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枝条育菌菇 循环模式助增收

  • 发布时间: 2025-01-14 12:41
  • 信息来源: 今日平湖
  • 浏览次数:

一捆捆摆放整齐的葡萄枝条,经过碎枝机变为葡萄枝碎屑,通过堆置发酵后种植大球盖菇,菌渣还田后用于葡萄的种植……日前,在新埭盛龙果树园艺场,负责人盛奕分享起种植大球盖菇的新模式。

葡萄枝条还能用来种大球盖菇?盛奕带着记者来到菇棚里,刚一走进菇棚就与扑鼻的菌香撞了个满怀,一朵朵脚粗帽肥的大球盖菇破土而出,拨开黑漆漆的菌土,细小的葡萄枝便藏在里面。“我们也是第一年尝试这种模式,主要考虑到现在种葡萄的也很多,废弃的枝条堆在路边影响环境,就想着能不能再利用。”盛奕说,经过与专家的交流研讨,通过不断调整配方,大球盖菇在隆冬时节迎来了丰收。据悉,这也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家成功采用该模式种植大球盖菇的基地。

眼下第一茬的大球盖菇已采摘完毕,新一茬也已蓄势待发。谈及用葡萄枝条种菌菇这一新模式带来的新变化,盛奕向记者算了“三笔账”。第一笔是时间成本账,新模式下菌土的透气性更好,菌丝活力也更充分,这让菌菇能提前7到10天抢“鲜”上市,赢得了市场先机和效益。第二笔是运输成本账,第一茬大球盖菇有个非常鲜明的特点——粗壮坚韧,这一特性大大降低大球盖菇在运输中的损坏率,节省了运输成本,运输到外省市场时,大球盖菇仍然拥有好品相。第三笔是用料成本账,废弃闲置的葡萄枝条替代原有配方中的一些原料,能够让基地在种植大球盖菇时每亩节省1000元左右的用料成本,种完菌菇后的菌渣又能为葡萄种植减少一次人工除草,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有机质,降低冬肥的使用。“后续我们也将继续调整配方,把堆置的葡萄枝条收集起来,既保护环境又节约成本。”盛奕说。

如今,我市各类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多点开花,农业生产中水旱轮作、菌—果轮作、菌—瓜轮作、果蔬—玉米轮作等模式应用面积逐渐增大,农业秸秆碎粉加秸秆腐熟剂腐熟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或用作菌菇培养料的应用面积也逐年增加。我市果蔬种植户的循环理念逐渐增强,除了新埭盛龙果树园艺场的葡萄枝条循环模式,浙江旭之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菌—果轮作、曹桥街道隆鑫家庭农场的稻—食用菌—芦笋轮作等都在今年收获颇丰。“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循环产业链发展,对符合要求的食用菌规模种植户给予一定补助,鼓励种植户的积极性。”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平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