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成绩单” |
|||||
|
|||||
“收入涨了,日子更有盼头了!”这是我市许多城乡居民共同的心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116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97元,增长5.5%。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为1.53:1,已连续6年呈下降态势。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潜力持续回升……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体现在统计数据上,更体现在城乡居民越来越鼓的口袋中。“钱袋子”越来越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背后秘诀何在? 前厅食客满座、后厨厨师忙得不可开交、一旁订座电话时不时响起……气温尚未回暖,独山港镇海塘村的海鲜一条街已聚起浓浓的烟火气,“浙里鲜”餐馆迎来了新一年的忙碌。 餐馆老板王方权,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很早就在这条街上开餐饮店,小店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随着生意日渐红火,2年前更换了店面,搬进了现在这处更宽敞的店铺,餐厅从八张桌子“扩容”到十几张,还布置起了文艺范的包厢。“去年日均营业额在七八千,旺季的时候能翻一番。”说起店里生意,王方权喜滋滋,过去海鲜一条街的旺季在夏天,近几年镇里推出了“海鲜野米饭”“四季村晚”等活动,吸引了更多食客前来尝鲜消费,经营旺季也被“拉长”了,开春前后前来吃饭的人就不少。 在王方权的餐馆里,还有厨师、服务员等7人,大多是周边村民,餐馆的生意红火,大家的收入也水涨船高。更让大家期待的是,海鲜一条街去年启动提升项目,今年5月前后这里将全新开街,届时餐馆的生意将更上一层楼。 从“浙里鲜”餐馆里忙碌却富足的景象,可以窥见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源头。在农村,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住宿餐饮和农家乐行业也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在“家门口“创业,餐饮店、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助力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如今,市场需求逐渐旺盛,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和一系列稳岗扩岗措施持续发力,居民就业整体稳定,经济稳步推进,工资性收入支撑明显。经营净收入增速稳步上升,一产经营整体平稳、二三产经营净收入皆在稳定增长。同时,居民生活品质逐渐提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加入都在不断激活居民消费潜力。 解码我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这张“成绩单”,“产业兴旺让就业增收有了保障,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富了起来,政策扶持则让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增强。”市统计局住户调查专业人员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收入比的连年下降,既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