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文件

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4-14   15:4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府办(市金融办、市外事办)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

《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和嘉兴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等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平湖地处“长三角”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前海后河”的资源禀赋优势,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建设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实施方案》(嘉政办发〔2023〕1号)和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湖市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实施方案》(平政发〔2023〕25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嘉兴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平湖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战略引领、统筹谋划,坚持海河一体、港产联动,坚持绿色低碳、提质增效,加快将独山港区建设成为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为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璀璨明珠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海洋强省、海洋强市提供平湖样板。

(二)发展目标

到2023年底,独山港区实现年货物吞吐量超5500万吨、海河联运吞吐量1500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8万标箱、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13万标箱,港航基础设施显著提升,港口服务环境明显改善,基本确立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地位。到2027年底,独山港区实现年货物吞吐量超7000万吨、海河联运吞吐量2000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210万标箱、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超60万标箱,分别比2023年增长27%、33%、330%和360%以上,基本建成绿色现代、保障有力、运行高效、海河一体的长三角地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

二、主要任务

(一)畅通海河联运内外通道

1.提升内河千吨级航道网。围绕嘉兴市“三横三纵一通道”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布局,建成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平湖段建设工程,实现三层64标集装箱船舶进出独山港区,海河联运能力显著提升。加快乍嘉苏线航道改造提升、平剪线航道标准化养护工程,积极谋划推进黄姑塘航道东延段方案,提档升级浙北高等级航道网。到2027年底,全市内河千吨级航道里程达66公里,占平湖内河航道总里程的比例由15.6%提升至23.2%,高等级航道里程比保持嘉兴领先,建成连通上海、江苏、安徽以及钱塘江中上游,辐射国内中东部地区的千吨级航道网络。(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交投集团、各镇街道)

2.构建独山港区外海进港双通道格局。在现有嘉兴港外海金山航道的基础上,新建嘉兴外海鱼腥脑进港航道,打造嘉兴港与宁波舟山港水上双通道,计划2023年开工建设、2025年全面建成。配合制定嘉兴港进港航道锚地规划建设方案,推动独山3号锚地扩容,提升海上船舶通行效率和通航安全水平。(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独山港经济开发区)

3.优化港口路网集疏运体系。高起点谋划独山港区集疏运体系,推动独山港区公路集疏运通道加密扩容,到2023年底完成翁金线改造提升,力争到2026年基本建成228国道平湖段主线改建工程等项目,形成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为骨干,快速连通独山港区,并加快与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内河港作业区内部道路的衔接,构建水陆协同、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公路集疏运体系。(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投集团、独山港经济开发区)

(二)提高海河联运港口能级

4.建设支撑有力的沿海港口。深度融入全省“一体两翼多联”港口发展布局,加强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优化独山港区功能布局,加快外海码头建设,提升海河联运保障能力。2023年全面开工A5/6、B21/22、B25/26和Ⅱ号港池等海河联运示范工程,港口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跻身行业领先水平。到2025年底,建成独山港区两大海河联运作业区;到2027年,独山港区外海万吨级以上泊位累计达18个,海港与内河港高效协同。(责任单位: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口岸办、省海港集团嘉兴港务公司)

5.打造集约高效的内河港口。修订完善《平湖市内河公用码头布点专项规划》,优化嘉兴内河港平湖港区布局,重点打造2个内河作业区和一批临港物流园区,形成“内河码头+配套园区+物流服务”的综合高效运作模式。推动内河老旧码头升级改造,鼓励低小散码头优化整合或有序退出,统筹利用岸线资源,强化临港产业集群,2023年新开工内河公用码头2个,完成老旧码头“蝶变跃升”15个。到2027年,全市实现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千吨级内河码头全覆盖。(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交投集团、各镇街道)

6.完善海河公铁多式联运体系。结合虹桥枢纽南向拓展带规划,强化铁路、公路与独山港区联动,开展海河公铁联运体系研究,大力推动沪乍杭铁路、黄姑塘东延、乍嘉苏航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海河联运”、“公铁联运”、“铁水转运”等多式联运模式,形成彰显平湖特色的海河公铁多式联运体系,提升独山港区服务长三角、联通国内国际的能力。(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心、各镇街道)

