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拟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 发布时间: 2025-04-23 14:49
  • 信息来源: 行政许可科
  •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23日拟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项目概况

公众参与

环保措施承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国家级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电子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2024-2025年园区道路新建工程配套电力项目涉及110kV建当1314线10#-18#迁改工程

平湖市钟埭街道汽车电子产业园区

平湖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

1、新建线路路径长度2.01km,其中新建双回路电缆土建路径长 1.4km(电气单回),利用原有电缆通道敷设路径长0.17km,新建双回路架空线路路径长0.2km(本期通电1回),新建单回路架空线路路径长 0.24km(原10#-新电 1#),另一回利旧调整架设线路路径长 0.24km(原 10#-新电 1#,本期不通电)。

2、拆除 110kV建当 1314线旧塔5基,拆除单回架空线路长度 1.2km,拆除单回电缆线路长度 0.35km

按照要求无需公参

建设单位承诺,将按照环评提出的相关要求实施项目建设,确保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

.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减少施工临时占地面积;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控制施工人员活动范围,严禁施工人员至非施工区域活动;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避开雨季土建施工,对土建施工场地采取围挡、遮盖的措施,避免由于风、雨天气可能造成的风蚀和水蚀;加强施工管理,对植被应加强保护,禁止乱占、滥伐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禁止在河道两岸范围内进行采石、取土等活动,尽可能减少开挖面积,缩短作业时间,临近河道施工不得污染河道水质;材料运输应充分利用现有公路;材料运至施工场地后,应合理布置,减少临时占地;基础开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表层土壤单独开挖,妥善堆存,用于施工结束后植被恢复覆土;施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尽可能恢复原状地貌,施工固废运出现场,并送往固废填埋场处置;输电线路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和拆除塔基遗留地块进行土地平整,恢复原有地形,必要时进行土壤改良,确保适合植被生长,种植适合的植被,恢复生态平衡。电缆线路施工过程中采用非开挖拖拉管方式穿越永久基本农田,不破坏农作物根系,临时占地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施工期避开农作物收获季节。

.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措施,并采取降尘措施;合理布置工程施工料场,对于临时堆放的建筑材料等应用土工布围护,并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后尽快完成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场地,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砂石等散体材料集中堆放并覆盖;选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施工车辆,并加强施工车辆的维护,使其性能保持在良好状态;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尽量避开居民点,控制施工车辆行驶速度;运输垃圾、渣土、砂石的车辆必须取得渣土、砂石运输车辆准运证,实行密闭式运输,不得沿途撒、漏;加强运输管理,坚持文明装卸;对驶出施工现场的机动车辆冲洗干净,方可上路;施工现场设置洒水降尘设施,安排专人定时洒水降尘。

.施工场地远离河流布设,建筑材料尽可能远离河道堆放,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对开挖面采取防护措施,减少雨水冲刷;施工场地设置沉砂池和沉淀池处理含泥沙的施工废水,沉砂池和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当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纳管;为防止工区临时堆放的散料被雨水冲刷造成流失,引起地表水的二次污染,散料堆场四周需用沙袋等围挡,作为临时性挡护措施;钻孔使用环保型泥浆,在河岸两侧设置防渗围堰和泥浆收集池,配备应急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吸油毡)和快速堵漏装置;注意场地清洁,及时维护和修理施工机械,避免施工机械机油的跑冒漏滴,若出现滴漏,应及时采取措施,用专用装置收集并妥善处置。

.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安排在昼间,禁止夜间施工和夜间运输行车;优先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小运行噪声值;优化施工车辆的运行线路和时间,应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敏感时段(学校上学、放学时间段),禁止鸣笛,降低交通噪声;施 》(GB12523-2011)的要求,加强施工噪声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文明施工,最大程度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夜间施工。

.分类收集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并集中处理;施工期间废弃泥浆与钻屑经自然干化后就地回填;输电线路塔基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全部用于回填,基本达到土石方平衡,不产生弃土。牵张场选择地势平坦的平地,不进行开挖,不产生弃土;拆除的旧杆塔、旧导线等废旧材料由建设单位统一安排、报废处理。

.地下电缆敷设时,在每一相电缆外包裹绝缘层和金属护层,并采取直接接地措施;容纳地下电缆的排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排管顶部土壤覆盖厚度不宜小于0.5m;电缆沿线竖立警示标识,警示请勿靠近,同时保护排管管廊。导线对地高度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非居民区不低于6m,居民区不低于7m);使用合理、优良的绝缘子来减少绝缘子的表面放电,尽量使用能改善绝缘子表面或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保护装置;建设单位应在危险位置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避免意外事故;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设备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上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573 85061862

    通讯地址:平湖市胜利路380号(政务数据办)二楼210办公室生态环境办公区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