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陈存仁(1908—1990) | ||
|
||
原名陈承沅,字颍川。祖籍平湖,出生上海。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绸缎商人家庭,8岁丧父。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民国17年(1928),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民国18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同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名代表之一,赴南京国民党政府抗议“废止中医案”。民国24年,主编300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后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这是第一本以现代生物分类学角度诠释的中药词典。民国26年,东渡日本,收集汉医书籍400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民国38年,赴港行医。1953年2月,主编发行《存仁医学丛刊》,不久又主持开办香港中国针灸学院和存仁医学讲座,培养许多中医人才。1957年,被推选为香港高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总理。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4大册,于1982年正式出版。1980年初,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名誉博士衔。1985年隐退,并移居美国加州洛杉矶,1990年9月9日病逝。 陈存仁同时也是一个多产作家,正式出版的著作近30种,除有关中医文章外,还有大量杂著,主要有《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被阉割的文明:闲话中国古代缠足与宫刑》、《被忽视的发明:中国早期医药史话》、《被误读的远行:郑和下西洋与马可·波罗来华考》、《业外杂谭录:袁枚食色及其他》、《阅世品人录:章太炎家书及其他》、《我的医务生涯》、《红楼梦人物医事考》、《津津有味谭》等,尤其前两种著作,被称为“时代的写真,生活的侧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