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的“共富”密码 | ||
|
||
今年以来,独山港着力推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创新和改革实践。通过实施“共富大棚(田园)”项目,链接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多方资源,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架起百姓致富桥。 在独山港韩家庙村37亩的共富大棚基地上,9个联动大棚正在加紧建设中,经过前期规划设计和土地平整,目前已全面进入大棚设施安装的关键阶段。韩家庙村共富大棚项目总投资400余万元,计划采用有土栽培模式。在第三方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体运营管理下,共富大棚能灵活调整作物品种,实现芹菜、玉米、生菜等蔬菜的轮作搭配,确保整体产出更高效。 独山港镇韩家庙村党委委员殷秋杰表示,共富大棚建设工程从10月初开始,目前已经完成整体工程量的60%左右,计划在12月底全部完工,进入第一茬作物种植。届时将采用有土栽培的模式,种植各种菜叶类的作物,还可以有效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节,实现共富大棚的可持续性运营,为村里的共富工作开展,提供更多支持。 共富大棚项目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保底分红+二次分红+土地流转费的形式,实现利益共享。共富大棚正式启用后,还将为周边农户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和村民增收致富。接下来,韩家庙村的共富大棚项目将计划吸纳十余户低收入家庭,参与共富大棚工作,为低收入家庭实现增收。 作为独山港镇首个“共富大棚”项目,赵家桥村共富大棚已率先完成建设并开始了首批播种作业,只见技术员操作着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所到之处,沙培芹菜的种子被均匀地播撒在沙土之上。该共富大棚采用先进的沙培种植技术,以沙子为基质进行无土栽培。项目不仅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还能满足市场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 “芹菜这个品种在沙地上的表现十分优良,它的纤维度比普通芹菜更低,口感上更佳;另一方面,经过五年的种植,沙培芹菜一次农药也没有施盖,所以在农残方面普遍受到广大市场的认可和喜爱,在售价就比市面上普通的芹菜定价高出20%。”浙江绿迹基地管理员林柏祥表示。 赵家桥村共富大棚项目同样由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运营,公司将提供涵盖种苗供应、标准化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的全链条服务,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同时,还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独山港镇赵家桥村党委委员王晓峰表示,测算下来一年可种植三茬作物,亩均产值在18000元左右,可以吸纳周边低收入农户十多名左右,预计每人增收3000元左右。 共富大棚模式,不仅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项生动实践。今年9月,独山港镇正式启动共富大棚项目,涵盖全镇7个村,计划完成430亩共富大棚建设。 独山港镇副镇长周峰潮表示,今年由赵家桥、韩家庙等7村建设共富大棚432亩,目前已经全部开建,预计12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建设,并且投入使用。下一步,独山港镇将根据上级部门安排,进一步推动共富大棚建设,实现企业增效、群众增收,携手迈向“共同富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