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独山港区被正式确定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自此,独山港立足新起点,充分发挥特有的区位交通、港口岸线等优势,不断推进平台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了新的更大跨越——
面朝大海筑梦“新蓝海”
|
||
|
||
【新闻印记】2014年8月26日,《嘉兴日报·平湖版》刊登了题为《独山港区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报道,文中记录了“独山港区被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文中提及,利用这一契机,独山港将做好构筑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利用好港口码头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三篇文章。 【奋进足迹】向海而生,因港而兴,是刻在独山港发展轴上的深刻烙印。由于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坐拥丰富的岸线资源,再加上便捷的区位交通,给予了独山港区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尤其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独山港区作为“嘉兴港”三大港区中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区,以及浙北地区唯一深水良港的优势变得更加明显。 2009年,黄姑、全塘两镇合并成立独山港区。整合后的独山港区很快迎来高速发展,根据当时的报道记录:2013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51.5亿元,可比增长16.1%;引进市外内资30.9亿元,同比增长183.1%;完成合同外资14270万美元,实到外资554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8.3%和104.3%。 经济跑出喜人速度后,平台能级有限的“短板”也随之显现,独山港的大开发、大建设和大发展受到了诸多方面的限制。为此,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独山港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港口经济的意见》,在土地、资金、环境容量、能耗指标等要素保障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优先保障,真正举全市之力推进独山港区的开发建设。同时,向上争取,积极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时任独山港区党工委书记冯中海曾表示,“升级”成为省级开发区后,融资、项目审批、项目推进等曾经制约发展的问题都得到有效推进,有助于独山港在更高的平台上参与竞争,在更优的环境中快速发展,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十年间,这里的平台逐步壮大,以大平台承载大产业,独山港着力培育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物贸三大主导产业。其中最可圈可点的就是独山港石化产业园,这也是长三角重要临港石化工业基地。2011年卫星化学落户基地内;2016年,新凤鸣集团经过多轮考察比较,最终也相中了这片“蓝色开发区”,投资设立独山能源。如今两家企业都拓展至3期,携手形成了园区百亿“双子塔”格局。“独山港新材料产业园”品牌正不断擦亮,引进了全球最大化工企业巴斯夫、全球贵金属加工头部企业贺利氏以及湛新、科莱恩、艾迪科等全球行业巨头落户,成功跻身长三角化工新材料产业头部园区。2023年,独山港新材料产业园完成规上工业产值近500亿元。 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办公室产业科科长李月萍在这里从事经发工作已十多年,见证了独山港向前迈进的每一步。“基础设施从最初的‘三通一平’到现在‘七通一平’,实现了项目落户‘拎包入住’。石化产业园更是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6年上榜全国化工园区‘潜力10强’。”说起这些,李月萍如数家珍,难掩心中的自豪感。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果说倾力打造产业平台是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态度”,那么纷至沓来的好项目,就是对这种“态度”的认可。2018年8月,凯密特尔化学品有限公司年产8.9万吨表面处理材料项目签约落户独山港,该项目的投资方是全球化工巨头、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巴斯夫集团,在行业内具有引领作用。在引进该项目后,独山港持续做好将产业链招商与“龙头企业招商”相结合,以凯密特尔为“桥梁”,积极向外推介产业投资环境。终于在今年,吸引了巴斯夫、贺利氏两大世界500强企业联手合作,落户独山港,合资投资贵金属项目,进一步壮大了新材料产业规模及优势。 “一花引来百花开”,有了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配套企业和同源地企业相继落户,这样的案例在独山港还有不少。“在前期的扎实铺垫下,这两年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迎来春天。”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招商服务办外资招引岗主任胡希说,2023年全年引进世界500强、超亿美元和超10亿元项目5个以上,其中诺瓦瑞斯项目实现投产,西卡、信越等项目正高效推进,而今年的招商成果同样可期。 港口资源是独山港将黄金岸线转化为黄金效益的基石。十年前,独山港区只开放了A2码头。2016年,独山港口岸正式取得国际通行证,自此码头泊位对外启用不断提速,迎来了临港经济的大发展。2020年1月15日,A9号泊位卫星能源码头正式获得对外开放资质;2021年1月28日,A4泊位液体散货码头对外开放启用。2022年6月10日,A7、A8、B27、B28、D1、D2、D3泊位通过联合验收,正式获得对外启用资质;2024年1月22日,独山港A3泊位通过验收,开放泊位再次扩容,口岸功能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独山港开放泊位总数达到16个,对外开放港口岸线达12.6公里,共建成外海生产性泊位23个,其中万吨级17个。2023年,这里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551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9.3万标箱,均创历史新高。“本月B25、B26多用途泊位将迎来竣工验收,其设计集装箱年吞吐能力为70万标箱。”李月萍说,未来,独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200万标箱可期,将真正迈入世界大港行列。 【延伸阅读】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已走过第一个十年,随着“两海”优势不断释放,传统海洋经济与现代港口经济实现量质齐升,海港与内河紧密相连的显著优势不断放大,独山港开放型经济模式将不断壮大,成为我市迈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蓝色引擎”。就如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戈浩强展望的那样,这里还将不断加快谋划推进园区扩容、特色平台建设和口岸能级提升,全面提升产业能级。迈入第二个“十年之约”,千亿梦、大港梦的梦想照进现实不会太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