(三)推动运输装备迭代升级

7.打造现代化集装箱海河联运船队。配合制定嘉兴港海河联运集装箱船型标准,发挥平湖浙北船厂等传统造船企业优势,重点研发推广三层96标箱内河集装箱船舶、千吨级散货船舶和千吨级海河直达船舶。依托省海港集团组建海河联运集装箱公共运输船队,大力发展现代航运业。(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经信局,省海港集团嘉兴港务公司)

8.积极推广新能源应用。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老旧运输船舶,鼓励建造应用电能、LNG、氢能等新能源船舶,稳步推进内河集装箱新能源动力船舶的新建、改建工作,持续提高内河集装箱绿色能源船舶运力规模。推进港航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立岸电使用推动机制,加快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到2027年,沿海五类专业化码头泊位、内河国家高等级航道沿线码头(油气化工码头除外)、水上综合服务区岸电实现全覆盖。(责任单位:经信局、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分局、各镇街道)

(四)加快发展港航服务业

9.完善港口配套服务功能。积极招引船代、货代、航运金融等企业落户,提升独山港区仓储、分拨、加工、配送、拆装箱、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化物流服务能力。重点发展集装箱及大宗散货海河联运船舶代理,引育国内大型船舶租赁、航运经纪、船舶检验、航运交易等机构。促进集装箱货运代理企业与港口、航运及货主企业合作,支持企业向现代化全程物流模式转型,提升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支持集装箱货运代理企业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吸引外贸企业箱源从公路运输向内河航运转移。(责任单位: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经信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省海港集团嘉兴港务公司)

10.搭建海河联运在线信息平台。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配合嘉兴重点打造“海河联运一张图、船舶货物一线牵、物流信息一点清、企业申报一路通、政府监管一体化”等场景,加快应用海河联运在线平台。主动参与“嘉海通”场景建设,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在独山港区的互联共享。(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政务数据办、独山港经济开发区)

11.推进重点外贸企业定制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提供“门到门”“一单制”全程物流服务。采用内外贸同船、舱位共享模式,鼓励网络货运平台企业进入水路运输领域发展。拓展服务范围,为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三角科技城等重要工业园区和骨干外贸企业提供定制化、全链条、高品质物流服务,吸引更多外贸合作。(责任单位:商务局、经信局、交通运输局、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省海港集团嘉兴港务公司)

12.推动港口生产经营智能化。支持航运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促进车货船高效匹配。加快5G、北斗、物联网等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在独山港区应用。配合建设嘉兴市港航码头企业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进港口污染防治数字化监管,加快独山港区数字化转型。推进独山港区和内河集装箱自动化、智能化码头建设,实现桥吊、龙门吊等大型港作机械设备全流程作业数字化、无线化。(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省海港集团嘉兴港务公司)

(五)提升海河联运服务效能

1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独山港外海码头口岸开放,浙北内河集装箱码头海关功能建设。持续提升独山港区通关便利化水平,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支持独山港区申建进境粮食等指定监管场地。强化内陆港口与独山港区对接,为货运出港提供通关报检、班轮信息、仓储中转、中介代办等服务。(责任单位:商务局、口岸办、独山港经济开发区)

14.推进港产城融合联动发展。优化港城功能布局,促进高端要素集成,创新港口集疏运模式,推进城市与港口协调发展。统筹港口岸线与后方土地综合开发,促进港口企业与临港产业基地、物流园区等联动发展。加快推进独山新城建设,实现文体中心、商贸综合体、星级酒店、智安中心等新城地标开工建设,推动区镇“港口、港产、港城、港运”四港融合大发展。立足平湖江南水乡和5A级景区城特色,加快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到2025年底,形成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高品质水上客运体系,建成旅游航道4.3公里。(责任单位: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发改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文旅局、城投集团)

(六)优化海河联运发展环境

15.强化海河联运政策扶持。实施“散改集”运输模式改革,推进件杂货、散货等适箱货物入箱运输。根据嘉兴市集装箱海河联运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落实集装箱海河联运补助政策,对集装箱航线开辟、内河班轮化运输、内贸及散改集增量等方面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发改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独山港经济开发区)

