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着力推进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优化基层健康管理服务 夯实共同富裕健康基石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 2022-07-28 10:12 浏览次数: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影响居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大敌”,特别是在“银发浪潮”扑面而来的当下,我市农村地区有不少老年人饱受慢病困扰,生活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提速提质基层慢病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今年我市将“实现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全覆盖”纳入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作为牵头单位的市卫生健康局以此为契机,聚力打造慢病患者家门口的“一站式综合服务”门诊,加快推进医防融合和分级诊疗,不断提高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共同富裕铸就坚实的健康基石。目前,我市独山港镇卫生院慢病一体化门诊已正式投入使用,新仓镇中心卫生院、新埭镇中心卫生院慢病一体化门诊已投入试运行,当湖中心医院、广陈镇卫生院已启动科室改造,钟埭、曹桥、林埭等镇街道卫生院已确定设计方案,并即将开始建设。


因地制宜 统筹实施

考察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因地制宜出台实施方案、统一建设标准及规范……早在去年,市卫生健康局便积极探索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路径,先后3次组织人员奔赴宁波浒山、临平东湖、德清阜溪等地学习“取经”,汲取优秀经验融入我市慢病管理和服务中来。今年5月,该局结合实际出台《平湖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医共体成员单位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全覆盖进行统一部署,对门诊建设、设备配置、服务流程统一标准及规范,为全市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提供了遵循。

“今年我们将新建慢病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进一步打通医共体内信息通道,用数字化改革新成果推动慢病一体化门诊全流程业务数据信息化实时采集,形成慢病健康管理多方参与、数据多方共享的数字化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招标文件正在加紧完善,计划年内建成、年底前运行。

为高质量推动慢病一体化门诊打造,我市还给予每家单位25万元的资金保障(单个项目建设经费总费用为40万元左右),共计200万元。有了财政资金的支持,各镇街道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快马加鞭,预计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试点先行 规范推进

“看病、检查、配药‘一条龙’完成,真是太方便了,医生还会提醒我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习惯和下次检查时间,对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太贴心了。”说起今年新启用的独山港镇中心卫生院慢病一体化门诊,家住独山港镇龙吟花苑、患高血压多年的沈大爷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由于高血压用药的特殊性,过去沈大爷经常要跑市区医院就诊、调整用药,如今家门口有了慢病一体化门诊,就诊、配药更方便了,还能享受到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综合服务,这令他十分惊喜。

标准引路,试点先行。作为我市慢病一体化门诊试点单位,独山港镇中心卫生院慢病一体化门诊于去年启动建设,今年年初开始运行。“门诊可提供诊前健康指标监测服务,诊间签约、随访,诊后健康教育、体检报告解读、复查通知等服务,实现对‘两慢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独山港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沈云海介绍说。今年1至5月,该院门诊量近2400人次,免费开展血糖检测220余人次、眼底检查430人次,为辖区慢病患者提供了高效便利的健康管理服务,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眼下,在试点单位的引领下,其他镇街道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正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推进,确保建成后能够高效服务基层慢病患者,做到早期精准干预,使已患病者病情有效控制,持续深化“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分级诊疗改革。

强化监督 严格考核

7月上旬,市政协派驻“慢病一体化门诊项目”民主监督员小组第一次会议暨项目监督活动走进独山港镇中心卫生院,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视察、讨论反馈等方式,助力提高慢病一体化门诊运行成效,推动完善医防融合和分级诊疗协同机制,让基层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在接受民主监督的同时,市卫生健康局积极用好考核指挥棒,压实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年内实现高质量慢病一体化门诊全覆盖。“我们修订完善了2022年度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并将项目完成情况列入医共体和成员单位年度绩效评价。”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同时按照《实施方案》组织现场验收,对建设达标单位及时予以资金补助,激励各单位做优做精基层慢病管理服务。

此外,强化督促指导,加快推动基层“两慢病”患者管理提档升级。6月底,新仓镇中心卫生院、新埭镇中心卫生院慢病一体化门诊已开始试运行,市卫生健康局认真做好诊疗和管理流程的检查指导工作,为其尽快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对在建门诊项目严格进行专职人员落实、规范建设等方面的督导,及时化解推进难题,确保按计划完成并投入运行,切实提升基层慢病综合管理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