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736877243/2022-2098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2-03-26
平农(2022)1号平湖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要点 |
||
|
||
一、指导思想 2022年,平湖市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三农工作“369”行动,聚焦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勇当共同富裕新崛起典范新目标新定位,对标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开展“产业强农”“数字赋农”“生态优农”“美丽惠农”“改革富农”“服务助农”六大行动,争做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标杆地,争创省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争当全省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典范。 二、主要目标 (一)农业增加值增速2%以上。 (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8%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0%以上。 (三)粮食播种面积42万亩、总产量18.5万吨以上,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2300头以上。 (四)农业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本年度农业签约项目开工率60%以上、到位资金4亿元以上。 (五)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1%以上,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2%以上,创建省级稻麦产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六)新建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4万亩。 (七)新建数字农业工厂2个,数字化改造种养基地8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5.8亿元以上。 (八)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特色精品村3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6个。 (九)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超120万元实现全覆盖,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幅10%以上。 (十)启动公寓房建设2000套以上,新社区集聚500户以上。 三、主要工作 (一)开展“产业强农”行动,争当农业现代化发展典范 1.建设特色园区。落实农业“一心两区五园”整体布局,谋划启动国家级农业园区创建,推进长三角“田园五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新运用“广陈模式”,研究制订农开区建设标准体系,投入使用农业科创中心、科技中心。启动“百佳农园”建设,配套建设标准,创建嘉兴市级农创园1家。 2.精准农业招商。加大农业新科技、新机械招引力度,加强农业招商项目服务、跟踪和督促,举办第六届农洽会、金平湖农展会。探索农业“合伙人”模式,助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探索风险投资与科技研发结合的现实路径,吸引农业类基金入驻农开区。 3.壮大优势产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新建高标准农田0.3万亩,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推进“米香”振兴五年行动,开展品牌稻米基地建设等稻米产业项目3个,建成水稻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基地1个。推进西瓜振兴五年行动,西瓜播种面积1万亩以上,引育西瓜新品种3个以上,挂牌平湖市天露西瓜研究院,“平湖西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优化蔬菜品种结构,播种面积13万亩以上;培育淡水虾为主导的特色水产养殖业,发展稻渔综合种养4500亩;支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糟蛋产业振兴。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稳定生猪存栏,实验用鼠年产值1.2亿元以上,授粉蜂群年销售5000群以上。 4.推动农业“双强”。纵深推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加强种子种苗培育和种质资源保护,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开展院地合作项目5项、农业科技类项目25项。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全程机械化,提升农机农艺融合、农机综合服务水平,建成农机服务中心3个、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3个,农机创新实验基地1个。 (二)开展“数字赋农”行动,争当数字化改革典范 5.深化数字化改革。对标对表数字化改革“152”工作体系,加快推进“乡村大脑”平台贯通,“浙农”系列应用贯通,“152”与“141”体系贯通。加快推进“浙农优品”“浙农险”“浙农码”等省级试点应用落地见效;迭代深化“浙农补”“善治宝”等特色应用;重点谋划开发“强村富民”综合应用、“稻米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等新增应用,加快形成一批“管用、好用、实用”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6.凸显数字乡村特色。高质量完成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整体评估、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县建设任务和考核评价。出台平湖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化种养基地和数字农业工厂建设。做好农产品出村进城,研究“基地直配、社区直达”销售方案。筹建京东平湖馆,做大做强“网上农博”平湖馆。发挥“浙农码”功能服务和信息聚合引领作用,赋码量2万次以上。 (三)开展“生态优农”行动,争当高效绿色发展典范 7.打造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扩面提速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发挥“生态沟渠+”功效,出水水质较进水水质总氮、总磷平均削减20%以上。巩固“肥药两制”改革成果,“三色码”管理农资流通,化肥减量2%以上、农药零增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93%以上。 8.推广绿色技术。科学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推广有机肥、配方肥、侧深施肥等产品或技术,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和绿色防控覆盖率均50%以上。提升水产养殖生产效率,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等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家。