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总结

  • 发布时间: 2023-02-14 14:39
  • 信息来源: 市人力社保局
  • 浏览次数:

2022年,市人力社保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和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人才开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劳动关系和人社数字化改革,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一、聚焦稳岗稳就业,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一)强化用工保障促就业。出台《关于鼓励企业稳员工稳生产的若干意见》,引导全市1.37万名外地员工留平,发放留平消费券700余万元。深化企业用工保障,组织长城汽车等110家重点企业赴贵州毕节、云南昭通等地开展劳务对接和专场招聘,培育域外优质劳动力输入点9个,点对点接返230名外来务工人员,招引技能型员工6千余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95场招聘会,提供岗位7.2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9025人,城镇调查失业率4.5%。

(二)落实稳岗纾困扩就业。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后劲不足等情况,及时启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累计为9106家企业稳岗返还失业保险6580万元,为3929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和一次性扩岗补贴2372万元。持续推广重点群体帮扶应用,聚焦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新增公益性岗位165个,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3856万元。持续推进失业保险金扩围提标政策,为4.2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和失业补助金6051万元。全年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7207人,其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91人。

(三)强化创业指导。推动广陈镇山塘村等省级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村和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参加第五届“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嘉兴市选拔赛,其中猕猴桃精准化疏花留果提质增效技术应用获嘉兴市选拔赛第二名。积极参与浙江省首届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大赛,其中山塘村项目获二等奖,获评全省2022年度推进农民工返乡合作创业成绩突出单位。开展创业导师评选活动,共评选出8名创业导师。强化政策执行和落实,累计发放创业贷款2676万元,扶持创业416人。

(四)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大力实施“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完善覆盖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新增15家单位获评市级共同富裕高质量就业示范社区(村),累计6家单位获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省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提供“11311”高校毕业生全周期闭环就业服务,吸纳近600名高校毕业生入企就业见习。

二、聚焦引才育才,打造人力资源高地

(一)做好人才项目服务管理。开展国、省级人才项目申报和嘉兴领军评选,审核申报创业类、青年类项目70个,1个省级创业类项目进入实地考察环节。开展青年拔尖人才推荐评选,1个创业类项目进入实地考察环节。组织平湖领军快速评审,评出7个项目。对14个领军人才项目开展中期评估。举办第五届“才聚金平湖·引领新崛起”创新创业大赛,加速以赛促新、以赛集势、以赛聚才,累计收到创新创业项目370个,决出32个奖项,其中9个创业类项目已落户,9位创新类人才已与企业签订入职协议。

(二)强化专技人员培养。深入推动职称制度改革,指导卫生、工程、中小学、农业技术等重点领域的评审改革工作。推进民营企业自主评聘工作,指导新纳入的交大光电研究院、宏利汽配、锋源氢能等3家企业制定评聘方案,全市累计6家企业纳入自主评聘试点范围。做好专技人才培育,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人事干部以及申报职称人员开展业务知识轮训。指导做好各系列职称申报工作及继续教育相关工作,累计公布专业技术资格人员2420人,其中高级287人。持续开展第六批专技带头人年度考核工作并开展第七批专技带头人选拔工作,提升优秀专业技术带头人队伍凝聚力。组织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务工作。

(三)抓好基础人才引进。加快推进博士集聚工程,新建莎普爱思、锋源、领科、丞士、荣晟、富瑞邦、大印农业等6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新进站博士后14人。积极推进青年博士入库和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工作。累计引进博士55人、硕士388人。积极补齐大学生招引短板,加大高校毕业生招聘力度,深化“一镇一校一基地”政校企合作机制,组织52家重点企业集中赴四川达州、安徽淮南、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洽谈政校企合作。

(四)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强化政策引领,出台“人才新政”3.0版本,提升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补助资金申报渠道。制定人才购房补贴操作细则,进一步优化资金拨付流程。全面推进市镇两级人才公寓建设破难,新建成人才公寓1400余套。深入推动人才之家运营,开展线上线下项目路演60场、人才家宴12期,服务人才9000人次。举办上海留学生企业协会平湖行、浙工大新材料博士平湖行等各类线下人才活动10场。定期开展博士联谊、“牵手筑梦、才聚平湖”和“服务校企对接周末大篷车”等人才主题活动。

三、聚焦工匠培育,实现技能引领发展

(一)优化政策体系。谋划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131”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关于实施新时代金平湖工匠培育工程的意见》,印发《加快技能型园区建设 打造技能人才高地实施方案》,细化技能型园区建设、技能型企业和企业培训中心认定三个操作办法,形成相关部门、属地街道联合抓培养工作合力。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3583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422人。

(二)打造培养载体。加快推进一流技师学院打造,平湖技师学院成功入围全省唯一一家全国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候选单位,成功入选省一流技师学院培育单位,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2个专业成功入围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获得省财政4800万元的资金支持。推动技工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嘉兴交通学校实施双挂牌后,首期技工教育招生335名。全市技工院校招生人数累计1583人,比2021年新增50%。

