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
《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和嘉兴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等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平湖地处“长三角”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前海后河”的资源禀赋优势,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建设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实施方案》(嘉政办发〔2023〕1号)和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湖市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实施方案》(平政发〔2023〕25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嘉兴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平湖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战略引领、统筹谋划,坚持海河一体、港产联动,坚持绿色低碳、提质增效,加快将独山港区建设成为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为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璀璨明珠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海洋强省、海洋强市提供平湖样板。
(二)发展目标
到2023年底,独山港区实现年货物吞吐量超5500万吨、海河联运吞吐量1500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8万标箱、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13万标箱,港航基础设施显著提升,港口服务环境明显改善,基本确立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地位。到2027年底,独山港区实现年货物吞吐量超7000万吨、海河联运吞吐量2000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210万标箱、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超60万标箱,分别比2023年增长27%、33%、330%和360%以上,基本建成绿色现代、保障有力、运行高效、海河一体的长三角地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
二、主要任务
(一)畅通海河联运内外通道
1.提升内河千吨级航道网。围绕嘉兴市“三横三纵一通道”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布局,建成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平湖段建设工程,实现三层64标集装箱船舶进出独山港区,海河联运能力显著提升。加快乍嘉苏线航道改造提升、平剪线航道标准化养护工程,积极谋划推进黄姑塘航道东延段方案,提档升级浙北高等级航道网。到2027年底,全市内河千吨级航道里程达66公里,占平湖内河航道总里程的比例由15.6%提升至23.2%,高等级航道里程比保持嘉兴领先,建成连通上海、江苏、安徽以及钱塘江中上游,辐射国内中东部地区的千吨级航道网络。(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交投集团、各镇街道)
2.构建独山港区外海进港双通道格局。在现有嘉兴港外海金山航道的基础上,新建嘉兴外海鱼腥脑进港航道,打造嘉兴港与宁波舟山港水上双通道,计划2023年开工建设、2025年全面建成。配合制定嘉兴港进港航道锚地规划建设方案,推动独山3号锚地扩容,提升海上船舶通行效率和通航安全水平。(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独山港经济开发区)
3.优化港口路网集疏运体系。高起点谋划独山港区集疏运体系,推动独山港区公路集疏运通道加密扩容,到2023年底完成翁金线改造提升,力争到2026年基本建成228国道平湖段主线改建工程等项目,形成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为骨干,快速连通独山港区,并加快与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内河港作业区内部道路的衔接,构建水陆协同、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公路集疏运体系。(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投集团、独山港经济开发区)
(二)提高海河联运港口能级
4.建设支撑有力的沿海港口。深度融入全省“一体两翼多联”港口发展布局,加强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优化独山港区功能布局,加快外海码头建设,提升海河联运保障能力。2023年全面开工A5/6、B21/22、B25/26和Ⅱ号港池等海河联运示范工程,港口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跻身行业领先水平。到2025年底,建成独山港区两大海河联运作业区;到2027年,独山港区外海万吨级以上泊位累计达18个,海港与内河港高效协同。(责任单位: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口岸办、省海港集团嘉兴港务公司)
5.打造集约高效的内河港口。修订完善《平湖市内河公用码头布点专项规划》,优化嘉兴内河港平湖港区布局,重点打造2个内河作业区和一批临港物流园区,形成“内河码头+配套园区+物流服务”的综合高效运作模式。推动内河老旧码头升级改造,鼓励低小散码头优化整合或有序退出,统筹利用岸线资源,强化临港产业集群,2023年新开工内河公用码头2个,完成老旧码头“蝶变跃升”15个。到2027年,全市实现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千吨级内河码头全覆盖。(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交投集团、各镇街道)
6.完善海河公铁多式联运体系。结合虹桥枢纽南向拓展带规划,强化铁路、公路与独山港区联动,开展海河公铁联运体系研究,大力推动沪乍杭铁路、黄姑塘东延、乍嘉苏航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海河联运”、“公铁联运”、“铁水转运”等多式联运模式,形成彰显平湖特色的海河公铁多式联运体系,提升独山港区服务长三角、联通国内国际的能力。(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心、各镇街道)
