实现历史可触摸、理论可感知、精神可共鸣。

在红色研学线路打造时,独山港更希望将红色资源惠及更多群体,涵盖更广的年龄段。平湖抗日战争历史宣教馆文史资料丰富,内容专业度高,独山港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准备了不同的讲解稿,在青少年参观时,将部分专业性内容以故事性的方式呈现,以便于青少年理解。

一个个极具特色的红色点位交相辉映,构建起独具独山港特色的红色教育线路,助力独山港赓续红色血脉,做好革命传承的同时,更将独山港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红色研学线路点位所在的金沙村、衙前村、赵家桥村和优胜村共同成立了相关公司,至今已实现营收金额超80万元。

“我们将与更多机构、学校开展合作,持续丰富红色研学形式。”庄羽帆说。独山港后续将非遗与红色资源相结合,精心设计研学课堂,并在研学过程中突出实际体验,不断打响独山港红色研学线路的对外知名度,助力独山港红色教育持续升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