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航空航天产业蓄势而“飞” | ||
|
||
日前,我市的华湖(浙江)航工科技有限公司携全球首款“陆空两用可拆分飞行摩托车”,亮相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该产品凭借其独特的可拆分设计和多场景应用潜力,一经亮相就受到了众多客商的关注。 “成为展会焦点,是因为产品具有核心优势。”华湖(浙江)航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旺说,这款飞行摩托车由两轮摩托车和自转旋翼机组合而成,可在两分钟内徒手完成拆分,实现地面骑行与低空飞行的快速切换。在飞行模块,该产品可快速抵达目标区域,拆卸后利用静音摩托执行任务,适用于特种作战、边界巡逻、缉毒侦查等多个场景。 产品的创新力,正催生着市场的购买力。“苏州展会之后,已有客商专程来平湖工厂考察,双方合作已进入实质性洽谈阶段。”郝旺说,此次参展,他们除了带去“陆空两用可拆分飞行摩托车”外,还展出了“经典轻型飞机C42E”,该产品短距双边越障安全起降性能优越,同样备受关注。 华湖(浙江)航工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航空航天企业,其“走出去”参展,既源于企业发展的底气与信心,又昭示着平湖航空航天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大力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是平湖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眼下,平湖航空航天产业蓄势而“飞”。 走进浙江抟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专心致志地开展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工作,该企业正是我市引进的首家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企业。为了满足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生产条件,企业建设了高质量的制造车间,配备航空级洁净间,引进了高精度预浸料生产线、全自动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生产线等航空航天材料专用生产设备。 生产的支撑,来自企业强大的科研力量。据悉,企业核心团队拥有20多年复合材料设计开发应用经验,曾多次参与国家重点型号无人机关键技术攻关,先后完成了国内多个重点型号无人机的结构设计、材料开发、工艺研究、产品研制及生产工作。正是核心团队的攻坚前行,保障了企业的生产。 从飞机制造到材料加工,平湖航空航天产业门类丰富、赛道多元。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我市目前拥有航空航天零部件及配套设备企业18家,主要集中在加工设备、材料、表面处理和零部件领域。比如在加工设备领域,拥有德马吉森精机、津上精密两大外资机床企业,可提供全球顶级的航空航天加工设备;在表面处理领域,拥有纳狮新材料、凯密特尔等企业;在材料领域,拥有碳纤维复合材料、陶瓷纳米纤维耐高温隔热材料等航空航天关键材料生产企业。从产业布局看,平湖更是以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埭镇、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形成了“三区集聚、全域辐射”的空间发展格局。 “力争到2030年,培育总规模超500亿元的现代化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这样的愿景正化作“脚下的路”。“平湖将全面深化‘空天一体,平湖智造’核心路径,围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两大先导产业,以及大飞机配套支柱产业、加工制造与配套服务保障产业,完善航空航天‘211’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具知名度、辨识度、传播度的未来空天之城。”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