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770718350/2016-538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档案局
- 成文日期:
- 2016-03-08
关于印发《2016年平湖市档案工作要点》和《2016年平湖市史志工作要点》的通知 |
||
|
||
局(办)各科室、中心: 《2016年平湖市档案工作要点》和《2016年平湖市史志工作要点》已经局(办)党组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平湖市档案局 平湖市史志办公室 2016年平湖市档案工作要点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档案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今年档案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和省、嘉兴市《实施意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档案工作“三个走向”为根本遵循,以“五档共建”为主抓手,坚持服务为先、创新驱动、实干兴档,为推进档案事业发展,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和谐幸福的现代化“金平湖”作出新的贡献。 主要目标是: 1.全部完成建国后馆藏可数字化档案的数字化加工;争创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力争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试。 2.创建省示范数字档案室3家,嘉兴市规范化数字档案室8家。 3.完成机构改革单位档案接收工作。 4.完成15家进馆单位2005——2010年的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接收工作。 5.启动并实施平湖老鼎丰酱园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编辑出版《平湖老鼎丰酱园档案选辑》,研究撰写并出版《平湖老鼎丰酱园研究》。 主要任务是: 一、着力推进“法治档案”建设 (一)做好“十三五”档案专项规划编制 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精神,对全市“十三五”工作进行全面规划与部署。会同市发改局印发《平湖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主要目标任务,统筹规划实施,扎实推进规划落实。 (二)切实加强档案监督指导 按照《平湖市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实施意见》,加强对机关、企事业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构建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建档与专项工作同步进行的机制。加强民生领域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对国土、民政、住房建设等民生档案的监督与指导工作。重点加强对村集体经济股权改革、土地确权等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建立健全社区档案工作,按照《浙江省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加强社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社区档案工作。 (三)扎实开展档案执法检查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增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规范档案行政管理行为。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联合市人大、市法制办等部门,结合工作重点,定期开展档案行政执法专项检查,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监督检查职能。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对本系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职责,督促镇街道切实履行对所属村社区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职责,健全档案工作基层组织网络,确保基层档案机构和人员到位。 (四)有序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档和专项验收工作 按照市政府投资项目竣工验收领导小组计划,及早介入,全程跟踪,优质服务,促进项目竣工档案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和档案专项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着力推进“智慧档案”建设 (一)建成并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 以软件系统为核心,网络技术为纽带,整合硬件基础设施,推动软、硬件建设协调发展、互相促进。遵循“内容为王”原则,着重数字内容的积累及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完成数字档案馆软件系统终验,全部完成建国后馆藏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及录音录像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工作。按照国家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完善各系统功能,查漏补缺,力求规范,力争2016年通过国家数字档案馆测试。 (二)全力推进基层数字档案室建设 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视频会议和省“两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到2020年全省县直机关以上档案室、国有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全部建成数字档案室的要求,加快基层数字档案室建设。按照我市“两办”《实施意见》要求,到“十三五”末,同步推进村社区数字档案室建设工作。2016年积极做好摸底调研,制定数字档案室测评和年度推进计划,夯实企事业单位建档工作。计划通过省示范数字档案室3家,嘉兴市规范化数字档案室8家。 (三)推进“‘1+X’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平台”建设常态化 依托因特网、政务内网和平湖市区域内档案专网,利用门户网站、电子文件中心及档案信息利用中心、“1+X”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等平台,推进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利用、馆藏开放档案的共享利用以及馆藏电子档案的安全保存和长期可利用。通过馆室之间的共享网络,实现数字档案的共建共享及档案管理方式的转变,使档案信息化水平与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保持同步。运用平台切实发挥数字档案网上移交、网上年检、在线指导、在线查询等各项功能。 (四)探索建立镇街道数字档案管理中心 在镇街道探索建立数字档案管理中心,依托党政信息网,运用镇街道“1+X”档案管理系统,将所属村、社区档案室室藏保管期限为永久、长期(30年)的档案数字化成果集聚,实现基层档案信息的快捷查阅和共享。 三、着力推进“民生档案”建设 (一)加强档案依法接收 严格执行国家档案局9号令,完成2015年度全市机构改革单位的档案移交接收工作。接收15家进馆单位2005——2010年文书档案与会计档案。做好2014-2015年婚姻档案、2011年出生医学证明档案、2014年公证档案进馆工作。加强“三重一特”档案资源建设,继续开展名人档案征集活动,挖掘、征集社会散存珍贵档案资料进馆,丰富馆藏资源。 (二)加强民生档案数据库运用与管理 进一步建立完备的民生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民生档案的齐全完整、科学管理、有效利用。重点抓好教育、医疗、社保、婚姻等领域的民生档案规范管理。有效利用档案远程利用服务平台,将室藏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纳入远程利用服务范围,统筹安排,积极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不断完善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服务体系。2016年增加民生服务内容5种以上,力争民生服务内容总量达25种以上。加快馆藏民生档案的鉴定和开放工作。 (三)加强档案服务社会民生工作 把档案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档案查阅服务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重点工作,在持续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档案工作的基础上,主动融入,将档案服务贯穿于项目推进、治水拆违、统筹城乡、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全过程。不断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服务。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实施城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充分发挥13个点的村、社区档案信息资源平台服务作用,及时更新政府公开信息、开放档案、涉农政策以及档案文化等内容。继续实施预约查档服务,着力提升查档窗口服务形象与水平,继续保持查档满意度100%。 四、着力推进“平安档案”建设 (一)推进档案登记备份工作 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档案资源的有效监管和保护,形成布局合理、操作规范、周密严谨的长效运行体系,推进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常态化。开展列入进馆范围内各部门的电子文件和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继续推进年度归档数字化处理工作,做好工商、国土、社保、卫生、建设、民政等重点民生领域的电子业务数据登记备份工作,抓好重点建设项目、民营企业和知识产权领域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结合电子数据备份存储的特点,有效配置安全保障设备,切实做到存得进、管得好、用得上,在关键时刻真正发挥登记备份数据的作用。 (二)深化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 实施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二期建设项目,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基础设备建设、组织制度完善和安全技术保障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和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提升数字档案馆的抗风险能力,制定相关技术措施,强化管理与审计手段,完善应急预案,建立灾难恢复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继续推进档案安全监管工作 通过开展专项督查、执法检查等方式,加强对民生档案安全的监管,促进民生档案资源管理和利用安全措施落实。定期对档案库房进行全面检查,严格执行“八防”措施,及时抢救受损档案,对库房档案定期清点核对,做好出入库登记,确保档案去留有迹可循。 进一步细化与规??制以及利用等业务流程,并建立权(限)责清晰、可行性强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加强对数字化加工各环节监管,严格执行数字化加工现场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保密守则等制度。定期对加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 五、着力推进“活力档案”建设 (一)加强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利用 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紧密型友好合作,启动与实施平湖老鼎丰酱园档案整理与研究课题项目,并编辑出版《平湖老鼎丰酱园档案选辑》,研究撰写并出版《平湖老鼎丰酱园研究》。充分发挥档案学会等社会组织作用,联合各方力量,借力拓展征集渠道,关注、挖掘、征集平湖名人、民俗、民风等历史文化档案资料。 (二)加强档案馆公共开放与服务 继续深化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谋划,为中心工作提供主题宣传场地,并开展多形式的专题展。2016年完成对档案馆固定展厅有关内容的调整并重新布展。积极发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社会实践基地”和嘉兴学院平湖校区教学实习基地作用,推进对外合作交流,深化与高校、社会组织合作,以大学与地方共建的形式,组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参与爱教基地文化服务及历史档案和地方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发挥爱教基地社会教育、文化传承功能,并主动跟进对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三)加大档案宣传力度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6·9国际档案日”、9月档案法制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举办主题巡回展、档案征集、现场宣传等形式,提高档案社会影响力。深化新媒体运维能力,利用“平湖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网站、微博等媒介,及时、快速、有效地对档案工作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档案文化氛围。 六、着力推进档案队伍建设 (一)加强机关队伍作风建设 巩固和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档案队伍作风建设,推进正风肃纪常态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加强机关档案队伍业务建设 定期组织举办“档案讲坛”,拓展业务学习与交流渠道,创造业务学习与交流氛围,提升档案队伍业务素质与业务能力。继续开展全局干部职工档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利用多种途径培养业务骨干,提高档案专业化水平,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专业档案队伍,增强为民、惠民服务能力。 (三)加强基层档案干部业务培训 继续实施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员参加省档案局组织的档案专业培训,力争使档案工作者人人持有档案管理岗位证书。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档案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档案员业务能力。 