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内外贸 加速“双循环”
平湖内外贸一体化入选省级最佳实践案例
|
||
|
||
近日,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专班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我市的《平湖市探索内外贸一体化新路径,按下“双循环”加速键》入选。入选的背后,是平湖立足箱包、童车、服装等传统外贸优势产业,积极引导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出的内外贸并举发展之路。 内外贸一体化,是平湖企业开拓市场、规避风险的重大选择。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从纯内贸或纯外贸转为内外贸并行,其中16家“佼佼者”获评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企业类型涵盖箱包、童车、服装、汽零配等。落户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嘉特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我市16家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之一。今年前9个月,企业实现出口6.88亿元,同比增长48.13%。 “如此增长,正是得益于我们有几款新产品面世,拉动了市场。”浙江嘉特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贸易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主要出口至美国、法国、日本等市场,今年他们有几款不同容量的保温杯产品新进入美国市场,所以做大了出口总额。据该负责人介绍,公司除了在平湖工厂设立贸易部以外,还在杭州成立了办事处,既合作又分工负责新客户挖掘、老客户维护等事宜。 展会,是企业获得客户资源的重要渠道。就拿嘉特来说,今年该公司参加了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展会,并赴日本参加展会,进一步推介了公司产品,也拓展了客户资源。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为了提高企业参展的积极性,我市对参与政府重点团组活动的企业还给予重点展每个展位3万元、一般展每个展位2万元以及人员费等补贴。今年,我市共安排了赴泰国、日本、澳大利亚的3个政府重点团组活动,为企业搭建了“走出去”的“路”和“桥”。截至目前,先后组织205家次企业参加广交会、泰国展、日本大阪、澳大利亚展等10余场境内外展会,达成意向成交额超1.2亿美元。 积极融入“双循环”,走出内外贸一体化新路径,既有平湖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又有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惠企政策的驱动力。在“两力”结合下,平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除16家企业获评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之外,我市箱包、童车、服装、汽车零部件、电商等“五大平台”被评为省级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培育基地,数量位居嘉兴首位。服装、箱包专业市场被评为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项目,箱包和童车两大基地获评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今年前9个月,我市外贸出口额289.3亿元,同比增长6.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