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野米饭,“烧”出亿元经济

  • 发布时间: 2025-04-23 08:30
  • 信息来源: 今日平湖
  • 浏览次数:

从春寒料峭的初春到日渐火热的暮春,跟随气温同步增长的,是平湖野米饭的人气。

今年的野米饭“风潮”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3月5日,曹桥街道抢“鲜”发布了“山珍六味鲜”系列美食之山珍野米饭,以一锅包含山珍“小明星”羊肚菌的特色野米饭,拉开了今年本地野米饭抢占文旅市场的大幕。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平湖野米饭已经交上了一份傲人成绩单:举办野米饭相关主题活动7场;全市各类野米饭基地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旅游综合收入约1.4亿元,同比增长10.22%。

用舌尖丈量平湖四季风物,以味觉解码江南乡村美学,成为野米饭的最好定义。随着越来越多外乡人闻香而来、闻名而至,这锅带着乡愁、带着回忆、带着传统的野米饭,烧出了新意,也“烧”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赛道”。

胜日晴方好,共赴一场老少皆宜的野米饭之约,体验舌尖上的田园牧歌,成为出游的首选。在无数本地居民、外地游客的选择中,平湖的野米饭“事业”火了起来,也催生了乡村新的光景。

带来了乡村流量。“如果没有体验过平湖的野米饭局,那真是莫大的遗憾。”刚刚过去的周末,来自嘉善县的游客胡丽筱发送的一条朋友圈,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当天她受平湖好友的邀约,在新埭镇的童话休闲农庄,体验了一个“烤全羊+土鸡+特色野米饭”的至尊套餐,照片里从美食到美景,无不展现着平湖周末的品质。而近期胡丽筱已是“三刷”平湖野米饭,“怎么也吃不够”“次次都有新意”是她的直观感受。

胡丽筱只是奔向平湖野米饭的大军之一。当前,家庭聚会、单位团建、亲子出行等游客队伍已成为我市各类野米饭基地的“主力军”。去年,我市共接待野米饭游客近300万人次,野米饭消费约1.5亿元,今年的“野米饭经济”更值得期待。

融合了本地产业。一锅饭反复吃,为啥总也吃不够?答案是“花样多”。

花式搭配的秘诀,藏在各镇街道的产业里。独山港靠海吃海,盛产小海鲜,于是海鲜野米饭横空出世;曹桥菌菇产业发展蓬勃,于是以羊肚菌为“主角”的山珍野米饭应运而生;林埭依托水产特色,打造了小龙虾野米饭……不同食材的搭配,带来不同的新奇体验。

本地文化、非遗元素同样也是“佐饭”神器。今年林埭根据省级非遗项目“平湖九彩龙”,独家创新“九彩野米饭”,开锅之时色彩丰富、好吃好看;身处新仓,比野米饭更先端上餐桌的,一定是新仓小落苏。在飘香的土灶之外,非遗圆作、杜布文创、传统小吃等平湖“特产”,正成为野米饭外的吸睛点,让游客一品平湖文化。

推动了强村富民。野米饭与平湖农村的双向奔赴,当然不只是热闹,也带来了增收。

独山港镇海塘村,去年开始打造海鲜野米饭。去年刚开春,村党委书记杨国春就召集村里海鲜一条街上的各路大厨潜心研究,成功推出3款海鲜野米饭,套餐定价在588元到888元不等,价格虽高,但却以高品质征服市场,创下了“7个灶头1月营收10多万元”的战绩。

今年,海塘村持续发力,引入了专业的经营团队,新建了“大海小鲜”野米饭共富基地,扩容到了30个灶头。套餐升级、服务提档、配套游玩路线优化,“增收”成为杨国春和运营团队负责人杨阳共同的目标。今年,海塘村集体总收入有望突破600万元。

在网络盛行、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们何以被一锅平湖野米饭留住脚步、欲罢不能?

