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出村强民富 “全垒打”
林埭“棒球+”带火乡村经济
|
||
|
||
这几天,林埭镇棒球乐园景区运营负责人平华锋的脚步就没停过。随着首届“海峡杯”两岸名校棒垒球精英赛在徐家埭国际棒球场盛大开幕,参赛球员等入住景区棒球主题民宿,村里的“八大碗”餐饮火力全开,日均接待量较往常翻了三倍。他既要协调住宿调度,又要盯紧餐饮品质,忙得不可开交。 从建成全国首个符合标准的青少年乡村棒球场起,赛事带来的不仅是精彩对决,更有汹涌的人潮。如何将“观赛人”转化为“消费客”?林埭早有盘算:漫步棒球乐园景区,万高唯艺展中心的大草坪上支起数十顶露营帐篷,游客撸串畅聊赛事,晚风中烟火升腾;新开的日本料理店为球员定制低卡轻食,刺身拼盘搭配杂粮饭成为赛后热门补给;棒球主题民宿里设施完备的影院、欢声笑语的桌游室,即便赛事间隙,游客的休闲时光也被填得满满当当。 “旺季忙不过来,淡季没人来?我们早就破解了这道难题。”林埭镇党委委员莫云道出秘诀,“业态布局不能蛮干,既要未雨绸缪,更要遵循市场规律,让业态与赛事相互支撑。”为此,林埭引进专业乡村运营公司,对棒球乐园进行统一规划:赛事期间,民宿、餐饮、体验项目全力保障,主打“赛事+”消费;空档期,则迅速切换模式,针对企业,推出“棒球团建套餐”,员工既能挥棒体验棒球的乐趣,也能参与主题手作活动;面向学校设计“研学路线”,学生可学习棒球文化、体验农事劳动;周末则聚焦亲子游,推出“棒球+采摘”等组合产品。这套“组合拳”效果显著:去年国庆开业,棒球乐园景区日接待量突破2万人次。如今即便非赛事期,每逢周末仍有稳定客流3000人次,周边城市游客专程驱车而来,只为体验“稻田边挥棒”的独特野趣。 “棒球+”赋能乡村的效应不止于此。通过打造“一起棒”等四大共富工坊,项目为“5060”中老年群体提供了205个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年均增收4万元以上。同时,以“飞地抱团”等20个强村富民项目为纽带,带动全镇11个村入股共建,仅共富大棚项目,就可为每个参与村带来20万至70万元不等的增收。 从“以棒球带活景区、以景区带富全村”,到如今“强村带弱村、一村带多村”的组团式发展,徐家埭村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总收益从不足200万元跃升至1500万元。“以前守着几亩田,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可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村民朱亚芳就算过自己的“增收账”,现在在“八大碗”当服务员,一年下来能多挣3万余元。村民谢钟华有空会去棒球场做兼职,赛事繁忙的时候,这份临时工作一个月就能带来近3000元的额外收入。 小小的棒球不仅为乡村培育了新产业,更赋予了乡村崭新的底气——不再是等待“输血”的被动者,而是能主动创造经济价值的“造血”平台。当小球转动大产业,当乡村融入大市场,一幅城乡交融、村强民富的互利共赢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