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五年行动” 铸就“农业新硅谷 共富田园梦” |
|||||
|
|||||
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农开区的金字招牌不断擦亮;全市首家“隐形冠军”,工业经济逆势增长,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共富草莓果”顺利结果,万亩水稻集成创新产业链初步建成,强村富民脚步更加有力;稻田退水零直排首创,智能生态水湾投产,生态优势成为发展密码;连续17年获得嘉兴平安镇,省级社区致力于服务创新实验区成功创建,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2022年,农开区(广陈镇)以发展为目标、以民生为根本、以项目为重点,围绕经济创新、城乡秀美、民生优享、铁军打造“四大工程”再升级,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中展现了农开担当、农开作为,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日的农开区,被寄予着更多厚望,也承载着更多梦想。放眼未来,农开区(广陈镇)的脚步依旧铿锵。“新的一年,我们将构建‘一龙点睛、两翼齐飞、三园联动’的发展格局,强势推进‘五年行动’,奋力实现新型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品牌化和共同富裕现代化;奋力实现‘农业新硅谷、共富田园梦’的崭新目标。”展望未来,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广陈镇党委书记李夏岚掷地有声。 筑巢引凤,拓宽平台提升能级 刚刚过去的2022年,腾笼换鸟在农开区(广陈镇)这片土地掀起热潮,农业科创中心,中逸小微园一期、二期,智能装备产业园“三园联动”的格局已然形成。如今笼已腾空,巢已筑好,如何寻找“新突破”,引来“金凤凰”便是李夏岚思考的方向。 “今年,我们将发挥这些载体的功能优势,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让更多的优质企业、优秀人才在这片热土上扎根。从而打造新型农业产业的孵化平台、农业科创人才的集聚中心和展示乡村振兴的示范窗口。”李夏岚说,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报告指出,要探索“编制在院校、科研在企业”引才育才新机制,深化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分院、复旦、交大、浙工大等知名院校合作,吸引更多人才向平湖集聚。今年,农开区(广陈镇)也将积极对接清华长三院、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通过合作的方式引入高端科研平台进驻,夯实区镇发展的智力支撑。 “作为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我们这些年已经收获了不少的省级荣誉,而持续提升平台能级,向‘国字号’招牌冲刺也成为了今年发展的重点。”李夏岚说,今年,农开区(广陈镇)将依托数字赋能,创新数字乡村“大脑”,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数字化改革进程,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有效的现代化服务。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区镇还将加快农业一产的“接二连三”, 招引艺声电子、京东方智联植物工厂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按照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康食品生产、中央厨房、智能装备研发等产业导向,进一步招引“链头”项目,协同小微园区推进“链式”招商引资。 党建强基,擦亮品牌温暖民生 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报告指出,要深化党建联建助跑共富行动,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一桥两山塘”一直都是农开区(广陈镇)的发展优势。“去年,我们山塘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工作经验得到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成的点赞肯定。今年,我们将继续把毗邻党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李夏岚说,新的一年,农开区(广陈镇)将继续发挥南北山塘毗邻共建的优势,建设山塘党建示范点,形成示范样板,争创“明月山塘”4A级景区,重点擦亮“毗邻党建启航地”品牌。打造以浙沪毗邻“田园五镇”“十村联盟”、南北山塘等为载体的跨省协同发展特色样板,将山塘村打造成为长三角共同富裕示范村。 党建红,最终目标是民生暖。如今的广陈,城乡风貌焕发新颜,阵地建设逐步完善,百姓精神生活更加富足。“百姓的关键小事,便是党委政府的关键大事。开展民生补短,方能提升百姓获得感。”对李夏岚来说,今年农开区(广陈镇)也将进一步走顺民生保障之路,深化“邻管家”微机制,探索创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现代乡村治理服务模式,巩固省级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成果。 联系着千家万户的“一老一小”,同样也是李夏岚的心头大事。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报告指出,要加快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结合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养老托育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我们也将持续提升‘一老一小’特色服务品牌,完善镇级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模式并探索构建智慧服务、智慧照护、智慧交流、智慧管理、智慧安防的‘五位一体’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李夏岚说,同时,区镇还将建设山塘村 “一老一小”服务站,打造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为育儿家庭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托育服务。 强村富民,共富路上创新奋进 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报告指出,要创新深化新时代“新仓经验+广陈模式”,推动“抱团富”“抱团惠”“增财实学”“精平扶”“共富方舟”等数字化场景强化迭代升级、实战实效,全面推动低收入家庭增收、中等收入家庭扩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 去年年底,农开区(广陈镇)在多个村率先实施土地流转收益二次分红,提升低收入集体在优质项目的持股比例,不少村民实现了“租金+股金+薪金”的多重收益;今年春节期间,山塘共富草莓大棚将迎来首次丰收,红艳艳的“共富果”鼓了村民的钱袋子。农开区(广陈镇)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身的强村富民新路子。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村富裕和农民增收是关键所在。“今年,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强村富民新方式,进一步拓宽低收入家庭增收渠道,推进共富码头、新乡邻公寓、农产品物流共富体等一批共富项目落实落地,推动村级劳务公司、草莓共富大棚等一批共富试点项目在全镇乃至全市范围推广。”李夏岚说,区镇还将全面探索以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的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四方协同”共富新路子,发展共富产业,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最终实现村强民富。 同时,农开区(广陈镇)还将通过全面推进文旅融合,扩大区镇绿色发展优势,以工促农、以旅哺农,持续推进现代农业采摘、休闲观光旅游、科普研学体验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发展。在山塘景区实施“深耕计划”,打造青少年研学示范点,加快露营基地、拓展基地、老字号生产及展示基地等项目布局,打造省级研学基地。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