(三)做实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浙派工匠”项目,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3万人次。推进技能型园区建设和技能型企业认定工作,深入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新增自主评价备案企业48家,累计备案企业达到103家。加大跨区域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平湖技师学院采取“3+2”“2+1+2”联合办学“订单班”等形式,与贵州毕节、河北邯郸等2所职业院校联合招收200余名学生。积极推进“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的企业新型学徒制,首批培育新型学徒614名。

(四)加大领军型工匠培养。积极开展浙江工匠申报,入选浙江工匠3名,浙江青年工匠17名;入选嘉兴首席工匠2名、嘉兴巧匠4名;入选嘉兴首席技师5名;评选金平湖工匠8名。新建嘉兴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总结提炼首位浙江大工匠“韩其芳工作法”。连续第18年开展平湖市职业技能竞赛,520名企业职工参加技能比赛;选派26名选手参加10余项嘉兴市级技能竞赛,10人次入围嘉兴前三。

四、聚焦保障提升,推动社保安全可持续

(一)推进国统系统平稳上线。积极推动养老保险基金国家统筹和业务经办系统国统上线工作。对照国统推进方案,集中力量整理118类4568万条数据,有力保障“省集中”系统平稳切换到国统系统。完善国统业务经办机制,建立督办系统,加强对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业务办理跟踪、催办及督办,实现服务对象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提升群众办理社保业务的满意度。

(二)强化政策推进。有序推进建筑业工伤费率和八大类行业工伤费率调整,积极参与制定、完善被征地人员和困难群体参保政策。落实社保费缓缴政策,在对餐饮等5个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范围扩大至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今年以来,累计向全市1.6万家单位发送告知短信3.5万条,其中107家企业申请缓缴社保费1400万。

(三)推进养老保险提质拓面。注重分类施策,重点推进特困人员、低保对象、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应保尽保,探索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做好被征地群体按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养老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企业养老参保率和缴费基数夯实率。严格落实年度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各类养老待遇提待等政策。完成首批被征地人员城乡居保参保提档,享受专项筹资和增设一档高缴费档次缴费政策。本地户籍人员法定参保率和全员参保率达到98.47%、85.44%。完成退休认定3456件、工伤认定1379件、劳动能力鉴定790件。工伤再次申请鉴定率、再次鉴定级别改变率和大级别改变率考核排名均列嘉兴第一。

(四)提升服务监管能力。积极推动跨区域经办工作,为参保人提供“异地办”“网上办”“指尖办”等高质量社保服务体验,先后有35个高频人社事项实现“窗口即办”,45个事项实现“市内通办”。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社保参保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总办件量达1.24万件。落实经办权限下放,170项人社服务业务下放至柜台受理,实现“一窗通办”。实施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全覆盖,全年好评62071条,“好差评”满意度达100%。加大社保卡发放工作,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分别新增扩面1.3万人、16万人;积极开展三代卡库存卡清理工作。推进社银合作网点建设。扎实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组织企业职工养老、城乡居保、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等四个社保基金第三方审计(评估)。

五、聚焦科学统筹,提升人事管理水平

(一)抓好企事业公开招聘。加大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和高层次紧缺的公开招聘力度,推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集中招聘计划66个,录用报到63人;高层次紧缺招聘计划22个,录用报到18人。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招聘,配合卫健、教育等系统研究出台有关人才引进政策,指导监督卫健、教育系统做好校园招聘、高层次紧缺招聘和面向社会招聘等17场,招聘优秀专技人才327人。加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招聘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审核发布编外招考公告46个,推出招聘计划698名。

(二)强化人事日常管理。部署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业等级晋升制度实施工作。严格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事前预审,审批备案全市人员交流调动301人。规范开展岗位设置、聘用审核,为全市28家部门(单位)办理岗位设置,为全市163家事业单位核准认定岗位聘用2501人。抓好全市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备案总结工作,参加考核9042人,其中优秀1549人。

(三)推进人事管理数字化。打造人事考试保密标准库房,按照省级保密硬件设施要求,配备高清摄像头等专业设备。建成并启用市人事考试指挥中心平台,实现试卷流转、考中监管等全流程监督。用好省事业单位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一件事”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省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运维能力,探索建立由“事后申报”转变为“事前获取”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跨部门运用机制。

(四)强化工资福利保障。审核全市173个单位7857余人的统发工资,审批2129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聘用调整工资和9042人次晋升薪级工资;指导全市事业单位做好年终分配发放及审批工作;办理138名到龄机关事业退休人员退休手续。

六、聚焦和谐稳定,夯实“无欠薪”良好局面

(一)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深入企业宣传规范劳动用工等法规政策,举办12期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培训会。组织143家企业参与电子劳动合同推广培训,累计完成5万余份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做好《人力资源服务和劳务派遣经营须知》政策宣讲推广,督促全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依法依规经营。严格特殊工时制度审批,累计审批254家。