(三)推动运输装备迭代升级
7.打造现代化集装箱海河联运船队。配合制定嘉兴港海河联运集装箱船型标准,发挥平湖浙北船厂等传统造船企业优势,重点研发推广三层96标箱内河集装箱船舶、千吨级散货船舶和千吨级海河直达船舶。依托省海港集团组建海河联运集装箱公共运输船队,大力发展现代航运业。(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经信局,省海港集团嘉兴港务公司)
8.积极推广新能源应用。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老旧运输船舶,鼓励建造应用电能、LNG、氢能等新能源船舶,稳步推进内河集装箱新能源动力船舶的新建、改建工作,持续提高内河集装箱绿色能源船舶运力规模。推进港航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立岸电使用推动机制,加快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到2027年,沿海五类专业化码头泊位、内河国家高等级航道沿线码头(油气化工码头除外)、水上综合服务区岸电实现全覆盖。(责任单位:经信局、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分局、各镇街道)
(四)加快发展港航服务业
9.完善港口配套服务功能。积极招引船代、货代、航运金融等企业落户,提升独山港区仓储、分拨、加工、配送、拆装箱、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化物流服务能力。重点发展集装箱及大宗散货海河联运船舶代理,引育国内大型船舶租赁、航运经纪、船舶检验、航运交易等机构。促进集装箱货运代理企业与港口、航运及货主企业合作,支持企业向现代化全程物流模式转型,提升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支持集装箱货运代理企业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吸引外贸企业箱源从公路运输向内河航运转移。(责任单位: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经信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省海港集团嘉兴港务公司)
10.搭建海河联运在线信息平台。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配合嘉兴重点打造“海河联运一张图、船舶货物一线牵、物流信息一点清、企业申报一路通、政府监管一体化”等场景,加快应用海河联运在线平台。主动参与“嘉海通”场景建设,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在独山港区的互联共享。(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政务数据办、独山港经济开发区)
11.推进重点外贸企业定制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提供“门到门”“一单制”全程物流服务。采用内外贸同船、舱位共享模式,鼓励网络货运平台企业进入水路运输领域发展。拓展服务范围,为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三角科技城等重要工业园区和骨干外贸企业提供定制化、全链条、高品质物流服务,吸引更多外贸合作。(责任单位:商务局、经信局、交通运输局、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省海港集团嘉兴港务公司)
12.推动港口生产经营智能化。支持航运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促进车货船高效匹配。加快5G、北斗、物联网等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在独山港区应用。配合建设嘉兴市港航码头企业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进港口污染防治数字化监管,加快独山港区数字化转型。推进独山港区和内河集装箱自动化、智能化码头建设,实现桥吊、龙门吊等大型港作机械设备全流程作业数字化、无线化。(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省海港集团嘉兴港务公司)
(五)提升海河联运服务效能
1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独山港外海码头口岸开放,浙北内河集装箱码头海关功能建设。持续提升独山港区通关便利化水平,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支持独山港区申建进境粮食等指定监管场地。强化内陆港口与独山港区对接,为货运出港提供通关报检、班轮信息、仓储中转、中介代办等服务。(责任单位:商务局、口岸办、独山港经济开发区)
14.推进港产城融合联动发展。优化港城功能布局,促进高端要素集成,创新港口集疏运模式,推进城市与港口协调发展。统筹港口岸线与后方土地综合开发,促进港口企业与临港产业基地、物流园区等联动发展。加快推进独山新城建设,实现文体中心、商贸综合体、星级酒店、智安中心等新城地标开工建设,推动区镇“港口、港产、港城、港运”四港融合大发展。立足平湖江南水乡和5A级景区城特色,加快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到2025年底,形成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高品质水上客运体系,建成旅游航道4.3公里。(责任单位: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发改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文旅局、城投集团)
(六)优化海河联运发展环境
15.强化海河联运政策扶持。实施“散改集”运输模式改革,推进件杂货、散货等适箱货物入箱运输。根据嘉兴市集装箱海河联运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落实集装箱海河联运补助政策,对集装箱航线开辟、内河班轮化运输、内贸及散改集增量等方面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发改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独山港经济开发区)
16.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推进平安港口建设,强化港口作业和危货储运安全生产条件和管理薄弱环节治理,消除各类隐患,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设施状态良好。推进杭平申线叉河口安全风险隐患治理。(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各镇街道)