丰富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探索“秸秆碳化、秸秆加工”等新型利用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97%以上。 9.筑牢安全防线。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施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8%以上。压实农业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农业防灾减灾、渔船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体系建设,农业生产无重大事故、动植物防疫无重大疫情。贯彻落实长江重点流域禁捕、省休渔禁渔等制度,组织开展“绿剑” “亮剑”“春雷”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涉农涉渔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全年案件办案数量70件以上。加强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增殖放流758万尾以上。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发生,减轻农业损失。 (四)开展“美丽惠农”行动,争当乡村全域秀美典范 10.做精美丽乡村。出台美丽乡村“十四五”规划,点线面结合推进标杆县、示范镇、风景线、精品村和优美庭院“五美联创”,完成年度各项创建任务。注重普惠受益面,以自然村落保留点为重点,持续开展“1+4”重点村、整治村提升行动。新建“碳为观智·桨领风华”美丽乡村精品线,在嘉兴比拼赛争先;打通平湖钟埭至嘉善大云跨县市美丽乡村精品线,打造“平沪之恋”2.0版。 11.塑造未来乡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钟埭街道全域、曹桥街道马厩村和孔家堰村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系统构建未来乡村“一统三化九场景”,打造村域“一张图”、邻里中心等精品节点。支持发展农村低碳循环模式,探索“零碳”乡村。 12.做优全域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域美丽无死角,健全四季比拼、月度暗访、分档管理、挂钩联系等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优美庭院创建等活动,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准确率90%以上,争创省级星级公厕9座、示范性公厕2座、乡村驿站1座。 13.做活美丽经济。推动美丽风景线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线,构建“钟溪棹歌·隐世田园”诗画江南典范片区和明月山塘美丽经济转化区,鼓励钟埭村、山塘村等农家乐集聚发展,争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休闲乡村。结合“亚运年”,举办长三角农民丰收节等文旅体综合性主题活动。 (五)开展“改革富农”行动,争当农村集成改革典范 14.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争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以项目制拓展改革试验任务,深化农村改革系统集成。推进农民增收集成改革,迭代深化“飞地抱团”“集体+”“新乡邻”“股份分红+善治积分”等模式,指导镇街道分别确立1个以上“新乡邻”试点,探索集中连片闲置农房对接企业担保“长租户”承租。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名录共享机制,为拓展农村普惠金融夯实基础。 15.丰富集体增收形式。加快项目建设,推进第五轮强村富民6个物业项目建设,基本完成钟埭街道众筹持股码头项目,全面启动其它镇街道码头建设。提升村级集体组织带民致富能力,建设“1+8+N”共富体,即培育壮大1个市级强村公司,围绕8个领域推进村富带民富共富体项目、打造N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常态化开展农村“三资”管理,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创建清廉村居标杆村1个、示范村15个。 16.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户持股(集体量化股、社员众筹股、社会帮扶股、善治积分股)收益5500万元以上。巩固精准扶贫成果,推进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低收入群体全覆盖,谋划新一轮“飞地抱团”低收入农户持股增收计划,加快产业共富、阳光共富等项目建设,推动改革红利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改善住房条件,制定五年行动方案,明确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完成年度农民建房任务。 17.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加大引才力度,联合举办长三角“田园五镇”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大赛,构建项目孵化、政策保障为一体的聚才体系。注重农民综合能力培养,培育高素质农民150人、农村实用人才500名、农创客280名。壮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嘉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示范性家庭农场20家。 (六)开展“服务助农”行动,争当“三农铁军”典范 18.强化党建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强化班子政治能力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理论武装。持续压实“一岗双责”,推动责任压力双传导。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多形式、多载体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擦亮“一懂两爱守初心 与农同行当先锋”党建品牌。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同心聚力作用,抓好工青妇、老干部工作。 19.打造铁军队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压实“1+11+21”责任体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落实各级精神,健全“廉政健康体检”制度,抓好项目审批、资金支出等重要环节,打响“一顶草帽、两袖清风、三农初心、四季耕耘”的“清风耕耘”品牌。完善选人用人工作机制,做好乡村振兴特派员指导和中青年干部梯队培养,锻造一支“树正气、讲团结、争上游、创一流”的“三农”干部队伍。 20.做优为农服务。优化“营农”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2.0,局本级办事事项网上申请率、承诺办结率、满意率保持100%。加大农业农村“八五”普法力度,加强“三农”领域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三联三送三落实”、农技专家下乡进村等系列活动。做好“一编三定”进村社服务,鼓励投身农村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强项目审批、资金支出、内部审计、绩效管理等重要环节,预算执行进度达标。 附件:2022年度农业农村局重点(创新争先破难)工作 平湖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3月26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