(二)强化重点领域整治。扎实开展打造“无欠薪金平湖”城市品牌攻坚行动。开展全市人力资源企业常态化规范管理专项行动,检查人力资源企业262家次,发出询问通知书15份、限期改正指令书8份,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劳务合同、工资发放、社保缴纳等人力资源企业用工行为。持续推行建筑业“无欠薪六大机制”,推广使用省工资建管平台,通过平台实行实名制、发放工资等,努力规范建筑领域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保持平台六大机制落实率在95%以上。集中排摸新埭镇、独山港镇租赁企业工资发放情况,先后监察租赁企业305家,发出整改指令书38份,移送公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处理案件8起。

(三)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严格执行值班备勤,对突发劳资警情快速应急响应,及时控制事态发展,避免进一步扩大。先后化解省部违法举报投诉平台案件共734条,处置完成655条,完成率89.2%;圆满处置477条劳资警情,实现了和公安“110”的无缝对接。开辟工资争议案件绿色通道,为劳动者合理诉求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发扬连续作战工作作风,强化对涉及人数较多、规模较大企业的重大欠薪事件联合会商、实现稳控化解,先后稳妥处置汇景幸福里、独山碧桂圆、新仓星悦里、新居缘装饰公司建筑等群体性劳资纠纷,圆满完成护航二十大等特殊时期维稳安保工作。

(四)抓矛盾纠纷调处。以“效能仲裁、数字仲裁、标准仲裁、素质仲裁”为目标,完善“1+X”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配强派驻市矛调中心工作组力量,整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现有力量,对投诉举报实行即接即办、对重点纠纷实行联合会诊,推动劳资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全年办理劳动争议案件634起,调解结案618起,结案率97.48%、调解成功率85.2%、网络办案率39.3%。畅通信访诉求渠道,引导信访人在法治框架内解决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国家、省重点信访积案6件,妥善受理群众信访、百姓事马上办等各类来访来电1450件。

七、聚焦整体智治,强化数字人社先行力

(一)坚持全员全程再推进。优化局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对照“1612”新体系架构,出台《局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人员及工作专班人员和职责》等相关文件。组织专班任务组会议32次,数字化改革专题培训会6次,推动人社领域数字化改革走深走实。积极赴省厅、嘉兴市局沟通对接,了解政策动态,梳理上级要求,听取指导意见,确保“一个思路、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

(二)谋划数改项目新迭代。深入谋划推动2个省试点项目,其中省重点项目“人社应急处突在线”上线省“人力社保智治中心”开展试运行;省创新项目“智慧考务”被列入2022年人社数字化改革省创新试点项目,参加了全省数字社会路演,入选省发改委数字社会案例集。深入推动“用工保障”项目迭代“招工圈”子场景,依照“社银合作”模式,探索“补贴直享”,推动用工招引新途径。推动市级自建项目“智惠工伤”、“才易居”建设,分别在“用工保障”、“人才码”场景中推广和使用。

(三)推动数改应用新突破。聚焦用工新模式,探索推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应用场景建设,通过运营监督、用工规范等方式,着力解决社保欠缴,劳动关系模糊等“老大难”民生问题。注重实战实效,依托三级服务窗口,全面开展人社数改应用宣传,成功拓展浙里办应用至公众号、网站,实现办事进度、信息咨询渠道融合。今年以来,“用工保障”在平湖市浙里办上线应用中月度活跃人数保持前三,在嘉兴数字社会应用活跃度排名前十。“人才码”领码人数48070人、入库人才98184人。

八、聚焦队伍建设,推进政务服务精准高效

(一)严格教育管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党委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分层分类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参与人社系统练兵比武活动,荣获嘉兴人社系统团体一等奖。

(二)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办公会议学法制度,制定《局2022年度办公会议学法计划》,深入解读《就业促进法》等人力社保法律法规政策。严格落实行政决策程序,确保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认真做好证件年审和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工作,在编人员执证率达到98%。强化“互联网+监管”,完善“双随机”执法检查制度,抽查事项覆盖率、掌上执法入驻率、掌上执法率均为100%。积极预防化解行政争议,全年发生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各2起。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4个。

(三)强化工作效能。树立“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选人用人导向,积极推行常态化轮岗,累计提拔中层干部6人,轮岗交流10人。突出一线“识人”,持续健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机制,结合疫情防控和防汛抢险等基层一线重点难点工作,精准识别“精英”。6名党员干部被派驻疫情防控隔离点担任行政点长,16名党员业务骨干组成“人社”战疫机动先锋队。抽调3名干部参与全市中心工作。认真办理提案建议13件。

(四)加强廉政建设。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要点,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全员普及教育与重点岗位教育、示范引领教育和警示警醒教育相结合,先后召开6次廉政专题会议,通报腐败典型案 12次。结合重点时段,开展廉政提醒,组织全局中层干部赴平湖市廉政文化记忆馆开展现场警示教育,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