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2562648/2025-2135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司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5-05-14
平湖市完善“三大体系”推动青少年 法治素养提升 |
||
|
||
平湖市紧扣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聚焦青少年法治思维培育,持续完善青少年法治素养需求、供给、实践“三大体系”,扎实开展“金平湖·新少年”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用“法治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 一是完善需求体系,配强多元化“法治力量”。一方面,开展普治需求大起底行动,围绕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的具体问题、现实问题,加强法治需求收集,准确把握青少年法治需求。“八五”普法以来,开展面向青少年法治调研10余次,梳理青少年法治需求20余个,开展各类针对性普法活动200余场次。另一方面,联动普法成员单位,聚焦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形成并完善“机关+学校、社会、家庭”的“四位一体”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体系。择优选聘法官、检察官、律师、公安干警等力量充实法治副校长队伍,全市38所中小学共选聘46名法治副校长,每年集中开展法治副校长业务培训,“八五”普法以来,累计培训法治副校长180人次。 二是完善供给体系,打造综合化“学法阵地”。依托“金平湖·法治里”法治综合体,打造“测育一体”的省级法治素养观测点,形成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旗舰平台”。整合协调全市1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1个“双普”教育基地等阵地资源,形成覆盖全市的普法网络,常态化开展节日普法、模拟法庭等特色普法活动。以省级以上民主法治村、法治集镇、镇级法治公园为脉络,打造8条“法治+旅游”、“红色+法治”普法研学线路,丰富青少年的课外学法空间。“八五”普法以来,连续4年开展“少年有想法、青春健康行”法治夏令营、“跟着普法地图游平湖”、“非遗普法”“模拟法庭”等活动,累计开展各项活动120余场次,参加青少年1.5万余人。 三是完善实践体系,研制本地化“普法课堂”。突出实践导向,将普法融入课堂、融入基地、融入特色、融入日常。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不同年龄阶段的普法教育要求,融合平湖历史上孙植“公正判决”、屠勋“秉公慎法”、陆光祖“处事唯以是非论断”、陆稼书“强调德化、不重刑威”的法治思想以及“新仓经验”法治价值,设计具有平湖特色的校外普法课程和宣传产品。将本土法治元素融入“开学第一课”、“法治成人礼”、青少年学法活动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青少年法治宣传队伍深入社区、学校,开展针对性普法活动。近年来,培育了“少年有想“法、青春健康行”“跟着普法地图游平湖”等近10个青少年普法品牌,实现青少年普法宣传有效覆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