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有“智慧”
广陈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发展
|
||
|
||
近日,2025年嘉兴市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认定名单公布,农开区(广陈镇)的绿迹未来农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佳莓智慧草莓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江众信农业科技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入选,彰显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实力。 昨天,记者走进浙江众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种植大棚,看到一株株蓝莓苗长势旺盛,枝条正迎来快速生长期。一旁,浙江众信农科研发中心副主任刘庆荣正观察枝条生长状态。“蓝莓苗、蓝莓果实的成长与温度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刘庆荣指着一边青翠欲滴的新梢说。 这些郁郁葱葱的蓝莓苗背后,蕴藏着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连栋温室。高耸的骨架撑起宽阔的种植空间,还有陡峭的屋面坡度增强了抗风能力,更优化了内部的光照分布。在棚内行走,能明显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天窗系统和外遮阳系统的运用,让大棚即使在盛夏也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还有自动喷灌系统正进行雾化作业降温。”刘庆荣说。 浙江众信农科研发中心的入围,也离不开创新主体的澎湃动能。浙江众信农科研发中心现有技术团队由西班牙ACM公司中国区核心团队组成,熟悉欧洲以色列农业技术,与欧洲设施农业合作20余年,拥有实用新型专利8项。如今,一栋栋温室大棚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更释放出了农业农村发展“棚膜经济”的能量。目前,该公司的棚膜技术应用于嘉善县、嘉兴港区及上海市、云南省等地,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样充满智能感的农业场景,正是农开区打造“农业硅谷”的缩影。多年来,随着一个个高科技农业项目入驻,创新的种子在农开区破土发芽,结出累累硕果。在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里,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大屏幕滚动显示着作物生长参数,这里正在示范推广的“清洁化生产+机械化装备+数字化管理”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模式,生动展现着农业创新的可能性。作为中国草莓产业中唯一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嘉兴佳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为草莓产业提供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与系统化的产业运营方案。该公司的草莓天瀑,正是其科研成果之一,它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核心,大大提高了种植密度,进而实现了产量和收入的双重飞跃。 一直以来,农开区高度重视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积极采取政策扶持、精准服务、搭建平台等多项举措。截至目前,农开区共有嘉兴市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4家,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未来,农开区将继续加大对企业各级研发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助力更多企业研发中心成长为行业技术标杆,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
||
![]() ![]() |
||