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256263X/2025-23613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有效性:
- 成文日期:
- 2025-06-13
- 发文字号:
- 平人社〔2025〕40号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45号提案的答复 |
||
|
||
钟埭街道委员小组: 你们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创新产业工人赋能体系的建议》已由市政府交由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构建创新产业工人赋能体系的关注和支持。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的骨干力量。 通过思想引领、平台搭建、队伍建设、权益保障等方面多维发力,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产业工人职业发展体系愈发健全,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愈发明显,产业工人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愈发浓厚。 1.你们提出的“强化引领,筑牢‘愿意干’的思想根基”建议。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三进三送”思政进企系列活动,通过“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班前早班会”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基层一线。创新开展“百千万”大宣讲,建强职工思政宣讲队,2024年开展宣讲活动3244场,参与职工21.1万人次。二是营造劳动光荣氛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宣传劳模工匠事迹,累计开展宣讲2.6万场次,覆盖职工121.3万人次。成立工匠宣讲团,赴东湖小学崇文校区等中小学校园开展技能人才进校园宣讲活动,共有800多名师生参加活动。持续开展“工匠月”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发布平湖市“十佳创新金点子”“十佳先进职工操作法”和职工创新创造成果,激励职工传承匠心、创新创造,大力营造“行行出状元、人人可成才”的社会氛围。三是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根据《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平湖市深化“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意见的通知》(平政办发〔2015〕4号)等文件,开展“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建设、立项工作,每年立项资金200万元。2025年,刚新出台《关于印发平湖市加快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实施平湖市技能型社会建设专项激励和大学生技能精进行动的通知》两个文件,大力支持县域技能型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依托全省首家高技能人才之家,定期举办技能研修、培训交流、技艺传承等各类活动。同时,联合3所职业院校签订师资共助协议,建成16家劳模工匠学堂,累计培训职工14400人次。 2.你们提出的“重视培养,探索‘能够干’的育才模式”建议。 一是产教融合推进对外合作模式。拓展中德合作,与德国手工业协会、德未特国际教育集团、德国ITS国际培训集团等合作成立“2025中德职业教育联盟”。2024年,平湖技师学院与德国兰茨胡特职业高中建立友好校园,已互派交流30余位学生。我市2名“订单班”成员入选人社部国际青年实习交流计划(国家级),赴德国总部开展为期21天的跨国学习,为全省唯一。二是区域统筹搭建技能培训平台。推进“一园区一平台”建设,依托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独山港现代新材料产业学院、平湖市农业产才学院,开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先进制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农业等新技能实训项目的培训。扩大公共实训基地开放程度,依托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目前已建成现代制造业、电气自动化、现代服务业、工业设计等四个实训中心。2024年,面向社会开展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智能楼宇管理员、工业互联网技术及数控加工编程等高新技术实训项目,承担社会化培训达600人次左右。三是示范引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作用,深入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组织1110对师徒开展“传帮带”,累计开展入企服务130人次,帮助解决生产难题77个,产生效益超600万元。创新开展劳模工匠“我来当就业导师”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就业指导活动133场,培训“职场新人”2876名。 3.你们提出的“优化保障,完善‘干得好’的制度体系”建议。 一是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开发新兴及战略性认定标准,并建立定期调整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培养作用,积极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2024年企业自主认定技能人才4523名,其中高技能人才3315名。目前,具备技师级别自主认定资格的企业共有71家,2025年计划新增一家具备高级技师认定资格的企业。二是完善职业技能竞赛激励制度。完善竞赛奖励办法,出台《平湖市高技能人才培养配套补助实施办法》(平人社〔2024〕82号),我市职业技能竞赛金、银、铜牌选手的奖励标准由5000元、3000元、2000元提高至10000元、5000元、3000元。完善统筹机制,出台《举办2025年平湖市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平人社〔2025〕22号),围绕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和低空经济、数字农业等新兴产业,每年动态调整竞赛工种,2025年新增乡村咖啡师、民宿管家等4个竞赛项目,持续扩大工种覆盖率。三是加强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全面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联合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构建“工会+”和谐劳动关系“一体化”解纷协作联动机制。探索建立“技薪挂钩”的技能共富机制。全市140多家企业建立技能人才薪酬制度,实行工资、股权与技能等级证书挂钩,职工在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后,每月可享受50-2500元的薪酬补贴;35家企业建立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销售人才、研发人才等并行的内部晋升通道;由市总工会牵头,90多家企业试点实行以“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产业工人能级工资增幅5%~15%。更新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职业培训补贴管理工作的通知》(平人社〔2025〕24号),不断提升培训补贴发放的精准度和规范度。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你们的建议,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积极构建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好促进就业、强化激励、助推成长、技能增收的组合拳,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支持人力社保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6月13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