17.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优化决策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有效提升船舶污染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设备物资配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责任单位: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市级层面在平湖市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框架下,成立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工作专班,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总召集人。建立推进协调工作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专班工作会议,统筹协调重大项目、重大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
(二)加强责任落实。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要按职责分工,创新工作举措,落实海河联运相关扶持政策,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完成各项重点任务。独山港区要切实履行属地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协调、政策支持和力量配置。
(三)强化督查考核。将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重大项目、重大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工作台账,跟踪工作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相关部门(单位)每季度向市级工作专班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附件:1.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目标指标体系
2.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项目任务清单(2023-2027)
附件1
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
建设目标指标体系
年份 | 货物吞吐量(万吨) | 海河联运货物 吞吐量(万吨) | 集装箱吞吐量 (万TEU) | 海河联运集装箱 吞吐量(万TEU) |
2023年 | 5500 | 1500 | 48 | 13 |
2024年 | 5650 | 1600 | 60 | 15 |
2025年 | 5800 | 1700 | 70 | 18 |
2026年 | 6300 | 1800 | 100 | 30 |
2027年 | 7000 | 2000 | 210 | 60 |
附件2
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
建设项目任务清单(2023-2027)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目标 | 责任主体 |
1 | 嘉兴港独山港区B区13、14号多用途泊位工程 | 新建3万吨级码头1座,含多用途泊位2个,总投资约8亿元。 | 已开工, 2023年建成。 | 独山港区 |
2 | 嘉兴港独山港区A区5号、6号泊位工程 | 新建5万吨级码头1座,含液体散货泊位2个,总投资约13.5亿元。 |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 独山港区 |
3 | 嘉兴港独山港区B区21、22号多用途泊位工程 | 新建5万吨级码头1座,含多用途泊位2个,可同时靠泊1艘5万吨级和1艘4万吨级的船舶,总投资约19亿元。 |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 独山港区 |
4 | 嘉兴港独山港区B区25、26号多用途泊位工程 | 新建5万吨级码头1座,含多用途泊位2个,可同时靠泊2艘3万吨级船舶,或同时靠泊1艘5万吨级和1艘1万吨 级的船舶,总投资约16.2亿元。 |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 独山港区 |
5 | 嘉兴港独山港区Ⅱ号内河港池工程 | 新建500吨级泊位21个(水工结构按照靠泊 1000 吨级船舶设计), 其中 8 个多用途泊位,3 个通用泊位,10 个待泊泊位,总投资约10亿元。 |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 独山港区 |
6 | 嘉兴外海进港航道(鱼腥脑航道) | 建设航道52公里,总投资16亿元。 | 2023年开工,2025年建成。 | 交通运输局 |
7 | 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平湖段) | 按照三级航道标准改造提升乍嘉苏线乍浦塘约3.9公里航道,拆除净高明显不足的桥梁9座,总投资12.77亿元。 |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 交投集团 |
8 | 乍嘉苏线(平湖段)航道整治工程 | 对乍嘉苏航道平湖段进行“五改三”,总投资约10亿元。 | 2024年开工,2027年建成。 | 交投集团 |
9 | 平湖市级(广陈)大型公用码头工程 | 新建500吨级泊位3个,布置梁板预制场及混凝土拌合楼,总投资约3.5亿元。 | 2023年开工,2025年建成。 | 交投集团 |
10 | 平湖镇级内河公用码头工程 | 建设内河公用码头10座,包括1000吨级泊位8个,500吨级泊位6个,300吨级泊位14个,总投资约14.86亿元。 | 已开工, 力争2027年建成。 | 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 |
11 | 228国道平湖独山港至林埭段改扩建工程 | 项目全长约23公里,主线“四改六”,部分路段高架桥,连接线双向四车道,均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约36.1亿元。 | 2023年开工,2026年建成。 | 交投集团 |
12 | 滨港路二期(G228国道-海河路)工程 | 路线长约3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度36米,双向六车道,总投资约5.98亿元。 | 2023年开工,2025年建成。 | 独山港区 |
13 | 平湖长胜路高桥改建工程 | 本项目实施路线全长2.00公里,特大桥1座,平面交叉5处,总投资5.37亿元。 |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 交投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