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港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海塘路径”

  • 发布时间: 2025-07-25 16:17
  • 信息来源: 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独山港镇)
  • 浏览次数:

“最近经常有客人反映这边找不到代驾服务,能不能想想办法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前段时间,独山港镇海塘村新兴集镇上,海鲜一条街上的商户将意见提到了村里。海塘村党委书记杨国春根据周边村民和商户的实际需求,建立了“代驾群”,既解决了商户的烦恼,也让有能力、有意愿从事代驾服务的村民额外多了一笔收入。

村民和商户提出建议,村里根据实际情况着手解决,已成为海塘村街区现代化治理的常态。街区的停车位无法满足客流,海塘村通过规划,新建了两个停车场,停车位从原来的30多个增至100多个;部分商户搭建的彩棚影响街区的整体美观,经过沟通,商户同意拆除;经多次商讨,门口店招在统一设计的基础上,商户又融入各自特色……“三治融合”在海塘村得到真实体现。

“通过参与街区治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杨国春说。如今,村民自治已成为海塘村街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在海鲜一条街的改造提升过程中,海塘村广泛征求村民及商户意见,引导其深度参与“焕新”工作。集合多方意见,经过多轮沟通协商,村里发布了“商圈治理10条”,进一步明确了街区治理的规则与要求,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民主性、科学性。

街区“自治”迎来新进展的同时,这一股风也吹向各方,基层治理现代化有了更多可能。海鲜一条街的商户自发成立“帮帮团”,给村里较为困难的村民送去慰问,并出资维修路灯等基础设施。接下来,“帮帮团”将“升级”为海鲜街商益同心基金,以更规范的方式,为村集体贡献自己的爱心。同时,海塘村与辖区企业合作,创新推出“四季送风”举措,以春季招聘会、夏季送清凉、金秋助学、冬季送暖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密切企业与村民关系。

基层治理,自治可聚力,法治为护航。在海塘村,还有一块占地约5亩的法治公园,让村民在休闲放松的时候学法、知法,法律知识以润物细无声之力内化于心。“我们还聘请专业的援助律师,可以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解答他们的法律问题。”杨国春说。

作为商业街区,强化“德”的理念,长久长效运营是重中之重。海塘村以党建引领为主轴主线,打造“大海小鲜,富美海塘”党建品牌,并在海鲜一条街建立海鲜街商圈党支部,紧密团结党员商户。通过党员商户的示范带动,引领街区诚信经营,不断提高“德治”水平,有力推动了海鲜放心消费一条街的持续升级。不仅如此,海塘村积极打造“大海小鲜 富美海塘”共富项目,推出“独山十味”“海鲜野米饭”等特色美食,并邀请第三方企业合资建设“吾与山营地”,为街区治理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海塘村为锚点,独山港镇持续推进“三治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我们将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创新,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独山港镇平安法治办公室综治工作人员孙佳凤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