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770718350/2015-538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档案局
  • 成文日期:
  • 2015-06-26



平湖市档案局2012年度工作总结和2013年度工作打算

  • 发布时间: 2015-06-26 16:22
  • 信息来源: 档案局
  • 浏览次数:

2012年,是深入实施“两个推进”发展战略关键一年。平湖市档案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嘉兴市档案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关于构建资源、利用、安全“三个体系”的总体要求开展工作,在深化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着力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功晋升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

市政府十分重视创建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府办、市委宣传部、发改局、财政局、档案局等部门组成的晋升国一级馆领导小组。整个创建工作在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和协调下,经过一年来全局干部职工的努力,市档案馆于11月6日经国家一级档案馆测评组考核测评,最终以98.8分的全国并列第一最高分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

二、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全面深化

(一)规范化建设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中心

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设计规范》、《浙江省档案馆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基本要求(暂行)》等国家和省标准规范要求,今年我局新增投入78万余元,对机房作进一步完善,使机房面积达到130平方米,并单独设立操作间。在机房中开辟相对独立的场所,配置磁盘阵列1台、服务器2台等,总容量为18T。在操作间专门设置相对独立的数据检测区域,配备专门的数据检查恢复设备。同时,安装了两台精密空调,其中今年新增一台大功率精密空调,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制定安全管理、保密管理、应急处置、备份利用等7个制度和方案,确保了登记备份工作安全、规范进行。备份中心顺利通过省局验收,成为全省首批规范化备份中心。

(二)登记备份中心安全保障机制和应急机制健全

我局根据浙江省档案局《关于开展全省档案与电子文件安全情况调查的通知》精神,在全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档案与电子文件安全情况调查工作,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评估,形成档案安全情况报告。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登记备份应急管理机制和运行维护机制,规范和优化流程,扩大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影响,我局制定《平湖市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应急演练工作方案》,组织市国土局、规划与建设局、工商局、环保局、住房公积金中心、社保中心等6家涉民单位,开展了应急实战演练。并将重要民生档案数据备份到嘉兴市局,同时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档案局达成协议,开展馆际间合作,实施异地数据容灾备份工作,首批备份内容包括部分婚姻、建房等重要民生档案数据。

(三)重点民生领域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有序开展

在继去年市工商、民政、社保中心等三家涉民单位电子业务数据续备的基础上,今年我局制定了《关于2012年全市重点涉民单位电子业务数据登记备份工作的实施方案》,确定市社保、建设、卫生、教育、民政、环保、工商、安监、国土、人口计生和住房公积金等11家单位为重要民生领域电子业务数据登记备份单位。同时,把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市妇保所等3家医院纳入电子业务数据备份单位。并为涉民电子业务数据登记备份的单位指导制定了具体规范的实施方案,确保了登记备份工作有序规范进行。今年,又新增住房公积金和人口计生局2家电子业务数据在线日备单位,在线日备单位达到3家,日备总容量74GB。“在线日备”得到省档案局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加以推广。

(四)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有新拓展

根据省、市改委当年公布的重点建设项目情况,我局及时组织报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情况,建立了年度重点项目档案登记备份名单并实施指导、监督检查和专项验收。全年共对浙江卫生能源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丙烯项目、嘉兴嘉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档案管理。对平湖市天一电脑洁具科技有限公司专利项目档案和平湖市城市防洪工程项目、平湖市盐船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平湖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和检验检测系统项目等三个项目通过档案专项验收和实施登记备份工作,总容量达5.168GB。

(五)全面完成进馆单位档案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

为按时完成年初确定进馆单位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我们仍采取由市档案局给各进馆单位室藏永久和30年以上保存档案统一数字化的方式,计划到年底全部完成党委、政府直属部门、单位2011年度和历年室藏重要传统档案数字化和登记备份工作。登记备份程序规范、表单完整,登记备份数据质量符合省局规定,并开展符合国家及省局要求的归档电子公文登记备份工作。

二、档案文化建设全面推进

(一)制订了平湖市档案文化建设计划和实施意见

年初,我局按照省和嘉兴市局《关于档案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平湖实际,认真制订了《平湖市档案文化建设计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档案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同时,我局为扎实开展“乡村记忆”档案文化阵地建设,专门制订和下发了《关于开展基层档案文化阵地“乡村记忆展示馆”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村记忆”档案文化建设活动总体部署和要求。2012年,我局会同市教育局开展了“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创建工作。9月6日通过国家局预验收。

(二)积极做好记忆工程项目建设。一是配合省、市局做好辖区内“浙江”、“嘉兴”及“平湖”名人的建档工作,已完成建档目录等相关工作。二是开展方言语音建档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征集平湖方言语音发音人,经过面试甄选,从众多报名者选出2名发音人。目前,已按照省、嘉兴市有关要求进行语音、视频两种方式对平湖方言语音进行建档。三是开展家庭档案试点工作。已完成1户家庭建档工作,征集进馆家庭档案13盒,并通过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等平台,向学生推广家庭档案制作方法,印制发放《家庭建档基本知识》,增强了全社会对档案知识的知晓度。四是基本完成市局下达的实施全市联动系列记忆工程工作。其中,《平湖古桥》一书已完成,近期将统一出刊;“农耕文化”我局选择了新埭镇渔圻塘村,该村已列入全省“乡村记忆”ang=EN-US>20余万元,市局计划补助资金5万元,其中“农耕文化”是该基地建设中的一块主要内容,将展示35种类别不同的农业、农民、农村生产生活用具。方言语音和名人建档工作基本完成。