引流“有道”。野米饭的形式在杭嘉湖地区普遍存在,消费者“钟情”平湖的背后,自有流量密码。

“今天带大家走进平湖新仓,体验‘小落苏’之乡的野米饭……”华大头蟹壳黄的老板华旭峰是一名本地网络达人,他的另一重身份是“金平湖文旅推荐官”。阳春三月,他格外忙碌,辗转各镇街道,用镜头记录乡间美食、美景,让更多人认识平湖、走进平湖、爱上平湖。目前,我市共有10多名“网红”文旅推荐官。

文旅推荐官们卖力揽客,而实现“留客”的关键,则是乡野的美丽风光、村民的热情好客,以及较为成熟的野米饭经营模式,让游客有宾至如归之感。

场景“吸睛”。眼下,野米饭已经成为乡村重要的消费场景。记者从市文旅体局了解到,全市51家野米饭基地、19家星级农家乐、22家美食体验店中,都有野米饭业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野米饭灶头1400多个。

而今乡村经营者们正在为这场美丽经济做加法,让消费场景更丰富。当湖街道金稼园主打“户外野趣”,打造了丛林穿越、萌宠喂养、营地露营等场景,使得土味野米饭焕发出现代特色和独特魅力;新仓镇郁野·杉水旅游度假区,利用水乡风貌,打造滨水步道和水上运动项目,成为饭后休闲好去处;新埭镇鳗鲡湾农庄,则以垂钓“佐”饭,饭未熟时,来一场钓鱼比赛能增趣不少……正是在百般创意之下,今年3月以来,野米饭为我市带来约1.4亿元旅游综合收入。

托举“给力”。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平湖周末·乡村野米饭生活季”活动中,市文旅体局副局长朱贞化身文旅推荐官,向周边城市的旅游行业代表推荐本地文旅特色,其中平湖野米饭和“金平湖十六味”是介绍重点。今年,与野米饭相关的主题活动我市已举办7场。在林埭专场上,还推出了2025“春日九彩·乡约林埭”文旅消费季活动,以“吃住游购”四大主题,面向游客发放旅游消费券。

其实,平湖推广野米饭的脚步从未停下。2023年,我市开展首次野米饭活动,推出了两场“一碗野米饭·江南十里香”平湖四季野米饭品牌活动;2024年,平湖发布了野米饭寻味地图,探索野米饭和平湖四季特色美食的结合;今年,我市持续打响“平湖周末·四季野米饭”品牌,发挥城市农文体旅独特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旅游“出彩出圈”。

野米饭在平湖火了,连带着乡村经济也越发红火。然而去年野米饭带动城市旅游综合收入达5亿元的“战绩”,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野米饭经济”能否越烧越旺?我们还有不少难题要解。

修炼“内功”,服务还需提档。“四季野米饭”品牌要成为乡村文旅的“爆款”IP,支撑长红流量,还需经营者们不断深耕服务内容和品质。在避免同质化经营的同时,根据消费者实际需求,尝试更多可能,比如柴火灶换电磁灶、室外转室内、大锅换小锅等,让野米饭在严寒酷暑中,以更适宜的方式、更出彩的味道留住消费者的心和胃。

同时,政府也需持续“给力”。相关部门可尝试打造平湖野米饭区域品牌、统一标识、推动成立行业协会以及制定野米饭制作指南等,提升品牌效应。另外,也需着眼消费端,规范服务定价、完善游客满意度反馈机制等,提升服务品质。

以点带面,资源还需盘活。野米饭作为本地美食现象级的存在,如何以此为新引擎,带动城市文旅整体“发力”?用好用活本地资源依旧是重要方向,比如林埭可拓展“野米饭+棒球”、曹桥可开发“野米饭+赛艇”、独山港可尝试“野米饭+徒步”等,让“吃一餐饭”变为“半日游”“一日游”,拉长旅游路线、丰富消费场景,辐射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拓展市场,脚步还需加快。眼下,我市正打造长三角休闲微度假目的地,野米饭的“朋友圈”还需持续做大。可以借力现有的“平湖周末”“小城故事多”等系列文旅产品,进行推介引流。同时,持续发挥金平湖文旅推荐官作用,通过网络图文,招揽杭州、上海等周边城市游客。

“中国限时免签政策落地后,大批外国游客涌入上海,周边农村可能是这类游客的下一个目的地,平湖应有所准备。”受邀参与“平湖周末·乡村野米饭生活季”活动的上海文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洪国建议。美食没有国界,于平湖而言,国际旅游服务可能是并不遥远的新赛道,接待外国游客的交通接驳、语言沟通、购物场景等环节,也需提前谋划。

“野饭香炊玉,村醪滑泻油。”立夏将至,那就来平湖,烧一锅野米饭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