16.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推进平安港口建设,强化港口作业和危货储运安全生产条件和管理薄弱环节治理,消除各类隐患,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设施状态良好。推进杭平申线叉河口安全风险隐患治理。(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各镇街道)

17.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优化决策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有效提升船舶污染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设备物资配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责任单位: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市级层面在平湖市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框架下,成立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工作专班,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总召集人。建立推进协调工作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专班工作会议,统筹协调重大项目、重大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

(二)加强责任落实。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要按职责分工,创新工作举措,落实海河联运相关扶持政策,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完成各项重点任务。独山港区要切实履行属地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协调、政策支持和力量配置。

(三)强化督查考核。将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重大项目、重大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工作台账,跟踪工作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相关部门(单位)每季度向市级工作专班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附件:1.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目标指标体系

          2.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项目任务清单(2023-2027)

附件1

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

建设目标指标体系

年份

货物吞吐量(万吨)

海河联运货物

吞吐量(万吨)

集装箱吞吐量

(万TEU)

海河联运集装箱

吞吐量(万TEU)

2023年

5500

1500

48

13

2024年

5650

1600

60

15

2025年

5800

1700

70

18

2026年

6300

1800

100

30

2027年

7000

2000

210

60

附件2

平湖市(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

建设项目任务清单(2023-2027)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

责任主体

1

嘉兴港独山港区B区13、14号多用途泊位工程

新建3万吨级码头1座,含多用途泊位2个,总投资约8亿元。

已开工,

2023年建成。

独山港区

2

嘉兴港独山港区A区5号、6号泊位工程

新建5万吨级码头1座,含液体散货泊位2个,总投资约13.5亿元。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独山港区

3

嘉兴港独山港区B区21、22号多用途泊位工程

新建5万吨级码头1座,含多用途泊位2个,可同时靠泊1艘5万吨级和1艘4万吨级的船舶,总投资约19亿元。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独山港区

4

嘉兴港独山港区B区25、26号多用途泊位工程

新建5万吨级码头1座,含多用途泊位2个,可同时靠泊2艘3万吨级船舶,或同时靠泊1艘5万吨级和1艘1万吨 级的船舶,总投资约16.2亿元。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独山港区

5

嘉兴港独山港区Ⅱ号内河港池工程

新建500吨级泊位21个(水工结构按照靠泊 1000 吨级船舶设计), 其中 8 个多用途泊位,3 个通用泊位,10 个待泊泊位,总投资约10亿元。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独山港区

6

嘉兴外海进港航道(鱼腥脑航道)

建设航道52公里,总投资16亿元。

2023年开工,2025年建成。

交通运输局

7

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平湖段)

按照三级航道标准改造提升乍嘉苏线乍浦塘约3.9公里航道,拆除净高明显不足的桥梁9座,总投资12.77亿元。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交投集团

8

乍嘉苏线(平湖段)航道整治工程

对乍嘉苏航道平湖段进行“五改三”,总投资约10亿元。

2024年开工,2027年建成。

交投集团

9

平湖市级(广陈)大型公用码头工程

新建500吨级泊位3个,布置梁板预制场及混凝土拌合楼,总投资约3.5亿元。

2023年开工,2025年建成。

交投集团

10

平湖镇级内河公用码头工程

建设内河公用码头10座,包括1000吨级泊位8个,500吨级泊位6个,300吨级泊位14个,总投资约14.86亿元。

已开工,

力争2027年建成。

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

11

228国道平湖独山港至林埭段改扩建工程

项目全长约23公里,主线“四改六”,部分路段高架桥,连接线双向四车道,均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约36.1亿元。

2023年开工,2026年建成。

交投集团

12

滨港路二期(G228国道-海河路)工程

路线长约3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度36米,双向六车道,总投资约5.98亿元。

2023年开工,2025年建成。

独山港区

13

平湖长胜路高桥改建工程

本项目实施路线全长2.00公里,特大桥1座,平面交叉5处,总投资5.37亿元。

已开工,

2024年建成。

交投集团

平政办发〔2023〕17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