(三)大力实施优质档案资源建设。一是根据省和嘉兴市档案局《关于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加大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档案的收集、归档力度。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出台了《关于征集改革开放以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荣誉、外交礼品等实物档案的通知》,市档案局与“平湖市西瓜灯文化节组委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今年共征集到图章、信件、照片等实物档案近120件。二是按照国家档案局9号令和嘉兴市政府第43号令,制定出台了《平湖市档案馆档案资料接收征集范围实施细则》,对部分类别档案的征收范围进行调整。

(四)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档案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开展档案文化“进村入企”活动。市档案局专门出台了《关于开展“乡村记忆 ”档案文化阵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划到2015年,确保每个镇(街道)3个村完成档案文化阵地建设。2012年,我局选择了经济条件较好、档案工作基础较扎实且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新埭镇鱼圻塘村、曹桥街道百寿村为档案文化阵地建设试点单位先行一步,启动乡村记忆文化为主题的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单位制定了创建方案,并积极挖掘特色文化乡风、优秀村落文化、道德先进人物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元素,以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渔圻塘村还制作了户外记忆长廊、开发宣传小册子、拍摄专题片等,营造了浓厚的档案文化宣传氛围。二是巩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果。在继前两年开展此项工程取得成绩的同时,2012年继续加以深化,确保了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村村通。三是积极利用网站宣传档案文化建设。2012年投入10万余元,对平湖档案网进行全新改版和完善,开辟了网上展厅、3D展厅,增加“记忆工程”等版块,真正打造了档案文化资源的共享平台。四是围绕中心举办展览,2012年,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精心设计,认真布展,举办了“平湖文明风采展”。同时,成功建成珍贵档案陈列室。为了打造地方特色,发挥档案文化阵地作用,市档案局今年投资15万元,建设珍贵档案陈列室105平方米,展示的内容分为友好往来、馆藏珍品、老鼎丰酱园档案(首批入选浙江省档案文献遗产),及实物等100余件。全年接待参观者3000余人次。

(五)跳出档案,借助外力,创作档案文化作品。一是开展档案编研。2012年,我局联合相关部门,借助社会力量,基本完成《平湖也是我的家》和《平湖古桥》两本编研成果,并以国内统一刊号出版,两本编研材料都已送“西泠印社出版社”审稿,年内将正式出版。二是重视《浙江通志·档案卷》编纂工作,明确此项工作由姚知群副局长分管,责任机构办公室,整个工作按省和嘉兴市局统一部署,进展顺利。三是创地方特色,建一流档案文化品牌和产品。我局申报的省“乡村记忆”示范基地——新埭镇渔圻塘村,利用“四大抗金”名将刘錡、大蜡烛、庙会文化、渔乡戏苑等民俗特色进行投资开发,将打造成集观光、旅游、教育为一体的档案文化阵地,省局丁越飞副局长及业务指导处的负责人都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属省内有一定影响的档案文化品牌产品。

三、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一是加大档案工作监管力度。先后对全市92个机关单位进行年检。9月份,由市发改局牵头组织档案局、市政府法制办并邀请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依法对独山港镇等5个单位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活动。二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市数字化档案馆建设项目全面实施进展顺利,软硬件设备及系统全部到位,数据库建设已完成80%,数字化加工已全面实施。完成创建省示范数字档案室3个,8个嘉兴市级规范化数字档案室。三是开展达标创建,全年完成目标管理认定单位13家,其中省级认定7家,平湖市一级认定6家。完成12个行政村(社区)示范、规范化档案室创建。截至2012年,全市106个村和56个社区全部达规范化档案室,新埭镇争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三是加强档案工作宣传。利用平湖政府官方网站、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渠道宣传平湖档案工作。编辑《平湖档案》9期,《中国档案报》录用8篇,《浙江档案》杂志录用4篇,平湖政府官网发布信息近130条,广播电视媒体播放10多条,其中《中国档案报》5月14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切为了方便基层群众查档》的文章,专题报道我市新农村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作。开通浙江在线、腾讯网、新浪网注册3个微博发布档案工作动态。平湖市档案局获2012年度《浙江档案》杂志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表彰。五是全年接待查档利用者达3000余人次,服务好,质量高,反映好。六是开展档案业务培训。全年共举办3期培训班(文书档案员、行政村<社区>档案员和数字档案室创建单位档案员),参训人数达100余人次。

明年工作打算:

1.加强登记备份工作,进一步突出涉民领域单位重要电子文件和数据登记备份工作。

2.进一步深化档案文化“记忆工程”建设。在渔圻塘村和百寿村两个试点的基础上,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档案文化“记忆工程”建设,确保每个镇(街道)建成一个“乡村记忆馆”。同时,档案文化“进村入企”活动向企业拓展,在全市选择一至两家经济效益好、档案意识强的企业开展档案文化建设。

3.确保平湖市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通过验收,并积极争创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加快全市基层数字档案室建设工作。

5.在全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工作,确保5家以上单位达省级认定。

6.加大“三重一特”档案资源挖掘、收集力度,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

7.深入实施我市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增加查询点,丰富查询点信息内容,为百姓提供优质服务。

平湖市档案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