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养金平湖|聚焦“小切口”,办好“大民生” 绘就幸福养老新图景 | ||
|
||
民生关系你我他,实事惠及千万家。2024年,平湖市民政局聚焦养老服务民生实事,制定实施方案,强力推进养老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解决吃饭这件“食”在事 临近中午,新仓集镇上的桥家大食堂热闹非凡、人声鼎沸,红烧鸡块、狮子头、土豆丝、蒸蛋......一道道热气腾腾的家常菜整齐摆放,前来就餐的老人有序排队取餐。 “这儿的菜样多,好吃又营养均衡,而且环境还好,我天天来这吃。”“以前一个人在家吃饭,冷清、自己烧也不方便。现在一到饭点儿,大伙儿都来,吃完还能顺道去照料中心活动,多好!”老人们边吃饭、边称赞。 像这样的老年食堂,2024年还在当湖、钟埭、新埭等建成5家,放眼全市共有老年食堂11家,因地制宜推出“养老服务机构+食堂”“配送公司+食堂”“餐饮企业+食堂”等多种运营模式,向辖区老年人提供差异化优惠。 此外,针对特殊老年群体提供送餐服务,如曹桥街道“暖心助餐”服务项目配备36名配送员,全年为300余位低保、重残等特殊老年人送餐约8.6万份。 老年助餐点也是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市民政局充分发挥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会化、区域化运营优势,在照料中心建设老年助餐点25个,作为配送中转或集中用餐场所,形成“老年食堂+集中用餐点+配送到家”三级助餐服务体系,切实帮助老人解决“做饭难、吃饭愁”的难题。 二、建设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为让更多老人便捷就近享受到养老服务,市民政局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在老年人较多的小区或村落建设养老驿站17个,累计建成43个,延伸养老服务“触角”,让幸福养老“触手可及”。 虽是小小驿站,但阅览室、棋牌室、休息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老人们在这里可以读书看报、观影聊天、锻炼身体,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促进老人身心健康,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新埭镇虹桥景苑社区云栖湾小区就是其中一个缩影,小区规划总户数1700多户,现居住1000多户,老年人群体占比较大。然而无论是虹桥景苑社区,还是其他村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都距离小区较远,因此特地在小区内建设一处养老驿站。自驿站启用以来,居民汤奶奶就是这里的“常客”,说起在养老驿站的体验和感受,她不禁竖起大拇指,“出门走几步就到了,很方便,设施设备也都很完善,我们在这里活动,家里子女也放心。” 如今,养老驿站已成为居家社区养老的重要支点,进一步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老年人安享晚年时光。 三、为认知障碍老年人设立照护专区 为加强对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照护支持,市民政局连续多年以实事项目为抓手,推动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2024年在金色阳光老年公寓、新埭伯乐颐养院、独山港红景天颐养院新建照护专区3个。 照护专区统一使用“幸福忆家”名称,以单元式布局、居家型布置和功能化配套为原则,配备居室、餐厅、公共客厅、照护站等功能区和非药物疗法训练区,个性化设置熟悉的生活环境,帮助老人增强对空间、时间变化的辨识。 金奶奶患有中度认知障碍,年初入住到金色阳光老年公寓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在这里得到了照护团队的专业服务,她们为金奶奶开展专项评估,制定专属照护计划,定期开展音乐疗法、芳香疗法、园艺疗法等活动,强化锻炼金奶奶的专注力、表达力、定向力,延缓了认知障碍发展进程。“看到母亲脸上重现笑容,我真的很开心。”金奶奶的女儿欣喜地说道。 为减轻失能失智家庭照护负担,2024年“重度失智人员在本地长护定点养老机构失智专区发生的符合规定的护理费用纳入长护险支付范围”同步列入民生实事,目前全市养老机构中,已认定长护险定点失智照护专区3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