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实施“三项工程”持续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 ||
|
||
平湖市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围绕精准提升、科学评价、制度建设、载体创新等重点,全过程、全领域、全生命周期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一是实施公民法治素养精准提升工程。推出“学法盲盒”,用好公民法治素养基准体系,根据通识别版本,针对不同人群,定制公民法治素养“学法盲盒”,推动群众自主学习和测评,提升全社会对公民法治素养的认知和理解。研制“普法课程”,进一步落实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由市普法守法协调小组牵头、各普法责任主体负责,面向青少年、妇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明白人,开设“少年有想‘法’”法治冬(夏)令营、“非遗普法”、“模拟法庭”、“法律明白人”直播课、“美丽乡村 民法典相伴”法治沙龙、行业人才法律沙龙等精准普法课程。打造“普法品牌”,针对青少年这个重点群体,构建“机关+学校、社会、家庭”的“四位一体”体系,开展法治研学实践、青少年维权行动、法治环境营造、尊法意识培育、守法习惯养成等“五大行动”,打造“金平湖·新少年”法治素养提升品牌。青少年普法参与人数年度超12万人次。 二是实施公民法治素养科学评价工程。建好“测育一体”观测点,在“金平湖∙法治里”设立服务共享类、展示体验类、数字赋能类、研学孵化类四大区块,分成法治书房、法律沙龙(法治人才之家)、法治宣教展示体验馆、法治广场、24h法生活驿站、“智慧司法”法务中心、青少年法治研学基地、妇女儿童法治教育中心等八个分区,以“法生活”为理念,建立“测育一体”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丰富观测点活动形式,组织开展普法夜市、普法骑行、普法小摊等各类活动,加强公民法治素养测评相关内容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开设“金平湖∙法治里”抖音号和小程序,以“每周一说法”“每周一活动”常态化开展工作,打造具有平湖辨识度的法治素养提升品牌。开展多元观察评价,组织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村(社区)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分层分类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测评,开展法治素养评价3次,获评全省首批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十大最佳实践案例。 三是实施公民法治素养基础保障工程。落实制度性保障,制定《平湖市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实施方案》《“金平湖·新少年”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方案》等,推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不断深入。强化资源库建设,开展“金平湖·爱学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课程征集活动,建立普法课程池。整合全市普法阵地,打造“一核两带三园”新格局,累计建成公园、广场、长廊等户外法治文化阵地87个。以平湖市法治文化公园区域为核心,以省级公民法治素养测评点为引领,形成“金平湖·法治里”法治素养提升核心区,引领全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作。举办“跟着普法地图游平湖”等系列活动50余场。培育“专兼结合”普法大朋友、完善法治副校长队伍、研发特色化普法产品。推进数字化应用,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推动“智慧普法”。组织拍摄“法治里·说法”普法微视频38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