2016年平湖市史志工作要点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项史志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全市党史地方志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精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和全省第九次党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着力提高党史编研和地方志编纂水平,着力加强史志队伍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为“十三五”平湖史志事业全面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更好地为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和谐幸福的现代化“金平湖”服务。 一、坚持以为党写史为宗旨,着力深化党史工作 1.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专题征编工作。按照市委批转的《平湖市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专题征编规划》,扎实推进党史专题征编工作。年初再次组织党史专题撰稿人员举行编写业务培训会,帮助撰稿人员提高业务。进一步加强与承编单位的联系,指导完善专题的编辑修改和资料补充。将修改完善后经撰稿单位审稿通过的专题结集成册,年内出版发行《平湖市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专题集》第一辑。根据已征集到的党史资料,着手拟订平湖党史三卷本纲目。 2.精心组织党史大事记编写工作。继续做好《中国共产党平湖历史大事记(2000-2012)》的编撰修改。年初完成大事记初统,根据统稿意见对条目进行补充完善,对史实进行核实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分送《大事记》编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及部分老领导和老同志,广泛征求意见。经修改后送出版社审核,年内正式出版发行。抓好2016年度党史大事记的日常撰写工作,分季度在《平湖史志》季刊上刊发。 3.加强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继续做好《〈浙江日报〉平湖史料》系列丛书的编辑整理,上半年完成《〈浙江日报〉平湖史料》第三辑(1993-2002)、第四辑(2003-2012)的编辑出版。 4.开展庆祝建党95周年等重大节日活动。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按照上级史志部门的部署,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同时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相关重大节日活动。 二、坚持以打造精品为目标,着力深化地方志工作 1.做好《平湖年鉴(2016)》编纂工作。按照完善框架、保证质量的要求,认真抓好年鉴编纂工作,努力把《平湖年鉴》打造成宣传平湖的服务窗口。在内容上力求把握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思路,反映好2015年平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和重点工作、重大事件。在编撰工作上加强与全市撰稿人员的联系,不断提高编辑业务水平,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力争在9月份完成送审稿,12月份出版发行。 2.继续推进二轮修志工作。严格按照志书编纂流程,加强对编修工作的分类指导。针对正在编纂的专业志、乡镇志,重点把好终审关,保证志书-US>2016年底争取完成法院志、环境保护志、海洋渔业志、体育志、公安志等5部专业志的编修出版工作。加快乡镇志编纂进度,到2016年底出版《钟埭镇志》,完成《当湖镇志》、《黄姑镇志》终审,做好《林埭镇志》、《全塘镇志》和《曹桥乡志》初稿的打磨。继续抓好村志、企业志的编修试点工作,提高编纂质量,出版《沈家弄村志》。 3.开展地方文献整理。启动《陆子全书》古籍整理工作。《陆子全书》出刊于清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五年,共收陆陇其著作19种。年内完成《三鱼堂文集》十二卷、《三鱼堂外集》六卷、《三鱼堂日记》十卷、《三鱼堂剩言》十二卷的点校整理,并争取出版。 4.加强地情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史志部门专业特长,为社会各界更好地提供地情咨询服务。按照宣传部门要求指导帮助各镇街道做好文化大礼堂建设工作,开展文化主题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在地方志资源的深度宣传和开发利用上做好探索文章。会同旅游局编纂出版介绍平湖人文历史和旅游资源的手册读物。 三、坚持以资政育人为职责,着力加强史志宣传教育工作 1.加强史志宣教主阵地建设。认真编纂《平湖史志》季刊杂志,坚持按季出版,提高办刊质量,使之成为广大文史爱好者喜爱的刊物,成为宣传平湖地方历史的平台。加强史志信息宣传,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宣传平湖史志,办好《平湖档案史志》彩信,对“平湖档案史志”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和扩容,提升平湖史志的社会影响。建立“地方志资料库”和“党史资料室”,汇集市史志办组织编撰出版的党史和地方志等书籍成果、交流的各地志书以及工作查阅书籍资料,使之成为了解平湖地方历史的资料库。 2.广泛开展地方史志宣讲工作。充分发挥平湖市史志讲师团作用,搞好“菜单”式宣讲,广泛开展建党历史、红船精神、地方历史文化宣讲活动,为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平湖市史志学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组织学会会员开展地方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推进史志资源的开发利用。 3.推进史志“六进”活动。 4. 积极开展史志资政工作。进一步发挥史志资源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史志理论研究,不断提升史志理论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加强应用性课题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史资政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学术水平和现实借鉴意义的资政研究成果,为建设富裕美丽、和谐幸福的现代化“金平湖”提供智力支持。 四、坚持以提升素质为根本,着力加强史志队伍建设 1.推进史志队伍作风建设。继续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严从实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打造团结务实、奋勇拼搏的史志队伍。 2.加强史志队伍业务建设。定期组织举办“史志讲坛”,拓展史志业务学习交流渠道, 创造史志队伍业务学习与交流的良好氛围,提升史志队伍业务素质。利用多种途径培养业务骨干,提高史志专业化和编研水平,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专业史志队伍。 3.提升基层撰稿修志人员业务能力。组织开展史志工作业务培训和业务研讨活动。通过以会带训、上门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基层修志人员、年鉴撰稿人员、党史专题撰稿人员的业务素质。 抄送:省档案局,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地方志办公室;嘉兴市档案局,中共嘉兴市委党史研究室,嘉兴市地方志办公室;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市政协文教卫体与文史委员会;各镇街道,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独山港区,市级机关各部门,市属各单位;潘川弟副书记、严政副市长、柯卫明副主任、邱其良副主席 平湖市档案局(史志办)办公室 2016年2月18日印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