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关键小事” 当成“头等大事”
林埭推行书记领办项目解民生考题
|
||
|
||
近日,林埭镇林埭社区干部拎着馅和皮子,来到83岁独居老人江引娣家中包馄饨,不多时一碗碗馄饨出锅,屋内肉香四溢、笑语满堂。这是该社区“幸福林里圈”项目的一个缩影。 林埭社区老龄化问题突出,像江引娣这样子女在外务工的独居老人不在少数。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今年林埭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晓燕以“幸福林里圈”项目为载体,将“每月为80岁以上老人做一顿饭”纳入“幸福清单”,并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饮食禁忌定制“个性化菜单”:84岁的张琼珍习惯清淡饮食,饭菜便以杂粮饭和清蒸菜式为主;80岁的张保观牙口不好,饭菜总会煮得格外软烂,连蔬菜都切成小丁方便入口——这份“舌尖上的关怀”就这样精准落地。 除了暖心餐食,社区更将服务延伸到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独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健康台账,村干部及志愿者定期上门陪聊解闷、代购药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理发、家电维修等上门服务;逢年过节组织文艺汇演,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热闹氛围。从饮食照料到心理疏导,从日常帮扶到精神慰藉,“幸福林里圈”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为高龄老人编织起一张温暖的“幸福防护网”。 近年来,林埭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镇12个村(社区)全面推行书记领办项目,以“领头雁”担当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陈匠村以“匠”心筑梦,倾力提升家园品质;徐家埭村推动成人棒球场建设,为乡村振兴增添体育动能;共和村实施“邻里青禾共融治家计划”,凝聚邻里共建合力;保丰村则推进惠民综合体建设,持续织密便民服务网络……一个个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民生温度直抵人心。 “党群幸福家项目必须牢牢抓住矛盾化解这个关键,让居民住得安心、过得舒心。”今年,双庙村党总支书记朱涛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创优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搭建起“老舅妈调解工作室+法律顾问团+法治智囊团”三级联调平台,精准破解村社矛盾突出的难题。从牵头制定分级调解流程,到带队走访收集居民诉求,再到协调法律顾问团驻点服务、邀请法治智囊团“会诊”疑难纠纷,朱涛全程参与、全程推动,让“小事网格调、大事村里解、难事联动办”的治理模式真正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多件,解决民生问题10多件。 随着一个个书记领办项目落地见效,林埭镇村容村貌持续焕新,民生服务日益暖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细微处不断提升。林埭镇党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书记领办项目不仅压实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主体责任,更推动民生工作从‘群众呼声’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织密了基层治理的‘民生保障网’,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百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